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为何戒备森严】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去冈仁波齐转山?

2019-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阿里,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这样一片神秘的土地,吸引着无数人前往.你可能被虔诚的信徒所打动而为之向往,可你真的懂转山吗?知道为什么选择到冈仁波齐转山?什么是转山?转山,是一种在青藏高原上广泛盛行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众多藏传佛教信徒在各个神山脚下留下自己虔诚的脚印.神山冈仁波齐,便是信徒们转山的重要对象.为什么转山?转山起源,万物皆有灵在藏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万物皆有灵.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几乎每一座高山.每一个湖泊.每一条河流,甚至是一花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生命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阿里,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这样一片神秘的土地,吸引着无数人前往。你可能被虔诚的信徒所打动而为之向往,可你真的懂转山吗?知道为什么选择到冈仁波齐转山?

什么是转山?

转山,是一种在青藏高原上广泛盛行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众多藏传佛教信徒在各个神山脚下留下自己虔诚的脚印。神山冈仁波齐,便是信徒们转山的重要对象。

为什么转山?

转山起源,万物皆有灵

在藏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万物皆有灵。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几乎每一座高山、每一个湖泊、每一条河流,甚至是一花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生命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

藏族先民们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天、地、日、月、冰雪雷雹、山川河湖、草木禽兽等自然物以及祖先、灵物、图腾崇拜等。其中,神山受到特别崇拜,这与藏民族繁衍生息的高山峡谷等地理环境和风雪冰雹等多灾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追究其神山崇拜观

念的产生、发展,在《神山、自然与部落》一文中有简要论述:“是与藏民族世代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密不可分。”风雨、大雪、地震、阳光、电闪雷鸣等,一切的自然力量对于原始的人类来说充满了神秘和未知,人们面对自然无力抗拒,只能顺其自然。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产生了崇拜与敬畏之心,把自己无法解释的力量归为“神”的主宰。在这里,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山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

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藏民族的神山崇拜把自然之山以及与之相关的江河湖泊、森林、虫鱼鸟兽等自然物都列入具有神性的行列加以崇拜,实际上把自然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人是卑微的,因崇拜神山而净化心灵,获得超越卑微的灵感和力量,用神话、宗教的形式将其保留在文化、历史当中传承、延续下来,因而与自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和谐,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把转山看做是对自然、对神山敬畏的具体表现之一。

转山动机,摆脱轮回

虔诚的佛教徒转山的更深层次的动因则与福报有关。

转山的人一般绕山行走,少数无比虔诚者则会五体投地对神山叩拜,他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上和膝上带着自己做的简易护套便三步一磕等身长头。他们常常只带最简单的食物,行进一年半载也不会放弃。他们绝不会少磕一步,遇有车辆阻挡或因进食、睡觉等原因暂停磕头,便在地上画线或用石头做标记,然后从标记处开始接着往拉萨磕进。路上,他们也会向过往行人化缘。

信徒们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脱离轮回的苦海,一种办法是修成活佛,但是这个办法十分困难,另一个办法就是转山。绕神山转行可以洗清一生罪孽,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轮回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有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的可能。如果在转山中死去,则被认为是一种造化,也是福报的一种表现。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有学者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他们深信一旦山具有了神圣性,那么转山之后就会获得功德、福报,并能消除孽障。冈仁波齐神山,它的自然条件,包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山貌特征等正好具备了引发人们的神山崇拜情结的各项因素。

转山为什么选择冈仁波齐?

转山外因,山貌奇特

冈仁波齐神山乃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位于阿里普兰县境内,与圣湖玛旁雍措为伴。这座海拔并不算太高的神山,却名扬四海,作为世界公认的神山,是诸多宗教的发源地,位于三界宇宙的中心。

远观冈仁波齐神山,能看到它具有独特的地貌:山体酷似金字塔,四面陡峭的崖壁正对着罗盘的四方,南壁一条长长的纵向裂口被水平向的砾岩所截断,正好形成了一个佛教中的“万字符”的形象,令人极为震撼。

因为藏族先民由自然现象引发出的“万物有灵”的观念,最早对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也正是来源于此,直至不同宗教的介入与发展后,最终使得冈仁波齐成为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信仰的神山。从宗教信仰上讲,神山崇拜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心理。

