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中国梦的讲解 白岩松讲解“中国梦”

2018-03-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都只知道美国的马丁.路德.金说过"I have a dream",也正是因为这场万世流芳的演讲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中国也有一个梦想,一个很大很大的梦想.说出这个梦想的人是白岩松,一个中国的新闻人.最近看到校内上有一条视频分享,说是"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对此我挺感兴趣的.耶鲁大学是世界顶尖级学府,到那里做演讲的人要么是总统(校友),要么是有特殊贡献的人.而白岩松的名气与他们相比,那是望尘莫及,他为什么能够被请去做演讲呢?带着这个问题,我&

我们都只知道美国的马丁.路德.金说过“I have a dream”,也正是因为这场万世流芳的演讲使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中国也有一个梦想,一个很大很大的梦想。

说出这个梦想的人是白岩松,一个中国的新闻人。

最近看到校内上有一条视频分享,说是“白岩松耶鲁大学演讲”,对此我挺感兴趣的。耶鲁大学是世界顶尖级学府,到那里做演讲的人要么是总统(校友),要么是有特殊贡献的人。而白岩松的名气与他们相比,那是望尘莫及,他为什么能够被请去做演讲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百度”了一下他的简历。

他出生于1968年,大学学历,央视著名主持人,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的个性是沉稳却不失活力。

也许是喜欢追根究底的缘故,我把那个视频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感觉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不同凡响。业界对白岩松的评价就是睿智、幽默、犀利和热情,他这次演讲的的主题就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整个主题演讲一共持续了40分钟,他讲的同时,旁边还有人做翻译,看来即使是CCTV的牛人,英语也不见得很好,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整个会场气氛活跃,笑声不断。他一共讲了五个时段,一是1968年,当时他刚出生就遭受了“文化大革命”之苦,那时候的人们是没有梦想可言的,因为大家的梦想也就是领导者一个人的梦想;接着是1978年,那时候他10岁,中美正式建交,但是两个国家的距离还是很遥远,不亚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然后是1988年,那时候他20岁,还在北京上大学,当时改革开放也有好几年了,人们争相购买物品,导致物价上涨;再是1998年,那时候他30岁,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那一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使得距离不再那么遥远;最后是2008年,他40岁,中国举办了奥运会,世界各国人民来到中国,大家的距离也就是两颗心之间的距离,而“One world, one dream”的口号也深入人心。

演讲结束之后还是20分钟左右的提问时间。

他的演讲是短小精悍、铿锵有力,在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深意。1968年,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身亡,但是他的“I have a dream”却永远地保存了下来。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