凤求凰司马相如全文 司马相如“凤求凰”

2019-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是著名的琴歌<凤求凰>的唱词,而这段美轮美奂的音乐也造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传说那是在汉初,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仰慕战国时代赵国名相蔺相如的为人和才华,因而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以此表示立志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凤求凰司马相如全文 司马相如"凤求凰"汉景帝即位后不久,司马相如就从家乡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是著名的琴歌《凤求凰》的唱词,而这段美轮美奂的音乐也造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

传说那是在汉初,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仰慕战国时代赵国名相蔺相如的为人和才华,因而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以此表示立志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凤求凰司马相如全文 司马相如“凤求凰”

汉景帝即位后不久,司马相如就从家乡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梁王很赏识相如,就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封地。司马相如在梁地舞文弄墨,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惬意。梁王盛赞其才情,还特意赐给他一把名琴“绿绮”,上面刻有“桐梓合精”四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凤求凰司马相如全文 司马相如“凤求凰”

但是好景不长,梁王去世后,家中的宾客逐渐散去了,司马相如也回到了家乡,而此时的司马家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法自立的情况下,司马相如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这时的临邛城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城内却有着一个闻名全国的富商——卓王孙。

凤求凰司马相如全文 司马相如“凤求凰”

卓家祖居赵国,祖上以冶铁致富,战国期间诸国争雄,为躲避战乱,卓家辗转迁到蜀地的临邛定居,仍以冶铁为业。到汉代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再加之经营得法,卓家已成了一方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家资亿万。

卓文君像

卓王孙为人爱好附庸风雅,经常在家中宴请宾客,邀请名士在席间谈文论酒,他听说昔日梁王的门客司马相如来到了临邛,便十分高兴地请他前来家中赴宴。司马相如来到了卓府,大家都早听闻他的琴技高超,绿绮也是难得的名琴,便兴致勃勃地请他弹奏一曲。

相如推脱不过,便拿出琴来弹奏了一曲《凤求凰》。他心想自己学富五车,满怀抱负,却不得伸展,只得在此处为富户商贾操琴取乐,而且就连弹琴,也是眼前没有一个知音,不由得悲从中来,满腔悲情也灌注在了琴音之中。

此时满席宾客觥筹交错、热闹无比,无人去深究相如琴中的真意,只有一个在帘后偷听的人被这高超的琴艺和动人的情感所打动,这就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卓文君生在巨富之家,聪明伶俐,自幼学习琴棋书画,待成人后已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又因为她长得十分美貌,所以前来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十七岁那年,卓王孙将她许配给了门当户对的人家,无奈卓文君出嫁不久丈夫就一病亡故了,她便返回娘家过起了寡居生活。

卓文君当垆卖酒

年轻的卓文君孤身一人,时常面对春花秋月,感物伤人,备感凄凉。今天她听说司马相如来到家中,便趁机来到后堂,想观瞻一下著名才子的风采。当她见到司马相如才貌如此过人,不由得怦然心动,再听到《凤求凰》情真意切更是对相如深深倾心。当晚,在贴身丫鬟的帮助下,卓文君私会了司马相如,相如也是为卓文君的才华和美貌所折服。当夜卓文君便收拾了行装,偷偷地与司马相如逃出了家门。

汉朝时礼法森严,卓王孙听说女儿与人私奔怒不可遏,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女儿也太不争气,寡妇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当时便宣布与女儿断绝关系,再不来往。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情投意合,她宁愿与心上人一同忍受贫困,毅然决绝地与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再也不愿回到家中过毫无生气的寂寞生活。

到了成都司马相如的家中后,虽然家徒四壁,但二人毫不在意,司马相如典衣沽酒,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装素颜,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粗布衣衫,像市井百姓一样忙里忙外,担任起了跑堂的工作。

昔日的富贵小姐今天当垆沽酒,此事顿时轰动了远近,小酒店一时间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人们都来观看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情形。夫妻二人面对百姓的问询应对自如,只说是为了生计如此,并不介意抛头露面、买卖赚钱,而大家也纷纷表示佩服这一对有情人的勇气。

而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于颜面不得已分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奴仆百人、钱财百万,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女婿。后来,才高八斗的司马相如终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仕途平坦,一路升做了中郎将,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汉赋名篇,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二人的才华和真情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文君井 位于邛崃市内里仁街,相传当年卓文君就是在这里汲水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