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2019-0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的设计中,场地中的自然性要素和地质演变中的时间性要素构成了系统的组成.该项目位于大鹏半岛宏观的自然环境中,三面环海,七娘山以及长势良好.高覆盖率的森林植被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介入方式力求与环境融合,在设计中将建筑体量切分,分散化放置到基地当中,减少对环境的粗暴介入.分散的体量既形成了开放式的院落,同时也和山体环境产生交互的关系.[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下的大鹏地质博物馆七娘山作为建筑的主要依托,使建筑与山形成一个园林与山体的非建筑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的设计中,场地中的自然性要素和地质演变中的时间性要素构成了系统的组成。该项目位于大鹏半岛宏观的自然环境中,三面环海,七娘山以及长势良好、高覆盖率的森林植被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介入方式力求与环境融合,在设计中将建筑体量切分,分散化放置到基地当中,减少对环境的粗暴介入。分散的体量既形成了开放式的院落,同时也和山体环境产生交互的关系。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七娘山下的大鹏地质博物馆

七娘山作为建筑的主要依托,使建筑与山形成一个园林与山体的非建筑轴线关系,减少压迫感。另一端为博物馆的入口,游客沿着轴线拾级而上,视线由水平的博物馆体量慢慢收拢转为纵向,这种水平向到竖向的转换既符合人对大片自然环境的整体体验,又将七娘山的自然山体形象戏剧性地展现出来,突出了地质博物馆的主题。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外景

同时,在景观处理上,很多地方直接保留了原有地貌上裸露的岩石,建筑直接跟岩石相碰撞。随着时间的流逝,石头和建筑如同伤口一样愈合,绿植慢慢沿建筑表面向上爬,石材由于风化而产生缓慢的色差,这种为自然而“留白”的状态正好展示出地质的时间性,让建筑有了生命。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此外,设计中模糊了墙和屋顶等概念,使之形成一个完整延续的整体,从地面到墙面再到屋顶,并非垂直几何的交互,而是一种连续倾斜的特征,它展现出基地与地质的自然性特征。整体的构成通过体量上的大块虚实对比的手法,同时也满足博物馆的功能特征。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入大厅

博物馆曲折的形体设计经过了深思熟虑,与周边古镇的街道形式相呼应。设计从古村落的石材外墙和狭窄陈旧的街道汲取灵感,好奇心唤起人们对探索未知的紧张和期待之感。我们希望游客能有相似的体验,可以进一步去感受周边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壮丽之美。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服务大厅

博物馆的形式和纹理并不仅仅像是一栋建筑,更像是一块大的岩层,成为了环境了一部分。经过时间的洗礼,有着各式各样开口和粗糙纹理的立面将能促进植被的生长,逐渐与环境融为一体。立面上特定形式的开口为博物馆内部打造了不同的氛围,根据展览的需要,室内较暗的灯光照明与日光相互交替带来了独特的室内空间感受。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3D展示厅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博物馆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游览设施之一,位于南澳新大七娘山穹丘(高程869米)行旅区脚下。博物馆建筑面积5410平方米,博物馆共设置六个展厅:序厅、地球探秘展厅、大鹏半岛展厅、矿物展厅、城市与地质环境展厅及临时展厅。同时还设有3D科普影院、多功能报告厅和恐龙室外展场。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矿物展厅

博物馆周边环境设计成不同地质年代的石体堆砌。以地质年代为轴,形成按地质年代顺序布局的引导性景观。此外,为更直观地了解大鹏的地质条件,博物馆外设置了火山喷发场景模拟区。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火山模拟区

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样,博物馆共设置六个展厅:序厅、地球探秘展厅、大鹏半岛展厅、矿物展厅、城市与地质环境展厅及临时展厅。大量采用多媒体、幻影成像、裸眼3D等声光电高科技手法,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同时还设有3D科普影院、多功能报告厅和恐龙室外展场。

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样,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展览手段:展厅内循环播放44部多媒体影片,包括“宇宙的形成”、“海洋的形成”、“澄江动物群”、火山爆发动态背景”和“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等;还特别精心制作了反映海啸灾害的3D影片和5部介绍宝玉石的幻影成像;同时复原了海蚀洞、火山喷发、宝石形成、海岸地质灾害、岩心采集等10余处景观场景,再现了地质公园独特的古火山地貌和海岸风光。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矿物展厅

其中,大鹏半岛厅是地质公园博物馆的核心展厅,以展示地质公园的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科普知识为主要展示内容。深圳展区通过展示深圳地区的岩石和矿产标本,介绍了深圳地区的地质特点。融地形沙盘、投影屏幕、触摸屏和灯光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大鹏半岛电子互动沙盘,让观众通过亲自操作,直观认识大鹏半岛地貌格局、景观特点和著名景区分布。

大鹏半岛地质博物馆矿物精品

地球展厅,这个球体会变色,相当科幻。而地球探秘厅则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结构和内外部地质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历史为主要展示内容,全方位动态展示了宇宙的诞生以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的演化过程。

孔雀石

海蚀窗造型内的多媒体影片和DNA双螺旋链详细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过程,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不同阶段化石模型展示了远古生命演变形式及古生物世界。展厅采用多种手段展示,既有图片、实物,又配合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让人们对宇宙的形成、火山爆发、海洋的形成等地质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还是深圳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地学知识普及基地,是集科普、科研、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绝佳之地。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博物馆部分展示品

这个博物馆里有太多的电解石。大鹏半岛展厅的地下玻璃用得很恰到好处,地下模拟了一个海底世界。紫萤石,淡淡的紫色,点缀的恰到好处。黄金大家都见过,金矿石不一定谁都能见到。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是何解?两种矿物质共生一体,其实很美。只是手机没拍出金光闪闪的效果。矿石展厅里的每一件矿石都是一件艺术品。矿石厅里这个造型很别致。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博物馆动物化石

现场有讲解员做详细讲解,让你逐步了解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近距离体验经复原的海蚀洞、火山喷发等10余处景观场景,真实感受地质公园独特的古火山地貌和海岸风光,也看到了模拟的侏罗纪时代恐龙的生活场景,还有依然栩栩如生的恐龙蛋化石!

"不要以为地质就代表古老遥远,其实地质学离我们也很近。大家平时常用的铅笔,其实就是一种来自地底下的石墨。大家熟悉的电线铜线,其实就是孔雀石与蓝铜矿提炼的。至于平时身边的塑料,其实都是深埋于底下的石油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