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量子态人】《球状闪电》—那一束量子玫瑰

2019-05-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多少次,人类仰望星空,让思想流转在山川幽谷,徘徊于深海老林.当第一只猿猴的目光从已啖尽的食物上脱离开来,移向深深的黑暗与未知的时候,它眸子里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迷惘,而智慧便从这里起航.[球状闪电量子态人]<球状闪电>-那一束量子玫瑰每当俯仰,观宇之大,总是会有人忍不住思虑会不会有那么一个宏宇宙,生命是我们无法想象之大,寿命是我们无法企及之长,就如同细菌无法想象大象一样.又或者,观渺之微,在那千奇百怪的原子和电子之间,也会不会有,微观世界里存在着的千姿百态,人们难以想象和描述的生命.[球状闪电量子

多少次,人类仰望星空,让思想流转在山川幽谷,徘徊于深海老林。

当第一只猿猴的目光从已啖尽的食物上脱离开来,移向深深的黑暗与未知的时候,它眸子里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迷惘,而智慧便从这里起航。

【球状闪电量子态人】《球状闪电》—那一束量子玫瑰

每当俯仰,观宇之大,总是会有人忍不住思虑会不会有那么一个宏宇宙,生命是我们无法想象之大,寿命是我们无法企及之长,就如同细菌无法想象大象一样。又或者,观渺之微,在那千奇百怪的原子和电子之间,也会不会有,微观世界里存在着的千姿百态,人们难以想象和描述的生命。

【球状闪电量子态人】《球状闪电》—那一束量子玫瑰

可喜的是,球状闪电里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宏宇宙的故事,一个诗情画意的故事。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球状闪电量子态人】《球状闪电》—那一束量子玫瑰

这一夜,少年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将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将他变成孤儿的自然之谜。

历经千辛万苦,少年拜访了许多学者,也曾师从数位大师,最后却是反复被告知此路不通。

事实上,关于球状闪电的研究其实在各国都已经进行许多年了,因为其表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力,诡异的特征和几乎可以穿透任何物质的强大性质,都是被军事家所青睐追求的高新武器的潜力。

在追寻期间,少年认识了同样热衷于雷电武器的高干子女,优秀的国防女博士林云,并且一见倾心。

二人费劲心思,林云甚至动用了她父亲上将的权利,来到了俄罗斯与前苏联的雷电专家进行会晤交流,然而那个老酒鬼曾经为了人造球状闪电在举国之力下试验了数百万次,但也只有几次成功制造出来球状闪电,并且制造出这些球状闪电的过程绝无任何相同,没有一点类似的情景。

二人回到国内,一筹莫展,此时国家方面也认为球状闪电放空计划不切实际,中止了对他们的研究资金投入。不过,所幸少年就读博士的导师给他们介绍了一位科学界的鬼才丁仪,在丁仪的指导下,他们终于成功的制造了球形闪电。

但大家对它生成的原理除了丁仪之外还都是一无所知,并且制造出来的球形闪电效果极为不同,有的能够只烧沸接触附近所有的液体(像血液),有的却是只攻击某些仪器元件,那些把生命体直接烧为灰烬的球状闪电也只是千奇百怪的球状闪电中不多的一部分。

当然,最令人惊讶的是,球状闪电必须用到的是,在大气空间里每隔数十公里就存在的一个几乎完全透明的篮球状球体,而这些秘密只有丁仪知道。

在这个时候,少年的导师,同样沉浸在球状闪电研究的张彬给他寄来了自己的研究笔记。少年惊奇又恐惧的发现,在老师明确告诉他的,自己和妻子一起追逐闪电的那次噩梦般的事件,妻子丧生的日期之后,居然还有师母的笔记。

那一行行极其娟秀和具有辨识度的字迹下,最后一行奇怪的写着引起F的速度是426.831米每秒,留下日期是他老婆被击中之后,除了这个之外。少年还在笔记簿里看见了导师他老婆的照片,容颜挺老了,不像她去世时那种年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那个照片衣袋里有一个储存卡,是导师张彬的妻子她 “死后”很久才能生产出来的。

少年联想起自己从父母被化为灰烬后就十多年没有回去的家里,灰尘积的很薄,仿佛常有人打扫,印象里清楚记得离开前没有倒扣的杯子,也严实的倒扣在桌子上。而少年家里的钥匙只有自己有一把,家里也没有任何被翻撬的痕迹,也没有遗失什么东西,基本可以打消盗窃的可能。毕竟,不会有手段出神入化的歹徒溜进上十年没有人居住房子里,只是为了打扫卫生,给少年一点超自然的恐惧。

在深感怪诞之余。与此同时,实验厂里也开始发生越来越多的怪事件,用球状闪电来做生物实验的实验室里深夜常常发出猪的叫声,还有禽类的鸣叫。诡异事件的增多,让科研所暂停了实验。

