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斯蒂芬·茨威格

2019-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斯蒂芬·茨威格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纺织商人家庭,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茨威格十六岁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大学期间,茨威格发表了一些诗歌,它们受到了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和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影响.1904年他完成关于泰纳的博士论文,从维也纳大学毕业.期间他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后来让他享誉世界.他发展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把谨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和极好的修辞风格融为

斯蒂芬·茨威格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纺织商人家庭,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茨威格十六岁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大学期间,茨威格发表了一些诗歌,它们受到了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和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影响。

1904年他完成关于泰纳的博士论文,从维也纳大学毕业。期间他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后来让他享誉世界。

他发展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法,把谨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和极好的修辞风格融为一体。 茨威格保持着富裕市民的生活方式,经常旅行。他1910年踏足印度,两年后踏足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自愿入伍,被委派从事战时新闻服务。

战争的进程和他的朋友,法国作家和平主义者罗曼·罗兰对他的影响使他越来越反对战争。1917年,茨威格第一次在服役期间休假,并写作戏剧《耶利米》来反对战争。后来他退役,搬到了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在那里作为记者为《维也纳新自由报》工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期间,茨威格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1900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1903年获博士学位。

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1911年出版小说集《初次经历》、《夜色朦胧》。

萨尔茨堡岁月(1919年-1933年)

战争结束后,茨威格回到了奥地利,住在萨尔茨堡,从此埋头写作。他在1919年和弗里德里珂·冯·温特妮茨结了婚。茨威格积极参加了反对民族主义、复仇主义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作品。

1927年他完成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情节的吸引人加之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这部特写集激情洋溢,非常具有感染力。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

期间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马来狂人》(1922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1922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年)、《感情的紊乱》(1927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29年他完成《旧书商门德尔》。1930年《精神疗法》完成并题献给爱因斯坦。

流亡生涯(1934年-1942年)

1936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国被掌权者查禁。他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了。1938年入英国籍,跟夏洛特·阿尔特曼结了婚。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1941年他出版了强烈控诉法西斯对思想的专制统治的经典名作《象棋的故事》和自传《昨日的世界》。

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奥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自杀之谜

茨威格受到德国纳粹法西斯的迫害,书籍作品被禁封,自己也被迫流亡。但此茨威格反对民族主义,反对法西斯,追求自由和平,在文学创作以及个人生活上的打击使茨威格对残酷的现实逐渐绝望。茨威格曾经幻想通过文学来拯救世界,但在现实面前茨威格的理想不得不破灭。带着对现实的绝望,对文学的绝望,对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唏嘘,茨威格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