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中信泰富 常振明中盘发力中信泰富

2017-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投资者报(记者李梅影)在号称"世界最复杂智力游戏"的围棋世界里,和局与死局并不多见,最常见也最考验棋手功力的是僵局.拥有国内业余围棋界最高段位的常振明,其职业生涯的全部,似乎都在化解僵局.今年53岁的他职务很多,他是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及总经理,自2009年4月8日起,又肩挑中信泰富公司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两职.这位业余七段,眼下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我只能而且必须把中信泰富做好,这是中信集团的要求."新主席4月8日,香港金钟添美道的中信大厦门外,很早

投资者报(记者李梅影)在号称“世界最复杂智力游戏”的围棋世界里,和局与死局并不多见,最常见也最考验棋手功力的是僵局。

拥有国内业余围棋界最高段位的常振明,其职业生涯的全部,似乎都在化解僵局。

今年53岁的他职务很多,他是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及总经理,自2009年4月8日起,又肩挑中信泰富公司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两职。

这位业余七段,眼下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我只能而且必须把中信泰富做好,这是中信集团的要求。”

新主席

4月8日,香港金钟添美道的中信大厦门外,很早就有媒体记者守候在此。当天一早,常振明已经乘车抵达。关于当天要召开临时董事会商讨人员变动事宜的消息,此前几天已经在市场上流传开来。

傍晚,荣智健、范鸿龄以及常振明三人先后乘座驾离开中信大厦,其中范鸿龄离开时还向守候在门口的记者微笑及挥手。

这一刻起,中信泰富进入常振明时代。

中信泰富在香港被视为荣智健的家族企业,去年年底中信泰富巨亏丑闻(因“外汇累计期权合约”中的澳元累计期权而损失约147亿港元)引爆后,荣智健飞往北京寻求总部中信集团支援,中信集团决意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助中信泰富渡过难关,避免了其破产的命运,中信集团也随之成为持股中信泰富约57%的绝对控股股东。荣智健黯然辞职,大股东中信集团委派常振明“临危受命”。

使中信泰富浮亏147亿港元的accumulator被称为是“止赢不止损的高风险品种”(相关分析见E3),巨亏一事还将给中信泰富带来多大后续影响,现在尚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常振明的到来增强了市场信心。香港人士普遍相信常振明这个人不简单,被称为“少壮派”的金融界精英,他担任中信公司副总经理时年仅38岁,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2003年两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均称赞常振明为中信集团的优秀人才。

常振明在中信泰富要做的事情不少。中信泰富在3月25日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首次录得巨额亏损,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62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32亿港元。而在2007年,中信泰富的成绩是净利108.43亿港元。

虽然按常振明的计划是将于5月25日召开董事会,商讨重组事宜,接近中信泰富的人称,除了董事会成员外,中信集团还派驻了数名管理层至中信泰富,在5月之前属于摸底阶段。但常振明最近已开始对中信泰富“动刀”重组。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新董事长将会加速中信泰富非核心资产的剥离过程,可能涉及的专案包括电厂、香港隧道和国泰航空。然而,常振明需要花些时间来考虑如何改善中信泰富目前糟糕的资产负债水准。2009年100亿港元的投资和94亿港元的到期债务将要用掉中信泰富52%的现金及银行授信额度。”

“今明两年,中信泰富还债压力很大,短期估值低于内在价值。中信泰富主业繁杂,现在如果做减法,长期前景才会被业界持续看好。”长期关注中信泰富的分析师罗雷如此建议。

罗雷表示,如果撇开外汇损失,中信泰富在2008年的主业还是盈利的,而这已经是在钢铁价格大幅下调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进行了大量存货计提后。因此中信泰富的主业发展还是健康的。

中信泰富下一步还将出售哪些非核心资产,或许是常振明眼中的一盘棋。

曾经演绎“起死回生”

常振明曾担任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中信证券董事长、中信嘉华总裁,还任职中信控股总裁、中信国际金融公司行政总裁等。他只离开过中信两年——2004年,他从中信“借调”,“空降”到中国建设银行。

香港中信嘉华银行“起死回生”的故事至今仍为人称道:2000年,中信嘉华银行原董事长金德琴因贪污受贿、挪用巨额公款被判处无期徒刑,拖累中信嘉华银行濒临破产。次年,常振明接掌中信嘉华总裁一职。上任后,常振明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

2001年11月,斥资42亿元收购华人银行,中信嘉华业务规模大幅度扩大,到2002年上半年净利增长22.6%。中信嘉华银行从此起死回生,并步入良性经营。经此一役,常振明在香港名声大振。

