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

2019-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试就人间佛教思想体系问题作些探索.[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一.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学佛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成佛,这是佛教理论所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智慧.慈悲.佛为福慧两足尊,是智慧与慈悲的高度体现.唯有修福修慧,才能成佛.[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关于修福即是广修菩萨行,要

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试就人间佛教思想体系问题作些探索。

【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

一、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学佛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成佛,这是佛教理论所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智慧、慈悲。佛为福慧两足尊,是智慧与慈悲的高度体现。唯有修福修慧,才能成佛。

【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

关于修福即是广修菩萨行,要求在人的本位上从事有益众生的事业,促进人类幸福。对此,正果法师在《人间佛教寄语》一文中写道:“因为人类的社会,是互助互赖的,衣食住行,事事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供给,才能生存,没有任何一个人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而能单独生存的。

【人间佛教寄语】试论人间佛教思想体系

自己的一切既需要靠他人的协助,自己也有义务为他人提供方便。人类社会的互助互赖,形成了彼此互依的人类社会之网。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的一环,每一环都不能脱离整体的网而独立。

离开了整体的网,个体的那一环便不存在了。我们知道了人类社会互助互赖而共存的原理,就应该尽到自己作为整体之一环的责任,以酬报他人给予自己的助力。这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道德观念。

对自己,应洁身自爱,不苟且,不偷生,不自私以损人。对社会,应积极工作,自强不息,见义勇为,以热情坦白的心情助成他人有益的事业。这是每个人在自他两个方面应具备的私德和公德。完成公私二德,亦即人格的完成。

学佛应该从这里下手,充分做到完成人格的修养,学佛的基础也就奠定了。”(见《法音》1984年第5期)正果法师运用佛教缘起说的观点,说明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关系复有关系,条件复有条件。

从竖的方面来推寻,是无始无终;从横的方面来推寻,是无边无际。一事物是一切事物的缘,一切事物是一事物的缘。就个人来说:一切人,一切物,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生起个人的缘。就社会来说:我一个人,即是一切人,一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缘。

因此,个人的一呼一吸,与一切众生息息相通,休戚与共。如果从这种胸怀出发而对一切众生产生同情心,救护心,佛经称此为“同体大悲”,或“平等大悲”。《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从根本上说,有了众生,才有菩萨。所以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正因为如此,每个学佛者对待众生都应具足五心:

1.不舍心: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行都应尊重众生的利益。助成众生的幸福,为了众生的福乐而工作,奋斗,无有止息。

2.平等心:菩萨将众生当成父母和诸佛一样看待,“以菩萨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3.无畏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誓愿弘深,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

4.同事心:佛经上说的同事,指的是菩萨应与众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思考,共同奋斗。菩萨只有在言行上与众生同事,不分彼此,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救度一切众生。

5.学习心:菩萨为了服务众生,助成众生幸福,要“悲心恳切,学处广大”。“难学能学,尽一切学”。学习一切知识,向一切人学习。像《华严经》上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不知疲倦地学习。

释迦牟尼在为太子时,为了救度众生,舍弃王位而行乞食;脱下璎珞宝衣换上贱民的服装;丢开高贵的梵语,采用通俗的摩竭陀语;不顾等级制度的森严走到平民大众中去,破除神我的执着,阐明缘起的理论。他的一生,牺牲个人的一切,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在人间创立了佛教。佛陀明白的告诉我们:不仅他个人是在人间成佛,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成佛。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还给人间留下一个类似近代民主制的僧伽制度。规定僧伽中一切事务,由僧众会议决定之后再进行处理,不许个人或少数人独断独行。对于会议的程序、工作的检查、僧团个人行为的评判等等,均有详细的规定。美国塞德兰侯爵在《印度的遗产》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的议会制度,竟可以从两千多年前,印度佛教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的事。”

