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杀沈石对不对】治水能手 刘统勋

2019-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统勋,山东诸城人,出生于官宦世家,雍正二年中进士,为官近五十年.他先后担任过都察院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务.由于办事机敏清正廉洁,刘统勋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乾隆曾评价刘统勋是"练达端方,秉公持正".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性简傲,不蹈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的刘统勋直言敢谏嫉恶如仇,终身不失其正,成为大清王朝历史上有名的廉吏.在刘统勋的政治生涯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与水利打交道.早在乾隆元年刘统勋就跟随著名水利专家.大学士嵇曾

刘统勋,山东诸城人,出生于官宦世家,雍正二年中进士,为官近五十年。他先后担任过都察院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务。由于办事机敏清正廉洁,刘统勋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乾隆曾评价刘统勋是“练达端方,秉公持正”。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性简傲,不蹈科名积习,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风”的刘统勋直言敢谏嫉恶如仇,终身不失其正,成为大清王朝历史上有名的廉吏。

在刘统勋的政治生涯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与水利打交道。早在乾隆元年刘统勋就跟随著名水利专家、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后来嵇曾筠担任浙江一把手,刘统勋是其重要助手。嵇曾筠算得上是治水能臣,其在治理黄河泛滥过程中使用的“引河杀险法”,即开挖引渠导入黄河水排除险情的办法,不仅节省了治水的财政成本,而且缓解了黄河水泛滥的情况。

乾隆十一年刘统勋被任命为漕运总督,负责全国的漕运事务。乾隆十三年,京杭大运河涨水,造成黄河在山东形成严重水患,使得大量老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惨重,乾隆命刘统勋到山东赈灾。刘统勋到达灾区后对运河河道深入勘察,提出疏浚聊城的引河,将运河洪水通过引河分流注入大海的措施。

此外刘统勋下令将德州哨马营和东平戴村两处堤坝的高度降低,秋天后又将沂州江枫口两处堤坝的高度提升,使得“水有所泄”。最终在刘统勋的治理下,山东水患得以控制。不久刘统勋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后来又改为担任刑部尚书。

乾隆十八年,江南运河河道发生了堤坝决口的事件,死伤无数。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后,乾隆皇帝吃惊不已,他下令让治水经验丰富的刘统勋去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刘统勋在堤坝一线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原来是河道官员在修筑堤坝过程中偷工减料,挪用了兴修堤坝的钱款,致使原本可保百姓平安的堤坝变成了杀人的豆腐渣工程。

当时负责江南运河修建工程的是大学士兼河道总督高斌,他是乾隆皇帝的老丈人。在兴修堤坝的过程中,身为河道总督的高斌虽没有任何贪腐行为,但对下属的贪污行为有失察之罪。

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刘统勋上疏乾隆,指出“河员亏帑误工”是导致溃坝惨祸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一罗列了腐败官员的贪腐情况。乾隆皇帝看到刘统勋的奏折后大为震怒,下诏撤去了河督高斌、河务协办张师载的职位,并惩办了所有贪腐的官员。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在阳桥发生决口,“夺流者数百丈”,乾隆命刘统勋前往堵决口。为了修堵决口,官府要求每家老百姓都要上交诸如“埽工薪木”的料物,不按期缴纳者将会被问罪。于是数百里以内的老百姓都拉着车,拼命赶时间到堤坝上上交薪柴。

当地的一个县丞专管收集修堤坝的料物,见有利可图,便对老百姓百般刁难,索以重贿。大多数贫苦百姓哪有钱贿赂县丞,只因百姓不肯行贿县丞就不接受料物,以至于有的百姓等了五六天都没把料物交上去,“人马守候,刍粮皆告竭”。可一筹莫展的百姓们战战兢兢地不敢离开,因为东西交不上去就会被严办。

刘统勋有一天微服私访,发现有数千辆堆满料物的车停在道边,就是不往河堤上运送,他很纳闷,就上前询问,百般委屈的老百姓向其诉苦,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统勋听后勃然大怒,他没想到这个黑心官员竟然能想出此等捞钱的法子,全无一点人性,真是可杀不可留。他马上让人把县丞逮捕,将其进行了严惩,之后“数千辆料物一日尽收,民皆驱车返矣”。百姓无不对刘统勋心怀感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