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药物】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 真的有必要吗?

2019-09-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血液制品在临床运用中具有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但是输注过程中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多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输血前都会予以地塞米松.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来预防输血反应,这一做法在各级医疗机构都十分普遍.但是,输血前真的需要抗过敏药物吗?[皮肤过敏药物]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 真的有必要吗?01.抗过敏药并不能预防输血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以下三种:过敏反应:因患者对血液制品中蛋白质类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将某种抗体移植给患者,当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触发过敏反应.也可能因为患者多次输血体

血液制品在临床运用中具有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但是输注过程中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

多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输血前都会予以地塞米松、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来预防输血反应,这一做法在各级医疗机构都十分普遍。但是,输血前真的需要抗过敏药物吗?

【皮肤过敏药物】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 真的有必要吗?

01.抗过敏药并不能预防输血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有以下三种:

过敏反应:因患者对血液制品中蛋白质类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将某种抗体移植给患者,当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触发过敏反应。也可能因为患者多次输血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缺乏IgA,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抗IgA抗体而发生。

【皮肤过敏药物】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 真的有必要吗?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引起的反应,多为异型血输入所致,或受血者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此外,血液保存期过长,室温下放置过久,血液中加入了高渗或低渗溶液均可使血细胞遭受破坏。

【皮肤过敏药物】输血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 真的有必要吗?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致热原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重要因素,包括任何可以引起发热的物质、蛋白质、细菌产物等,存在于输血用具、制剂及蒸馏水中,随血制品进入体内。预防上以全面了解病史、输血器具严格消毒为主。

由此可见,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那么,抗过敏药物能预防过敏反应吗?

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分为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以前者为主,通过受体复合物与DNA的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发挥作用,此过程需1小时以上。而输血引起的多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往往在数分钟内发生,其作用迅速而强烈。

异丙嗪、苯海拉明都是抗组胺药物,其对抗作用主要针对组胺含量增高。过敏反应的发生除与组胺释放有关外,还与慢反应物质等释放有关,单纯抑制组胺释放并不能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因此,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并不能预防输血反应。

02.国内外指南也未推荐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大量输血指导方案(2012年版)》《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14年版)》《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2014年版)》中,均未提及输血前应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

而《临床输血学(第二版)》中提到:输血前使用地塞米松和非那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无显著临床意义。特别是注射地塞米松可使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早期发热表现的时间推迟,失去第一时间停止输血和实施抢救的机会,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版)》指出:糖皮质激素用作麻醉期间预防过敏反应,包括输血过敏反应的预防,其临床获益尚未证实。

美国血库协会(AABB)在关于输血前用药的论述中提到,输血前预先服用抗组胺药和解热镇痛药,这种做法并不必要,也不一定是可取的。

03.出现输血反应怎么办

过敏反应:受血者多在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制品后立即发生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出现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休克等。

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反应者需立即停止输血,静脉使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3~0.5mg,必要时气管切开。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输血前30分钟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反复过敏患者,可使用洗涤红细胞或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或血浆血制品。

溶血性输血反应:轻者表现为一过性发热反应,可无明显黄疸;严重者输少量血后即可出现寒颤、高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更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一旦发生,即刻停止输血,保留静脉输液通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抗休克治疗,保持肾脏血流量,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严重者可行血浆置换治疗。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发热、寒颤,可伴有皮肤潮红和头痛,多无血压变化,症状持续30分钟~2小时即可缓解。

一旦发生,应立即暂停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对症处理,寒颤时注意保暖,必要时可以使用糖皮质类药物或哌替啶。

反复出现发热反应者应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前可予以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输血开始后15分钟内应减慢滴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