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完整音频】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文字整理

2019-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笔者整理了对王东岳的<物演通论>一书进行讲解的<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这一期节目中的大部分文字内容.(上)阐述了<物演通论>如何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理论,并提出了宇宙演运即物类衰变,历史进步是人类自取祸殃的必由之路等结论.[罗辑思维完整音频]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文字整理这些观点似乎是悲观主义者的"胡说八道",与主流意识想左,但是无不与人类社会高度文明发展造成的危机,如资源衰竭.环境破坏.恐怖主义等现实丝

笔者整理了对王东岳的《物演通论》一书进行讲解的《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这一期节目中的大部分文字内容。(上)阐述了《物演通论》如何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理论,并提出了宇宙演运即物类衰变,历史进步是人类自取祸殃的必由之路等结论。

【罗辑思维完整音频】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文字整理

这些观点似乎是悲观主义者的“胡说八道”,与主流意识想左,但是无不与人类社会高度文明发展造成的危机,如资源衰竭、环境破坏、恐怖主义等现实丝丝相扣。该书争议颇多,是不是真理,目前也无从证实或证伪。但是其能够做到的是,启发我们去思考人类应该如何理解和领悟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一种意义。下文无个人观点。

【罗辑思维完整音频】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文字整理

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

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下)

《物演通论》是一本站在138亿年的宇宙史站位上看待问题的哲学书,并不那么容易理解。

首先,为了理解这本书的一些结论,我们需要先建立三个知识共识:

【罗辑思维完整音频】罗辑思维:这个世界会好吗?(上)文字整理

第一个共识,人类在这200年来,各个知识领域的进展,有一个潜在的线索,就是打破知识领域的界限。科学的本义是“分科治学”。古时候中国的圣贤之道都是一整套的体系,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现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是分科治学,如物理、化学、生物、社会人文科学。

最难打破的界限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界限。19世纪初年,学者孔德提出社会就是一个自然存在,社会作为一个总体现象,它和每一个人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个思想,其被认为是社会学的鼻祖。他的最主要贡献就是把社会当做一个自然现象来研究。那么,人类仍然是自然现象。

这是第一次界限打破,接着就是达尔文。我们知道,达尔文把所有物种之间的界限给打破了。

而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源于20世纪的分子生物学。此时人们发现,生物现象不过是分子的一种编码而已。生物来源于细胞,细胞由有机物构成,那么无机物是否可以转化为有机物?著名的米勒实验就是为了模拟地球的原始系统,寻找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的证据。米勒实验打破了化学和生物之间的界限。

20世纪出现了物理化学,其发现原来元素的底层也是通的,从而打破了物理和化学之间的界限。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宇宙大爆炸学说。无论是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还是46亿年的地球形成史,还是38亿年的生物演化史,还是1万年的人类演化史,实际上均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总系统。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的第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人类任何思想结果,其实是观察这个世界的尺度不同带来的必然结果。举例来说,最开始人们在陆地上,以自身所在的视角看待地球,以为天圆地方,而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的时候,从宇宙的视角,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尺度变了,结论可能也随之改变。因此,任何思想变化,本质上是人类信息尺度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三个共识,几百年来现代知识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地位不断低落的过程。最开始人们认为人类是上帝造的,作为万物灵长。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此后达尔文提出人类是猴子演化而来,而到了20世纪,弗洛依德提出:原来人们引以为豪的理性力量其实非常脆弱,真正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是理性下面的潜意识。

其实,在20世纪哲学和物理学中,弥漫着一种对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绝望。有人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宇宙就是一块表,而这块表的表壳是你永远无法打开的。无论人类的科学如何发展,我们也只是围绕这个表在转圈。对于表壳里面的东西,我们只能是猜测。

我们认知世界的规律,其实是这个世界愿意让我们看到的东西。人类理性永远无法把握终极真理。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笔者注:"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

)的核心结论为:人类理性和思想的最终认知边界,就是我们自己的语言。语言之外,实际上人类一无所知。

我们总结在理解《物演通论》理论体系前需要达成的三个知识共识:

第一,138亿年的宇宙史是万物一系,万物同治的。

第二,只要认识世界的尺度一变,我们对这个世界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是颠覆性的。

第三,颠覆性往往表现为人在大自然的地位是一路跌落的。

那么,就引出了《物演通论》这本书的内容,它就是为了总结这宇宙大演化的规律,以及给出人类的未来。

首先看一个事实,达尔文的演化史就是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生物演化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就是获取适应度。那么按理来说,越晚出现的生物应该适应度更高。但是不尽然,最开始出现的细菌,仅仅是单细胞生物,到现在依然存在,并且适应力和生存度极强,在火山口和深海等恶劣环境都能存活。

人类目前的历史是300万年。但是3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已经灭绝了。按理来说,人类的祖先作为高等生物,但是其存活的时间并不长。我们这一支实际上是智人,是20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的一支。

