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精神是什么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在人民日报2003年2月21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后,在谷文昌的家乡河南省引起巨大反响,从他的祖籍安阳林州市到豫南大地,从豫东平原到豫西山区,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赞扬这位22年前就已去世的县委书记,这位优秀党员.这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这个让河南人引以为豪的河南人.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发军和林州市委书记王哲认为,我们作为谷文昌家乡的同行和后来人,读罢人民日报的报道,掩卷长思,感慨万千.一是为我们这位老乡自豪,对事业他有太行风骨,为人民造福他坚毅执着

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在人民日报2003年2月21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后,在谷文昌的家乡河南省引起巨大反响,从他的祖籍安阳林州市到豫南大地,从豫东平原到豫西山区,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赞扬这位22年前就已去世的县委书记,这位优秀党员、这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这个让河南人引以为豪的河南人。

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发军和林州市委书记王哲认为,我们作为谷文昌家乡的同行和后来人,读罢人民日报的报道,掩卷长思,感慨万千。

一是为我们这位老乡自豪,对事业他有太行风骨,为人民造福他坚毅执着,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对群众他有漳水柔情,为百姓办事躬身如牛,实实在在,件件铭心。二是为这位老乡骄傲,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可贵实践,在人民群众心中竖立起一座跨越时空、难以逾越的丰碑,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创业实践仍有巨大教益,为安阳市和林州市实现既定的小康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

南阳市新野县县委书记赵焕芝专门给记者打电话说:“感谢人民日报推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优秀典型,给我们当县委书记的送来了一面镜子,一根尺子。

虽然是20多年前的事迹,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得靠人家谷文昌这样的精神和干法!”巩义市市委书记穆为民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很有感触:“敢为人先、敢于负责、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谷文昌身上的这些品质极其可贵,我们身上也有一些,但没有他厚实。

正是凭着对这种品质的追求,巩义市才有了乡镇经济今天的发展基础,因此,学习谷文昌在巩义市就更有了现实意义”。

1986年,县委为了弘扬谷文昌精神,满足广大群众的心愿,决定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村民们听到这一消息,纷纷赶来,为他的坟墓添加一抔热土。

山口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加福说:“谷书记,你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我要天天打扫陵园,为你守墓一辈子!”许多两鬓斑白的老人说:“过去刮一阵风,谷书记就一脸沙、一身汗地赶来看我们,现在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1987年7月,在茫茫林海中树起一座“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的丰碑。五六十年代和他一起在县委工作过的同志相约来到碑前,栽下8棵青松。面对丰碑,他们重复着谷文昌经常说过的话: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

回乡探亲的海外同胞,亲眼目睹了故乡的沧桑巨变,恭恭敬敬地前来瞻仰:“共产党真了不起,把人间荒岛变成了人间乐园。丰功伟绩,足以雄视百代。”每逢清明、春节等尊老敬宗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许多人带着朴素的感情到碑前缅怀:“谷书记,你领导我们战胜贫困,送走穷神,我们不会忘记!

”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题写了“绿色丰碑”四个大字。

12月10日,参加雕像揭幕仪式的有上万人。昔日的“乞丐村”———山口村全村老幼来到雕像前表达他们的思念:“谷书记,您生前种树,死后还回东山看护着树林。

”多年以来,中共东山县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后发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特别是在开展“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谷文昌为榜样,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省、市教育部门把谷文昌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

1999年,全县各界捐资修建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及谷文昌公园。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经常到这里参观、瞻仰,少先队员到这里过队日,党员、团员到这里举行入党(团)仪式,过组织生活。许多人动情地说:“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全面奔小康,必须学习谷文昌!”2001年4月省林业厅在东山召开现场会,将谷文昌誉为“林人楷模”,号召全省林业职工学习。

在福建省,凡是知道谷文昌的人,无不对他肃然起敬,大加赞扬。人们都这么说:没有谷文昌的治沙造林,便没有东山岛今日的新变化。今天,东山岛194平方公里土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东山人民更深深怀念这位外乡人谷文昌,这位为东山造福的“父母官”,这位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他是昔日的焦裕禄,今天的孔繁森。他的心中揣着人民的利益,自觉地当好人民公仆。看今朝这位芳官,勤政爱民,两袖清风,与山林共存。他不信奉耶稣更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但他却有心中的“上帝”,那就是勤劳、朴实、善良的人民群众。

中国有句古语:“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谷文昌更是一面无言的“明镜”。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看到谷文昌那无私奉献、勤政廉洁、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精神。

共产党人的丰碑,是由事业和人心铸成的。现实生活里,那些追求纸迷金醉的人,那些麻木堕落的人,那些偷生苟且的人,站在谷文昌这“海”的面前,难道不会感到深深的惭愧?难道不想被深深的震醒?谷文昌是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无论在当时,还是按今天的尺度衡量,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

他像差不多与他同时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一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谷文昌出生在河南林县的一户世代雇农的贫苦农家,抗日战争后期参加革命,入了党,成为一名基层干部。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1950年,解放东山岛,他便作为南下干部留在这个县上工作,历任区长、组织部长、县长。

自1955年起,任东山县委书记。虽为领导干部,他却时刻拿县上的贫苦百姓的生活水平,作为要求自己的参照标杆,出差开会办事,他总是告诫身边的随行人员,咱们是贫困县,靠国家的救济生活,财政拮据,百姓很苦,一定要节约。

因此,他总是住最简陋的旅店房间,吃最便宜的伙食。地委召集开会,他带病参加,咳嗽不断,也还是住便宜的房间。地委领导要他按照县委书记应该享有的标准,搬到条件稍好的房间去住,他仍坚持不搬。

他这样做,决不是矫情,更不是作秀,而确实是出自内心。作为县委书记,他是东山县最大的官。但他从来不拿自己当官看,从不滥用手里的权力,更不要说以权谋私了。他清贫自守,廉洁自律,属于那种圣徒式的共产党人。

记得恩格斯在一篇序言中,曾经非常肯定早期基督教的那些圣徒们,称他们为穷人的党,非常欣赏他们的献身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服千难万险,变成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失败走向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代一代的方志敏、焦裕禄、谷文昌这样的圣徒。他们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