在生存过程中,藏民族不但发现自然的力量强大,而且还不可捉摸,因而不自觉地选择了崇拜并进行祭祀,以求得神灵的护佑。这里既能看到实体形式的巍峨的雪峰,也能体会到存在的无形的力量,进而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神灵的畏惧与敬仰。这种神性积淀在与这种环境朝夕相伴的藏族先民心中,演变成一种文化、宗教力量。

转山信仰,世界中心

印度教、古耆那教、苯教和藏传佛教数以亿计的教徒尊奉冈仁波齐神山为世界中心而虔诚信仰它。

印度人称这座山为凯拉斯(kailash),认定这里是世界的中心,众水之源,日月星辰以此为轴心往复环绕,各行其道。在印度教中有三位主神——创造之神婆罗贺摩、保护之神瑟奴、毁灭之神湿婆,其中以湿婆法力最大,地位最高,其宫殿就位于凯拉斯,而他的妻子乌玛女神则坐在他的膝上。

在印度有一座叫做湿婆神庙,印度语称“凯拉散塔”,其建筑结构也酷似此山。印度文献《往世书》中认为,印度教的财神阎婆罗所统治的国度就在此山,山周围的几座山峰就是财神的宝库。

耆那教也视冈仁波齐为一座有灵性的圣山,是该教创始人勒夏巴哈获得解脱的地方。相传苯教鼻祖辛绕米保在追踪他的宿敌盗马贼恰巴拉让时路过冈底斯山,并给象雄的苯教徒传授了“左”(tso)和一种秘法,而且后世许多有名的苯教师都有在冈仁波齐神山苦修的历史,以至于在后来的苯教史上形成了一种凡有一定造诣的信徒都去冈仁波齐神山修炼的习俗,他们认为在如此神圣的苯教灵山上修炼,将得到神灵的佑助,必成正果。

至今在冈仁波齐神山留下来的无数个洞迹就是例证。

具体来讲则为苯教文化中最基本的宇宙结构。在原始苯教的信仰中,均认为外形与水晶石相似的冈仁波齐的根就像十字形金刚杵,它下伸到龙界,其山峰直刺神界之域,是贯通宇宙三界的神山。现实中的冈仁波齐神山更能吸引雪域高原上的虔诚信徒,不仅是阿里,它周围藏地各地的信徒也开始朝拜冈底斯神山,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藏民族形成了一个以冈仁波齐为中心、以苯教为核心内容的、以朝拜和上山苦修为形式的强烈的冈仁波齐神山情结。

在佛教的概念中,冈仁波齐神山是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围成的须弥山,象征着整个佛教宇宙的中心。按密宗讲,它象征密宗中本尊胜乐和佛母金刚亥母;还有的佛教徒则认为佛陀便居住在此山,它周围有500罗汉侍守。同时,冈仁波齐又是众多佛、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加持和修行的圣地,自古以来就是中亚和南亚各地人们仰慕、朝圣的圣地。也因此,冈仁波齐神山是西藏最重要的神山。

转山之途,超越生死

冈仁波齐神山崇拜是一个亘古及今的信仰,笃信佛教的藏族人坚信: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因此,总是有数不尽的藏族人,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圣地跋涉。

没有血肉之躯,便无朝圣之举,没有风尘仆仆,便无朝圣之途,不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就不会有心灵的虔诚。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时间去认真对待的神圣之举。甚至可以这样说:超出“苦行”意义之上的朝圣之旅是将个体生命之旅推向极致的唯一途径。

冈仁波齐神山有两条转山道,外转山道以冈仁波齐为核心,全长约56公里左右,一般转山者需要用2~3天的时间,很多藏族同胞用一天就可转完,磕长头则需15~20天;内转山道是指围绕冈仁波齐南侧的因竭陀山为中心的转山道路,朝圣者必须转完3圈外圈才可转内圈,转内圈1天就能完成。

冈仁波齐神山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背景而闻名。在众多的神山中只有冈仁波齐神山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神山之王,它被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认可为世界的中心,并且在不同文化里以神话传说和宗教阐释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神圣地位。同时每种文化与信仰也在几千年的崇拜历史中不断发展衍化,在朝拜神山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理解包容和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