所以在38亿年的生物演化史这个尺度上看。和达尔文的结论似乎不太一样,达尔文认为的是越后演的物种应该越适应。

《物演通论》对其的解释可以归为一个理论——递弱代偿,其有两层意思,递弱和代偿。

递弱的意思是,在138亿年的宇宙演化史来看,所有的物系的存在度是越来越弱的。存在度有两个指标衡量,一是在宇宙当中的总质量,二是稳定度。

先说总质量,整个宇宙当中占95%的是粒子状态的暗物质,暗能量。能看见的这一部分,即星球,它实际上粒子也是一路演化而来的。宇宙中最早出现的元素是氢,其占宇宙元素的75%左右。太阳是由两个元素构成,氢78%,氦20%,而氦是由氢核聚变而来。规律就是,越后来出现的元素,其结构越复杂,但是总质量在飞速地递减。

目前在地球上能够观测到的元素是92种,第一个是氢,最后一个是铀,铀的存在度极低,这是原子的结构。

那分子就更明显,分子占整个宇宙的总质量进一步迅速地下跌。由分子形成的单细胞生物,仅仅存在于宇宙中的小小地球上面地壳薄薄的一层。而人,70亿人口,作为一个物系,如果把所有生物的总质量加起来,人这一系的质量是非常微小的。

但是总质量越来越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稳定度越来越差。比如说暗物质占宇宙的95%,其到现在依然如此,从未变化。但是到了铀,之所以能够制造核弹,就是因为它的稳定度极差,不断地进行衰变。

分子的话,稳定性进一步下降,如盐氯化钠,放在水里自动就电离了。

单细胞生物的稳定性差,方生方死,从一开始就要注入能量。到了更高级的生物,就要大量的摄入食物。所以生物的稳定性也是越来越差。

这是138亿年宇宙所有物系,从粒子、原子、分子、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一直到人类这种高级生物,一个总的趋势。王东岳先生把这个趋势,称作“递弱”。

但是如何解释在这个递弱的过程中,它演化的机理是什么,这个时候就来到第二个部分——“代偿”。从表面上看的意思,就是“代为偿还”。在生物学上,代偿的意思是“当生命的某个器官的功能衰退或者损坏之后,要让这个器官自己修复不太可能,但是其他器官在功能上会补足这个损害的器官”。

万物演变的递弱代偿可以从四个推论进行观察:

第一个推论,万物的存在度越来越递减,于是对外界条件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这是总纲,才会出现后面的其他三个推论。举例,万物演化的起始是奇点,奇点的状态就是不依赖任何外界的条件,甚至它本身没有任何性状。它里面没有空间和时间。类似于佛教里面的“空”,没有任何性状可以描述它。但是宇宙大爆炸开始,它会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粒子,它的性状变得越来越多,它存在的条件越来越复杂。

第二个结论,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度越来越高。奇点在粒子阶段,出现了相互作用力。变成原子和分子的时候,就出现电磁感应。分子编码而成单细胞生物的时候,细胞膜上就开始布满了受体。到了多细胞生物直到人这种高等生物,就出现了感性、知性和理性。

第三个推论,具有越高的自由度。单细胞生物需要更高的自由度摄入外界的能量,而高等生物需要更高的觅食能力。

第四个推论,结构度越来越复杂。所谓的结构,在《物演通论》中,指的是原来一个浑然自足的母体,进行了分化/残化之后,再进行媾和的结果。举例来说,单细胞生物一开始是一个浑然自足的母体,但是当它演化成多细胞生物时,它必须进行功能分化/残化。

一旦分化/残化之后,一个母体分解成几个部分,它就出现一个强烈的动机,再一次媾和再一起,形成一个结构。王东岳对结构的定义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是一个动态的视角,认为结构是分化/残化之后再媾和的结果。

现在人们最关注的三个问题,政治、文化和经济。分别对应三个推论。文化对应感应度,经济对应自由度,政治对应结构。

以上就是《物演通论》的一个总体框架:宇宙的整个演化,其实有一个万物存在度不断下跌的趋势。但是万物下跌的时候,它会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的存在,通过代偿的方式,就是用越来越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强的感应度、越来越高的自由度来代偿性地补足自己的存在度下降。虽然在补足,但是并不是复原,不能完全地补足。所以万物演化到最后,实际上是一个逐渐衰亡的过程。

那么,本书的两大结论其实是:

第一,人其实是138亿年宇宙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或者说,到目前看到的最后一个阶段,而这个阶段已经濒临衰亡。人是万物演化最悲惨命运的承担者。

第二,人类搞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有科技,实际上走错路了。如果以人类存在为总目标的话,那所有我们近现代搞出来的科技发明,我们现在在推动的经济发展,其实都是南辕北辙,我们越往前走,就越会沦入一个系统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