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降级】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

2019-0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8年于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198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1991年先后赴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奖励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担任过国内外25

1978年于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198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1991年先后赴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

目前担任

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奖励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担任过国内外25家医学杂志的编委、副主编或主编,近20年来先后兼任过北京大学等69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在9月中旬结束的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会议上,樊代明院士荣选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吴开春教授荣选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科技奖励委员会主席。2010年6月11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学术成果   

樊代明同志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学成归国后以胃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攻方向,做出突出成绩: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建立多株特异性强、免疫活性高的胃癌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并应用现代免疫学方法从胃癌细胞中发现4种新的肿瘤抗原,命名为MGAgs,用以检测人体组织、血液、胃液或腹水中的这类抗原,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受到了国际同行临床应用验证和肯定;②应用细胞工程及免疫学技术加以改进,研制成功10种针对MGAgs的胃癌单抗,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用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研制出胃癌血清学诊断——免疫PCR技术,开创了胃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先例,提高了胃癌的血清诊断阳性率,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新药证书及生产文号。③率先建立4个胃癌耐药细胞系,从中发现一个新的耐药分子,命名为MGr-Ag,克隆成功其基因序列并被GenBank收录。

④发现MGAgs在癌细胞膜上的密度(数量)与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总数,各亚群的比值及其布态明显相关,且能激发人体明显的抗瘤及抗转移反应。⑤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多种针对胃癌抗原的特异性疫苗,并在胃癌的基础研究中获重大进展,引起国际同行关注。此外,他还首先研制成功针对骨形成蛋白生物活性位点的单克隆抗体,为骨创伤及某些骨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2008年,由樊代明带领的研究团队由于在"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学研究

他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国家攻关、国家重大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163篇,包括Nature Clinical Practical Oncology、Lancet、Faseb Journal等,最高影响因子达2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