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借东风马连良 京剧老生马连良的别样《借东风》

2019-05-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连良(1901-1966),京剧老生演员.字温如.回族,北京人.8岁入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茹莱卿.萧长华等,先学武小生,后改老生,次年登台.17岁出科,应邀去福州担任主演.18岁北返,继续深造之心迫切,再次坐科三年以上.此后继续求师问艺,揣摩谭鑫培.余叔岩的艺术,并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等请教.倒仓后以贾洪林为依归.后嗓音恢复,又兼采刘鸿声.高庆奎等的戏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马派".京剧借东风马连良 京剧老生马连良的别样<借东风>20世

马连良(1901-1966),京剧老生演员。字温如。回族,北京人。8岁入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茹莱卿、萧长华等,先学武小生,后改老生,次年登台。17岁出科,应邀去福州担任主演。

18岁北返,继续深造之心迫切,再次坐科三年以上。此后继续求师问艺,揣摩谭鑫培、余叔岩的艺术,并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等请教。倒仓后以贾洪林为依归。后嗓音恢复,又兼采刘鸿声、高庆奎等的戏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马派”。

京剧借东风马连良 京剧老生马连良的别样《借东风》

20世纪20年代,即与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等同列前“四大须生”,30、40年代,又与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同列后“四大须生”。50年代,马连良与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等成立北京京剧团,任团长。改编《赵氏孤儿》等剧。“文革”中受迫害,于1966年12月16日逝世。

京剧借东风马连良 京剧老生马连良的别样《借东风》

孙刘联军与曹军隔江对峙。周瑜与诸葛亮等定计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忧急成病。诸葛亮看破周瑜心事,诡言可以做法借来东风,以助火攻之势。周瑜大惊服,谓诸葛亮能夺造化之权,恐日后为东吴大患,故而暗生杀机。乃命人俟风起后杀之。然而孔明早已识破机关,设计脱身。

京剧借东风马连良 京剧老生马连良的别样《借东风》

《借东风》剧为富连成所排三国戏全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的一折。原来仅一场,不够一个折子。后经萧长华加工,用老戏《雍凉关》的唱腔设计了这一折中的大段核心唱腔,又经马连良不断打磨,成为马派最具影响的代表作。

传统戏曲中的三国故事,多取材于演义而非正史。甚至有时比《三国演义》本身更具有民间观念。《群借华》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剧目,和马派通俗流畅的整体风格极为合拍。在传统的民间观念中,孔明这个脚色脉络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二是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心。

《借东风》一剧的故事背景,是孔明出山以后第一个阶段的结束。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已初步实现。剧中人此时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充满希望。马连良以其明快、洒脱的演唱,准确地刻画了脚色的风采《借东风》一折是典型的唱功戏。核心唱段为二黄成套唱腔,由[导板]、[回龙]接[原板转散板],结构严谨、完整。

[导板]第一句“习天书”三字起得简洁,“学法”的“法后面一个气口,然后运腔,显得辽阔、高远。“犹如反掌”的“反”字,出以后顿住,用一个虚字承接,“掌”字唱得饱满舒展,整个唱腔稳重自持,气势确接下来的[回龙],“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的“郎”字以层层递进、反复对比的手段,唱得摇曳多姿,充分展示了孔明胸有成竹洒脱自如的角色形象以下大段[原板],马连良的处理,以突出重点为主,一般的地方则尽量简练带过,在对比中显示其亮点。

如“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一句,“曹孟德占天时”两节,不温不火带过,着力在“兵多将广”的“广”字上,唱得特别舒展,稳稳地拖了五板以后,通过虚劲,唱出一个极富韧性的转折,宛转连绵,刚柔并济,不论词义、字声和气口运用都安排得极为妥当。

以下“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一句,“领人马下江南”一笔带过,“兵”字下垫一虚字“呢”,“扎在”两个字连在一起,都在眼上唱出,然后闪过板再以胡琴小垫头引出很扎实的“长江”两个字。

这一举其实是一个变格,将原来十字句最后一节四个字的格局变成五个字,通过板位的变化,显出俏皮。节奏上的一点小变化,整个效果大不相同这一段[原板],回顾战局,评析形势,虽然简练,却有着指点江山、了然于胸的心怀。其间“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同心破曹、共作商量”一句[垛板]的插入,使整个大段[原板]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其唱腔变化虽然简单却避免了一个上句一个下句的单调重复,又保存了唱段的整体节奏。[原板]最后以一个上句“我这里执法剑把七星台上”暂停,然后作上坛台的身段,留一个下句在上坛台以后唱,这个处理,术语叫做“存腿”。

所存之腿是一个下句,理应收束,然而马连良在唱到“诸葛亮上坛台观瞻四方”时,先给人以“四方”收腔的预感,但该收时反而回荡延展,出人意料地引出“望江北”三字来收腔。“望江北”的“北”字,是马连良这段唱的精彩之点北”字用滑音吐出后,利用一个小嗽音,俏皮地转为虚字“呀呃”收腔。连而突断耳目为之一新。

这句腔一灌成唱片,便很快风行一时最后两句[散板],“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趁此时返夏口再作主张”。上句里“从东而降”的“降”字唱得最具特色:

整个字吐出来以后,又于无声处回荡起余音呃呃”,一挑即收,轻重虚实间分寸掌握自如,干净利落,具有独特的韵味。在整个唱段的收尾处,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段唱腔成型后,马连良仍不断修订,以期精益求精。

马连良一生,曾几次灌制过这一段的唱片。1956年,马连良参与拍摄电影《借东风》,又对唱腔和唱词作了调整,成为这个戏的一个经典范本。后在改编整理《赤壁之战》时,马连良又将唱词作了较大的改动以适合当时的形势和观念。总之,马连良在演出中,重视整体效果。唱腔上善于从“巧”、“俏”中见规律,以增强感染力。《借东风》一剧,是马派艺术风格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