直到丁仪再次发声,他告诉大家,大家所捕捉的引起球状闪电的透明球状物质是宏电子,一个和篮球差不多大的电子,是正常意义上的电子直径10^16次方倍。为了验证他的理论,研究所围绕着捕捉到的宏电子,最后真的发现了一个绝对的中心,那就是超越人们想象的弦状的宏原子核。

新发现让大家都激动不已,丁仪也趁机告诉了大家,那些被球状闪电所毁灭的生物,就会和电子一样,会长久的陷入量子态,一种“测不准”的状态。

观察前,量子以波的形式存在。当观察时,量子必定存在于一个确定的位置,即原来的量子波坍缩为一点,此时量子表现出粒子性,(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观察者,那些看似已经毁灭的生物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活着,而当有人观察,注视,它又会变成一点,坍缩。

在了解这一切之后,因为小时候母亲在中越边境战争中丧生而极其沉迷高新武器的林云产生了用宏原子来核裂变做成武器的疯狂想法。

因为弦论,宏量子在释放巨大能量的时候会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对现实的影响取决于量子共振,也就是宏原子本身的性质。一枚核弹可能具有2000千万TNT的当量,完全释放出来可以毁灭半径五十公里的所有区域,令其化为焦土,但是一枚由两个宏原子缠绕聚变的炸弹,如果量子共振的是人类的头发,那就可以瞬间令全世界人全部变成光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人能够长出头发来。

(其实看到这里我不厚道的笑了,这简直是理工科头秃患者的福音)

而此时,林云的父亲和研究所的人们都极力想要阻止林云,由于从未经过实验,谁都不知道宏原子缠绕所选择的是哪些物质,但作为一手催生出这么一个高新武器的领导者之一,林云不可能放弃观望它真正威力的念头。

在研究所被包围的最后时候,导弹向研究所进发,林云在里面拉下了宏原子缠绕的最后按钮,两个宏原子以426.831米每秒的速度撞击在一起,在那个原地升起了一轮蓝太阳。

蓝太阳在最大的状态维持了约半分钟,这期间它很稳定,加上此时笼罩一切的诡异的宁静,它居然在这短暂的时间给人一种永恒感,仿佛自世界诞生之日起就在那里似的。蓝太阳使西边已落下去一半的夕阳黯然失色,整个戈壁都淹没在它的蓝光中,使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怪异。

这是一个冷太阳,人们即使在近处也感觉不到它的任何热量。这时,最不可思议的奇观出现了:在蓝太阳那幽深的内部,有许多璀璨的小星星放射状地飞了出来,那些星星一飞出光球的边界,立刻变成一个个物体,大小不一,当人们看出那些飞散的物体是什么是极为震惊:那是一个个的大篷!

这些从蓝太阳重飞出的大篷看上去很有质感,绝不是幻影。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比毁灭前的原物还大,成为天空中漂浮的一个个精致的模型。这些处于量子叠加态的大篷,在观察者的目光中迅速坍塌为毁灭态,纷纷拖着一个有自己映像叠成的尾迹消失在空中,但量子态的大篷仍不断从光球中心飞出,这是一个大篷的概率云,它在向空中弥漫的,蓝太阳也笼罩于概率云中,只有观察者才能抑制云的膨胀。

这次宏原子缠绕所共振的物质是芯片,聚变产生的能量将散布在半径为一百多公里的区域内的八万吨芯片一举化为灰烬,之后继续推进,又向外扩散了一千多公里才被沿途的巨量芯片完全衰减,将三分之一的国土拉回到农业时代。

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结束了,少年追逐球状闪电的故事也已经完结,那个曾经陪伴着他,狂热追求一个一样不切实际的梦想的姑娘葬身在自己毕生梦想造就的冰冷太阳里。

但是林云并没有消失啊。少年如所有平凡人那样接着成长,娶妻生子,只是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书桌上放着一束量子玫瑰,很美丽的蓝色,梦幻而单纯。但在他认真注视的时候,玫瑰却又倏忽消失,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但是这就是量子态物质的常态啊。

他只能嗅着那淡淡的清香,苦苦注视着空荡荡的紫水晶花瓶,却永远不能真正抬头看它,但是他知道那束玫瑰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就像那个张扬肆意的女孩,桀骜锋利的林云一样,已经不存在于他的生活,这个世界,但他知道她就在那里,在另一个地方快乐生活着。

注视是一种强观察,而嗅觉是一种弱观察。按照丁仪的说法,少年还是有希望在此生再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次蓝色玫瑰的。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死亡过程就是由一个强观察者变为弱观察者再变为非观察者的过程,当少年变成弱观察者时,玫瑰的概率云向毁灭态的坍缩速度就会慢一些,少年就有希望看到它。

或许有一天,当少年走到人生的尽头,当他在弥留之际最后一次睁开眼睛,那时他所有的知性和记忆都会逐渐消逝在过去的深渊中,又回到童年纯真的感觉和梦幻里的时候,那应该就是量子玫瑰向少年微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