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的来历和意思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

2019-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好,但他的很多举措却能造福于后人,比如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裴矩与<西域图记>丝路的打通与一个名叫裴矩的大臣有直接的关系.大业元年(605),时任礼部侍郎的裴矩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前往张掖,负责维护与西域的贸易秩序.这可是一份惬意的差事.裴矩到任后与西域胡商拉关系.套近乎,吃吃喝喝,一来二去都成了熟稔的好朋友.裴矩也算是个有心人,他将接触到的四十四个西域国家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物产及需求编纂成一册三卷,名为<西域图记>.大业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不好,但他的很多举措却能造福于后人,比如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

裴矩与《西域图记》

丝路的打通与一个名叫裴矩的大臣有直接的关系。大业元年(605),时任礼部侍郎的裴矩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前往张掖,负责维护与西域的贸易秩序。这可是一份惬意的差事。裴矩到任后与西域胡商拉关系、套近乎,吃吃喝喝,一来二去都成了熟稔的好朋友。裴矩也算是个有心人,他将接触到的四十四个西域国家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物产及需求编纂成一册三卷,名为《西域图记》。大业二年(606)编写完成后献给了皇帝杨广。

不遗余力的来历和意思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

杨广见到书后非常高兴,每天拉着裴矩一同坐在龙椅上,问长问短。“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即使在国家分裂之时,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依然顽强的持续着。而现在南受吐谷浑限制、北受西突厥压迫。不仅丝路中断,西域各国也因此受尽两国欺压。

不遗余力的来历和意思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

杨广一直“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于是,定下了打通丝绸之路,全面开拓西境的战略。决心创造超越汉武帝的不世之功!并开始实施计划,第一步是打击吐谷浑。

消灭吐谷浑,召开二十七国大会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典型的游牧民族,常年盘踞在青海。他们与西突厥一南一北,不但关闭了我们通过河西走廊西出西域的大门,而且时不时袭扰边境,更为危险的是如果他们两股势力一旦联合起来,甚至会威胁到关中长安的安全。

不遗余力的来历和意思 隋炀帝杨广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打通“丝绸之路”?

杨广虽是暴君,但不昏庸。他深知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一方面,他派裴矩继续前往张掖挑拨西突厥、铁勒、吐谷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业四年(608)直接派出以宇文述为大将军的大军,将吐谷浑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更为重要的是,杨广做出了大规模西巡,要一举解决西部问题的决定。

宇文述这一仗成了杨广西巡前奏曲。大业五年(609),杨广在拔延山大规模狩猎,实际是一种带有礼仪性的军事演习。参加的部队达到了四十万!这十分符合杨广一直以来的夸张的性格。

随后大军踏入吐谷浑,这一带有藐视性的战争没有任何悬念,吐谷浑仙头王率部落十万余人投降,剩余残部逃之夭夭,直到唐朝也没有掀起大浪。杨广在吐谷浑境内设置了四个郡,历史上第一次将青海省大部分纳入国家版图。

随后杨广带领约计二十万大军,翻过祁连山,到达张掖东南的燕支山。这时,裴矩召集了西域二十七国国王或大使前来拜谒杨广。

这次河西聚会盛况空前。据《资治通鉴》记载:

杨广的雄心壮志在一片赞歌与宏大的场面中再一次得到满足。隋炀帝杨广也是唯一一位西巡到张掖的帝王。

讨平伊吾,和亲高昌

伊吾与高昌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国家,可以说是西域的门户。二十七国大会中,伊吾吐屯设亲自来拜谒杨广,但一年之后的大业六年(610),伊吾出尔反尔,劫掠大隋商队,深深伤害了杨广的雄心,后果很严重。杨广派大将薛世雄西出玉门关,以迅雷之势一举包围伊吾,自知不敌的伊吾举国投降,杨广命薛世雄设立伊吾郡,从此收归版图。

伊吾在往西的高昌态度则要好的多,先是娶了隋朝宗女华容公主为妻,而后上书杨广,要求语言、服饰、发饰皆从中华。杨广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处罗可汗也亲自前往洛阳,上表隋炀帝杨广,称杨广为“圣人可汗”。

功是功,过是过,杨广对人民犯下的错误是不能抹去的,但他的功劳也是客观存在的。在丝绸之路这件事上杨广历史性的拓地千里,安定了西陲,使丝绸之路重新繁荣。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虽然以后还有许多波折,但这位“圣人可汗”为他的表侄儿,唐朝的那位“天可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