2004年7月,因建设银行赴港上市进入关键时期,中央政府一道急令将当时正以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身份访美的常振明调至建行,担任行长一职。在2005年建行上市冲刺阶段,张恩照事发辞职后,常振明短期代行董事长职权。

在担任建行行长的两年内,建行完成了重组、股改和上市三级跳。2006年,常振明离开建行,以“亚洲最赚钱的银行”行长的身份“功成身退”,回归中信集团,履新中信集团总经理,当时建行董事会给予常振明以高度评价。

有建行员工回忆说,此前领导主政建行的时候,各位分行长要汇报工作,必须通过秘书或者行文,而常振明到了建行之后,直接给了每位分行行长一个电子邮箱地址,说有事请直接发到我邮箱,我会天天看的,并且下级业务部门的请示汇报也是很快做出回应,给人留下“务实”的印象。

常振明回归中信集团也是有故事的。他是在中信集团唯一敢和董事长王军“对骂”的高管,而就在王军多次请求退休终获接受而考虑人事安排之际,他想到了已任建行行长的老部下,于是中信提出“要回常振明”。尽管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很是不舍”,常振明还是递交了辞呈。

继中信嘉华银行、建设银行之后,在常振明26年的金融生涯中,这已是他第三次火线执掌金融企业帅印。

当年拯救中信嘉华的时候,常振明曾和香港一些经济界人士打过一次高尔夫,在场的一些香港人觉得这个大陆来的高管外貌不威严,有点轻视他。如今常振明重回香港,香港人再也不敢以从前的眼光看他。当时和他打高尔夫的李永权评价这些人说,“他们忘了一句中国古谚,‘以貌取才,失之子羽’。”

擅长中盘发力

常振明195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并在纽约保险学院取得MBA学历。但其为人低调,善于思考,都被认定是和他围棋高手的风格有关。

常振明在清华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要问童年记忆里最不能抹去的一段,他的回答是围棋。常振明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也会下围棋,所以并不反对孩子下棋。年仅23岁的时候,常振明获得了第一届“新体育杯”围棋赛季军,冠军是聂卫平,亚军是陈祖德,此二人后来均成为中国围棋界的元老。

上世纪90年代初,常振明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纽约代表处副代表,还常常参加当地的比赛。《围棋天地》杂志曾刊载常振明的一位美国棋友的回忆文章,说常振明下棋沉着冷静,习惯中盘发力,即使开局不利也往往能后发制人,打败了在纽约的众多韩国围棋高手。

以理性、内敛著称,讲话言简意赅,不大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常振明偶尔也会在类似《围棋天地》之类的地方畅所欲言。记得常振明曾经饶有兴致地打算送两本刊载有他自己心得体会的杂志给记者,但因为那本杂志的确“太紧俏”(手头找不到富余的版本)只好作罢。事实上,当时这位“亚洲最赚钱的行长”就曾经自告奋勇地要求去为那本“办得不错,但发行做得不够好”的杂志做销售经理(常常表情肃穆的他,幽默感却无处不在)。

至于围棋与金融公司管理的异曲同工,熟悉他的人则说:“聪明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在香港中信泰富露面的当天,常振明就来了一招“声东击西”。当看见有车出来的时候,围在香港中信大厦门口苦等常振明的记者们赶紧凑上去,不料常振明却乘着另一辆银色奔驰从后奔出,摆脱了他们的“围堵”,现场有人评价说“不愧是下围棋出身的”。

实际上,常振明的人生观以及企业管理理念,无处不见围棋艺术、围棋文化、围棋智慧打下的深深烙印。“我在中信工作时,中信曾在一个项目上出现亏损,后来由我来负责收尾工作。我的任务就是通过谈判和各方面的协调,尽可能使损失减小。

”常振明提起这段经历,还是以围棋打比方,“这就像下围棋,局部已经注定要亏损时,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地埋头做好善后工作,然后再把头抬起来。”这是常振明在三年前说过的一段话,但历史似乎在不断重复,常振明再次来到中信泰富善后。

至今,常振明仍忙中偷闲时不时地要去International Game System的网站上杀几局,作为工作之余的调剂。他说:“我把它叫做降压棋——精力充沛的时候就用段位比较高的ID上网,找比较强的对手下,很激烈也很刺激;工作累了的时候就用低段位上网,杀大龙。”

常振明不喜欢顺风棋。“我比较喜欢那种形势接近甚至落后一点的棋。”相反,面对优势棋,他容易陷入顾虑重重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