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与慧能偈语 谈对六组慧能偈语的理解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读慧能偈语所感 -- 汉语 129 班吴欣 121820005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 马克思课,主要讲哲学,这个千年人类探索的奥秘.这个时常困扰着人们的 话题. 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是基督教的耶稣救主?还 是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大千世界,谜团无数.我们终归是肤浅的人类,却怎么 也看不透其中端倪. 课上老师为我们讲了六祖慧能法师的故事,并辅以视频讲解.果真被这偈语 所感. 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何处惹尘埃.意

读慧能偈语所感 —— 汉语 129 班吴欣 121820005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 马克思课,主要讲哲学,这个千年人类探索的奥秘。这个时常困扰着人们的 话题。 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是基督教的耶稣救主?还 是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大千世界,谜团无数。我们终归是肤

浅的人类,却怎么 也看不透其中端倪。 课上老师为我们讲了六祖慧能法师的故事,并辅以视频讲解。果真被这偈语 所感。 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 众生的身体就象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 不断的擦拭,才能不被浑浊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慧能云;菩提本不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 菩提本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的东西, 怎么会招致尘埃? 慧能法师偈语一出,在那个寺庙经济盛行的时代,顿时轰动四方,随后五祖 便将衣钵传授于他,并授予《金刚经》心法。然则神秀法师,继承了道信、弘忍 以心为宗的传统 ,最后同样取得卓越成就,成为一代宗师。

慧能与神秀的佛学 思想其实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对比。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的,慧能法师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这种 虚无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悟透了春去秋来。

可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又有多 少人能参透?尽管很多人都在高扬慧能偈语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个人认为,神秀 法师的偈语对于我们现存的世界,发展中的社会更具借鉴意义。 自初中以来,我们对这样一个句子耳熟能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否则生产关系超前或者滞后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 碍人类社会的进步。慧能法师,的确语出惊人,但不过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聊点。 聊些我佛慈悲,聊些传奇故事。

之后,就又投入在各自的工作中,忙碌繁杂、柴 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我个人认为把佛家空灵至上的思想平民化,这样才能使人们 真正学到东西,净化心灵,提高思想觉悟,工作效率才会提高,生活水平才会改 善。

那么,离我们日日念想的和谐社会也就不远矣。否则空腹谈高原,贫寒唱清 高岂不难免沦为笑话。 这样说来,我还是更加倾向于神秀法师的偈语。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言极其在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争先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忽 略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让我们目睹了毒奶粉、地沟油、染 色馒头;青山绿水不复在,浓烟黑水充斥眼球。神秀法师的时时常拂拭,实则是 在告诫我们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洗涤心灵的尘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担 负起社会责任。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的进步。 当然,两位法师的偈语同时存在局限性。因为二者同是唯心主义,客观也好 主观也罢, 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相违背的。

所以对待二者的观 点我们只能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扫除思想路上的荆棘。最终还是要以马克思 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这个物质世界。 我是读过《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

但还是混混沌沌不知所云。了解到在希 腊文明的时代,出了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最近也在做 有关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问卷。当我们静下心来时问我自己,世界的本源 到底是什么,我却不能淡定的说是物质了。

耶稣救主也好,释迦摩尼也罢,还是哲学世界的物质,活火,水木,原子。 这些都是人类一直探讨的问题。因为有这些疑惑,人类世界才越发神秘。 现在而言,共产主义是个美好的主导的信仰,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一份对基 督的祷告,一份坐禅的宁静。信仰问题从来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