关于修慧,此即要求学佛的人必须学习知识,尊重知识,具备高度觉悟、高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例如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天文、科技、军事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优异,但他那时对人生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人生和宙宇的真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常常萦回在他的脑际,百思不得其解,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使他毅然离开王宫,参访了当时的著名学者,如跋渠(宿命论)、阿逻弗兰(神意论)、郁头弗兰(无因论)等人。

前二者持常见,认为宇宙人生的道德、祸福,皆是命中注定或神意安排,否定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后者持断见,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偶然形成的,人的善恶祸福也属偶然,人类的奋斗似乎没有什么用处。释迦认为这三种观点,都不能正确说明宇宙人生的实相。

经过六年的参访和苦行生活,他心头的疑问依然如故,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最后,他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洞彻宇宙人生是一系列无穷无尽的缘起现象,从而豁然开悟。什么是缘起?《阿含经》中佛常以“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定义,说明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存,没有单独和绝对的存在。

从时空纵横的重重因果关系上视之,彼此互为因果,如因陀罗网,目目相关,无量无边,无始无终,不可穷尽。以缘起观透视世界,绝对没有第一因的存在,也没有最后的终结。

以缘起论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自然会得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的道理。佛教以此为检验印证一切法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故名三法印。

1.诸行无常:宇宙间一切事物永远处于缘聚幻生,缘散幻灭的变动中,没有少许法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诸行无常的法则在生理上是生、老、病、死,心理上是生、住、异、灭,物理上是成、住、坏、空。一切法都处在刹那刹那永不停息的急速变迁中,“变化密移”是物质与精神存在的唯一形式。

掌握了诸行无常的法则,能使人奋发向上。因为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打破凝固、僵化的观点,愚者通过学习可以成为智者,众生经过修福修慧可以成佛,菩萨认识了诸行无常的法则,明瞭无常故苦,故能勇猛精进,发大悲心,处生死海,普度众生。学佛人掌握诸行无常的法则,身居逆境,心得寂静,不为忧怖,待人接物,即无执著,随遇而安,当下解脱。

2.诸法无我:梵文“我”之含义有:(1)实体义,即单独实在的个体,不依其它因素而存在。(2)常住义,不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消失。(3)主宰义,能主持本身,不受外界干扰。但世间一切事物都要借助于种种条件的组合,没有单独的“实体”,皆随因缘的聚散而生灭,没有自在的“常住”,皆受因缘条件变化的制约,没有自我任意的“主宰”,故说无我。

掌握诸法无我的法则,能唤醒人跳出“我执”的藩篱,开发健康和谐的新的生命世界。佛教认为以此为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文明幸福,友爱互助,和平融洽的人间净土就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涅槃寂静:涅槃意为“止息”,指各种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止息的境界。佛教的涅槃,是在现世生活中证取的,而非死后的境界。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洞见缘起实相的真理,远离一切烦恼和怖畏,当下便现证涅槃。涅槃是深观缘起性空,从无常、无我中体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寂静状态,不再为幻相所迷,于顺逆诸境不再有贪爱取舍之念,心地寂静、安详、解脱。

解脱不是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真正的解脱是深入人世间,深入人群,度化众生。

地藏菩萨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能体会涅槃寂静的法则,便能体证无常、无我的深义,具有积极热忱的服务精神。观“无常”而克服凝固不变的执著,可以激发人们转识成智、舍染趣净的进取思想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救度众生的无畏精神。观“无我”而舍弃我执,与众生浑成一体。涅槃是永生,不是死亡。涅槃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大乘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无住涅槃”。

佛的智慧就是缘起观和以缘起观为核心的三法印。这是佛教观察宇宙人生的根本教义。在佛教的发展史上虽然有许多变化,但都没有离开缘起观这一根本教义。如部派佛教主张“业感缘起”;大乘真常家主张“真如缘起”和“如来藏缘起”,中观家主张“性空缘起”,唯识家主张“赖耶缘起”,密教主张“六大缘起”,天台宗又有“性具缘起”,华严宗有“法界缘起”。把握了缘起的深义,即能掌握佛法的真谛,攀登智慧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