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咏流传里的曹轩宾的《别君叹》?

2019-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同这个节目的主题一样,经典的流传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载体,才能生生不息.个人并不排斥对古诗词合理化的现代改编,旧曲翻新声,古来有之,只要结果是能吸引到更多当世人来关注.喜爱并且传承.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咏流传里的曹轩宾的<别君叹>?但一首好的古诗词新编,其实是相当难做到的,泥古则吸引不到今人的共鸣,过于现代又韵味全失.所以,这首歌的出现简直惊艳:无论是作曲.配器还是演唱,以及续词的意境和歌者的演绎,都称得上上乘之作,有古典韵味,同时不乏令大众更易接受的当代风格.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

如同这个节目的主题一样,经典的流传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载体,才能生生不息。个人并不排斥对古诗词合理化的现代改编,旧曲翻新声,古来有之,只要结果是能吸引到更多当世人来关注、喜爱并且传承。

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咏流传里的曹轩宾的《别君叹》?

但一首好的古诗词新编,其实是相当难做到的,泥古则吸引不到今人的共鸣,过于现代又韵味全失。所以,这首歌的出现简直惊艳:无论是作曲、配器还是演唱,以及续词的意境和歌者的演绎,都称得上上乘之作,有古典韵味,同时不乏令大众更易接受的当代风格。

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咏流传里的曹轩宾的《别君叹》?

起首用单纯的古琴配合古诗清唱,听者一下子便被带入一种古典的离愁别绪中。 接下来是续词的第一遍完整呈现,西洋古典乐器钢琴及大中小提琴的主伴奏,打破单调,层次更丰富,曲子的旋律就非常清晰入耳了,加入的古琴和箫(尤其是间奏时变为主乐器)又很好的平衡了作为一首古诗词歌曲的现代感。泠泠七弦上,箫声咽。

曹轩宾歌曲别君叹 评价经典咏流传里的曹轩宾的《别君叹》?

(此处观众有掌声,不知道是不是以为全曲终了了,谁知接下来更有大杀器,同样的旋律凭借有变化的演绎,非但不觉重复,反而令听者的感受更进一层。)

后面的部分运用了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自古以来的标准配乐结构,阳关三叠,分别从“车马纵兮雁飞翔”和“莫问莫观你莫惆怅”处各重复一次,重要的就在这里,明显可以听出三遍的情绪是层层递进变化的:由送别友人一开始的黯然神伤(人声是深情凄婉但清越悠扬的),到依依不舍情绪爆发的嘶吼(这里人声的变化特别赞,悲切但不暗哑),最后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平复心情后无奈分别,凝望友人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一句不仅用了念白的方式,还加了一点颤音,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不愧是学院派的作品(节目里说了,和同样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是校友),从歌曲本身到演唱都极有感染力,即便并没有什么痛彻心扉的类似经历,一样会被打动,听到落泪。

方言和戏曲腔调的运用是神来之笔,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值得称道的是戏曲特色融入曲调本身,而不是简单粗暴加一两句戏曲唱词那种,整体就自然合理多了。整首歌苍凉但不粗粝,毕竟还是在临近京都的渭城而不是阳关之外,是送别诗而不是边塞诗,因此同时兼具典雅大方,契合唐诗的气质。

纠结是不是真正唐时古音的就没意义了,知乎里也有语言学的相关问题,这种“唐宋的中古发音就是现在的陕西话/河南话/粤语/客家话/闽南语……”的问题基本就是民科甚或盲目自大狭隘的地域狗们搞出来的伪命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