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软语读音】《敦煌女儿》:用吴侬软语动听唱腔回应时代

2019-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在即,全国各地参演院团都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努力用最好的面貌迎接这一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问及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上海沪剧院,记者却被告知最近都没有排练.正惊讶于主创的"淡定",工作人员发来一张表格--单是最近两个月,沪剧<敦煌女儿>商业演出.校园普及演出不下十场,足迹遍布奉贤.松江.宝山等远郊地区.舞台就是<敦煌女儿>最好的练兵场.自推出的一年间,这部讲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沪剧,在京沪等地已演出近50场,这对于一台新创戏曲作品何其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在即,全国各地参演院团都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努力用最好的面貌迎接这一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问及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上海沪剧院,记者却被告知最近都没有排练。正惊讶于主创的“淡定”,工作人员发来一张表格——单是最近两个月,沪剧《敦煌女儿》商业演出、校园普及演出不下十场,足迹遍布奉贤、松江、宝山等远郊地区。

舞台就是《敦煌女儿》最好的练兵场。自推出的一年间,这部讲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沪剧,在京沪等地已演出近50场,这对于一台新创戏曲作品何其难得。就是在这样一路演一路改的一年间,通过吴侬软语的动听唱腔,“上海女儿”樊锦诗的动人事迹也唱进了基层百姓与高校学子的心中。

戏好不好,票房有表现。《敦煌女儿》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剧场演了一年,戏迷仍愿意一再走进剧场看戏。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剧目,5月底两场开票一周票房就达到九成,其中200元、380元中高价位全部售罄。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樊锦诗,愿奉献一生守护敦煌,为后世留存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的沪剧,也用《敦煌女儿》回应伟大时代,描摹当代楷模,让紫竹调回响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比练功房还小的舞台上唱出大漠坚守

对于文艺院团而言,基层校园演出,从来都是磨砺青年演员的舞台,以传统戏传播剧种的舞台。可一年来,却成了集结强档阵容新创大戏《敦煌女儿》最好的练兵场。

这部戏中,樊锦诗一角没有B角,她的饰演者、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从不缺席每一次的基层演出。不管一个多小时车程外的奉贤会议中心,还是几天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小剧场的演出,她在台上都是满宫满调。在立信,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的小剧场舞台,甚至小过了上海沪剧院的练功房。在有限的空间,茅善玉不得不放慢走位的节奏。她解释,“否则音乐还没停,人已经走到了台口。”

对于活跃在上海的这支“文艺轻骑兵”,舞台上常常“一桌二椅”就能服务基层百姓。可《敦煌女儿》作为大戏,布景道具相对复杂,尤其是修改后加入不少多媒体布景,以三维影像展现莫高窟壁画的震撼。囿于场地限制,团队不得不进行调整。

舞台可以简易,但表演不能打一丝一毫的折扣。这样的环境里,剧组坚持以乐队现场伴奏。而台上的演员更是以饱满的情感与动人的唱腔,让在场观众仿佛置身大漠风沙之中,感受着几代敦煌人守护中华灿烂文明的精神。

连日阴雨天气,加上密集的演出,茅善玉嗓子出了问题,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止不住地咳嗽。可她和团队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将樊锦诗这一当代楷模搬上舞台的梦想她持续了八年。六赴敦煌实地探访,数不清剧本修改了多少回,舞台上从对樊锦诗一人的歌颂,延展为对几代敦煌守护人的礼赞。一次又一次的排练演出中,敦煌人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在感染着文艺人。

唱词抠到每一个字,演出排到冲刺前四天

一年来持续不断的演出,观众的反馈就是对新创作品最好的支持。去年5月试首演一结束,剧中多个唱段就在剧迷中悄然流传开来。等到新一轮基层演出开始,台下不少观众竟能跟着哼起来。尽管一年间演遍上海大小剧场,不少观众仍然愿意一看再看。

此前在上海师范大学,没有票的学生在剧场外迟迟不肯离开,“让我们站着看都行!”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学生们在二楼的走道里站着看完了演出。就连冲刺前一周在江苏海安大剧院的最后一次联排,也在当地剧场的盛情邀请下,在艺术节参演前四天,加演一场。

面对观众的热情,上海沪剧院没有松懈,始终保持着边演边改的自觉。4月10日《敦煌女儿》参演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的“东方名家名剧月”,全国各地不少专家来沪观摩,又提出不少修改建议。唱词里“拿起画刀”这样的小细节就被“抠”了出来。尽管对于剧情与人物没有太大影响,观众欣赏时也是一带而过,可茅善玉还是专门请教了美术专业人士,得知美术专业一般只有画笔、刻刀的说法,于是立马改正。

别看只是“一字之差”,对于演员却是极大的挑战——既要让台词唱词熟练到化为条件反射般的自然流露,又要在边演边改中留心细节,一不当心,可能就会把以前的版本“漏出来”。

一如《敦煌女儿》的唱词,“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既是以舞台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主创就决意拿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冲刺五月的演出,更为将其打磨成为新时代沪剧舞台上立得住的精品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