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的文化含义】立秋后贴秋膘 怎么贴?真正含义是什么?

2019-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贴秋膘的文化含义]立秋后贴秋膘 怎么贴?真正含义是什么?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贴秋膘的文化含义】立秋后贴秋膘 怎么贴?真正含义是什么?

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而如今,年轻女性往往担心被贴秋膘,希望能瘦一些。

【贴秋膘的文化含义】立秋后贴秋膘 怎么贴?真正含义是什么?

今天迎来了立秋节气。南京人有“啃秋”的习俗,买个西瓜回家,全家人大快朵颐;此外,民间还有“贴秋膘”之说。

"处"是"止",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了。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才秋风渐肃,就是中秋了。

【贴秋膘的文化含义】立秋后贴秋膘 怎么贴?真正含义是什么?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恭敬为肃,处暑后,鹰感肃气击鸟而祭,万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现。而秋之整肃又为冬之休养,休养中才有更新萌生。自然之境神圣而庄严。

北方气温下降,南方感受“秋老虎”,华南、西南、华西雷暴活动较多。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那么处暑为什么在立秋后面呢?立秋是代表秋季到来了吗?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处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秋之后,就由炎热的夏天进入凉爽的秋天,立秋之后天气还热不热了呢?南北方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气会转凉,而南方的天气,即使是立秋之后,仍然持续炎热的感觉。

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而言,常年8月暑气犹重。只有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而广东、海南偏南方地区则持续到10月甚至更久。

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凉,那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

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说,就是说秋热,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凉快,中午还是热的早晚的温差大,中午的日头也很毒。其次,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并没有过完。

为什么立秋要贴秋膘?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每到立秋这个节气就“贴秋膘”的习俗。对于这种习俗的来历,可能存在多种说法,但广为人知的是,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那时,人们食物不足,本来就难得长肉,皮下脂肪太少。

到了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热得汗流浃背,食欲不振,把那点儿仅有的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到了立秋之时,好容易暑热减退,食欲恢复,就要提醒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可以说,在生活水平低下、物质条件比较缺乏的年代里,贴秋膘这个习俗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保护我国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立秋贴秋膘的来历

在古代清朝时期,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所以将体重与立夏时进行对比,看人们是否瘦了,从而得知健康与否。由于当时日子不富裕,再加上夏季炎热的天气影响人们的胃口,经历“苦夏”人们大多会瘦,而瘦了当然需要“补”。所以,当时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1、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