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吃甘蔗理论】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 顾恺之吃甘蔗的典故

2019-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画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多才多艺.小名儿小虎子,人们都亲切称他"顾虎头",因其生来虎头虎脑,甚是可爱,而得此名.<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尤其是人物,极为传神.他的画注重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重视人物的言论风采和才华,对当时受理教和政治束缚极为严重的绘画艺术影响很大.那么,顾恺之吃甘蔗的趣事儿是什么呢?顾虎头曾在大司马桓温的幕府,被桓温招为参军.有次虎头跟随桓温到江陵视察,当地官员前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画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多才多艺。小名儿小虎子,人们都亲切称他"顾虎头",因其生来虎头虎脑,甚是可爱,而得此名。《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尤其是人物,极为传神。他的画注重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重视人物的言论风采和才华,对当时受理教和政治束缚极为严重的绘画艺术影响很大。那么,顾恺之吃甘蔗的趣事儿是什么呢?

顾虎头曾在大司马桓温的幕府,被桓温招为参军。有次虎头跟随桓温到江陵视察,当地官员前来拜见时送来了很多捆当地特产——甘蔗。桓温就发给大家来品尝,大家都边吃边赞。这时,只有顾恺之一人独自望着江景美景而出神。桓温见了,故意挑了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尖儿的那头塞在了顾恺之手里。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尖儿就啃。

桓温看见这副吃相,忍俊不禁,便问他:"这甘蔗甜不?"。其他人见了也都跟着起哄着说:"我们吃的甘蔗超级甜,不知顾将军的甘蔗甜否?"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尖子,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不过向来疯疯癫癫的虎头倒是反应的很快,他举起甘蔗说:"你们笑啥!

我看你们根本就不懂甘蔗的正确吃法,吃甘蔗可是也大有讲究!"大家这么一听倒是好奇了起来。恺之接着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段,就会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像我这么从尖吃,就会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儿,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这是一幅水墨山水画作,烟雾朦朦的感觉,是江南水乡的美景。像是清晨时分的美景,江河里一艘帆船停靠在江河边上,岸边还有一座小亭,还有一位渔家正在临江而望,前面是一派山环水绕的美景。

深秋时节,枯木苍劲,水烟淼淼,吴大恺的这幅山水画作《归路烟中远 回舟月上行》,画面均以素雅静淡,明快透澈,飘渺空灵,自然古朴为基调。总体上给人以苍茫、悠远、静谧之感,画中树,叶子近乎落尽,枝干裸露,风吹来,遒劲的枝干摇曳生姿,在阳光的普照下,楚楚动人,显示出不屈的勃勃生机和厚重的生命气息。

顾恺之吃甘蔗的趣事就是不同于常人的吃法,从尖儿吃起,能渐入佳境,越吃越甜。我们的一生过的正如吃甘蔗的整个过程,有苦有甜,如果年少时吃尽了甜头,那么老时也要尝尽苦头。何不用顾恺之吃甘蔗的方法来生活呢?年少时历尽磨练,老年时尽享天伦之乐。从平淡开始,才越过越有滋味,慢慢深入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这便是顾恺之的吃甘蔗理论。

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进行视察,当地的官员来拜见桓温,另外还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开心,说:"这里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够尝一尝。"于是,大家听了都开始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断夸赞甘蔗很甜很好吃。

唯独只有顾恺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没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见他出神,于是就故意挑了一个很长的甘蔗,把甘蔗尖头给了顾恺之,顾恺之也没注意,就开始啃了起来。桓温看到顾恺之的吃相,笑了起来,说:"甘蔗甜吗?"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说:"我们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顾参军的甘蔗如何?"这时,顾恺之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头,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自己。

他顺手举起甘蔗,说:"你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的。

"大家看他这么认真回答,笑着说:"那你说怎么个讲究法?"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这么甜的部分,后来就越吃越不甜,最后就反胃了。而我从尖子开始吃起,到最后越来越甜,这就叫做‘渐入佳境’。"

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虽然看起来像是人物画,但是仔细上不难发现实际上大量的情节都是由山水画来展开的。因为顾恺之是比较早就开始涉及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上的写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幅图中部分山水画的画法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的艺术表现。从线条上来看,图中的线条非常有劲,表现力极强,色彩变化起伏不大,虽然结构比较单调,但是又极其富有装饰性的感觉。

《洛神赋图》是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一文。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在经过洛水的时候,见到了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文章中的主人公虽然对洛水有着爱慕之情,但是因为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选择离去的故事情节,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

但是在图画中,顾恺之却将结局做了很大的修改,变成了一个让人欢喜的结局,主人公和洛水终成眷属,这也表现出绘画者对现实还是充满美好向往的。故事用连环画的方式呈现在一幅画中,将一个传奇故事描绘的浪漫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