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墓志】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及其高贵品行

2019-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1年发掘敬德墓,出土<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墓志并序>和<大唐故司徒公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公夫人苏氏墓志并序>之后,陕西昭陵文管所和众多学者,对此广为研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这使我们对敬德有了新的认知.[尉迟敬德墓志]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及其高贵品行以往我们只知尉迟敬德是隋末唐初名将,未达应有的高度,没有将他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开国元勋形象,和我国历史上名将名臣的品行楷模彰示出来.现今,我们应据新发现的历史资料和众学者的考证,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以还原其历史和敬德

1971年发掘敬德墓,出土《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墓志并序》和《大唐故司徒公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公夫人苏氏墓志并序》之后,陕西昭陵文管所和众多学者,对此广为研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看法,这使我们对敬德有了新的认知。

【尉迟敬德墓志】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及其高贵品行

以往我们只知尉迟敬德是隋末唐初名将,未达应有的高度,没有将他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开国元勋形象,和我国历史上名将名臣的品行楷模彰示出来。现今,我们应据新发现的历史资料和众学者的考证,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以还原其历史和敬德的本来面目。

【尉迟敬德墓志】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及其高贵品行

一、尉迟敬德的生平经历

新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皆言其为“朔州善阳人”,但碑文和墓志铭文皆言其为“河南洛阳人”。其原因是尉迟部为北魏勋臣八姓(八部)之一,八部皆居京畿之内。《魏书·高祖纪下》载:“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故敬德先人随孝文迁洛,定籍贯为洛阳,经魏末之乱,辗转至今朔州市朔城区一带。由此可见,洛阳是其旧望,朔城区一带是其新籍,敬德是朔州善阳(朔城区)人毫无疑问。

《新唐书》本传中称:“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而敬德墓志云:“公讳融字敬德。”有的学者认为当以墓志为准。但郑州大学苏相禹考证,“融字敬德”四字是被人挖掉重刻的,故称尉迟恭不应认为有误。

敬德于隋开皇五年(581),出生于朔州善阳,其父尉迟伽下世后,他与弟弟敬宗,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敬德投军高阳(河北高阳)后,战功卓著,大业十二年(616)拜散朝大夫,转正议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投奔刘武周后,于唐武德二年(619)四月,为宋金刚偏将,率军南下,与唐军作战。

武德三年四月,介休投唐,任李世民(秦王)右一府统军。武德三年九月,从李世民东征,横刺单雄信于马下,首次救世民脱险。武德四年(621)三月,救世民摆脱窦建德数千骑的追杀。

武德五年,世民被刘黑闼大军围困,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第三次救世民脱险,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武德六年七月,突厥攻朔州,李高迁战败,敬德率兵援救。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功居第一,拜左卫大将军。

秦王为太子,他任太子左卫率。同年七月,任右武侯大将军。同年八月,他挂帅出征,泾阳(陕西泾阳)破突厥,拜上柱国、吴国公,食实封益州(四川成都)一千三百户。

因与朝廷重臣宰相等不和,贞观三年(629)任襄州(湖北襄阳)都督,襄、鄀(今湖北钟祥市)、邓(今河南邓州)、淅(今河南西陕县)、唐(今河南泌阳县)五州诸军事,襄州刺史。贞观四年,任灵州(宁夏吴忠市北)都督,灵、延(今陕西延安市东)、环(今宁夏中宁县北)、静(今四川旺苍县)四州诸军事,灵州刺史。

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日,侍宴庆善宫。贞观八年(634)加光禄大夫,行同州(今陕西荔县)刺史期间,回故乡善阳缅怀妻子苏氏,在其墓前立碑纪念。

贞观十一年,拜使持节,改封鄂国公。行宣州(安徽宣州市)诸军事、宣州刺史,食宣州实封一千三百户,命子孙袭。贞观十三年,又拜光禄大夫,行鄜州(陕西富县)都督、刺史。贞观十六年,检校夏州(陕西靖边县北)都督、刺史。贞观十七年(643),抗表乞骸骨(申请退休),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初一、十五上朝)。同年,图像于凌烟阁。贞观十九年,随征高句丽,任左一马军总管。

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二十六日,病卒私第,赠官司徒。显庆四年四月十四日,敬德夫妻(苏氏)合葬于昭陵墓园,诏谥忠武。

敬德的一生,为将八年,立下盖世功勋,为唐室“能置宗庙之安”。外任地方官15年,为“贞

观盛世”作出卓越殊绩。他始终是一位地位极为显赫、影响特别巨大,又十分被人看重的风云人物,在其身后,他的光辉历史和高贵品行,又被人们所盛赞,甚至神化美化为门神、赐福神等,其人其事迹为“天下古今所健羡,男女老幼皆艳传”。

二、尉迟敬德是大唐独一无二的开国元勋

1、待遇最高

据《旧唐书·敬德传》载:“‘玄武门之变’后,及论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各赐绢万匹,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敬德。”此为最高最大赏赐。再从唐初所封给文臣武将的食邑来看,敬德食邑千三百户,是最多的。高祖、太宗很看重的秦琼、程知节均是七百户,武功第一的李靖才是五百户。及至后来,有唐一代都把敬德当作一等功臣对待。

2、像居凌烟阁

唐太宗为了昭彰功臣的事迹,提升功臣的社会形象,于贞观十七年(643)正月二十八日,下“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旧唐书·太宗本纪下》)。敬德在功臣名录中,虽然排在第七位,但列于所有贞观武将之首,李靖排在他的后面,秦琼排在第24位,倒数第一。

3、陪葬昭陵

在我国的历史上,皇亲国戚、佐命功臣陪葬帝王陵墓,是一种荣耀,也几乎形成一种制度。《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载:敬德逝世后,“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并且,高宗派遣敬德的孙子,时为潞王府仓曹参军的尉迟循毓前往朔州善阳,迎接祖母苏氏的灵柩,作为敬德陪葬的发妻,苏氏的灵柩迁至长安,与敬德一并陪葬唐太宗于昭陵封域之内。

有人专门研究,认为敬德下葬之礼是最隆重的,墓前碑和墓室里的墓志均是超大规格的。墓志盖面“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忠武公尉迟府君墓志之铭”25字,皆用“飞白书”,被誉为书法史上发现的稀世珍品。赠官司徒,为正一品,是最高官爵,谥为忠武,是谥号中武将规格最高的。

4、诏谥忠武

敬德显庆三年(658)病卒后,显庆四年敬德夫妇合葬时,高宗又专下诏曰:“可赐忠武”。忠武之谥号标准是“危身奉上,危身惠上,让贤尽诚,危身赠国,虑国忘家,盛衰纯固,临患不反,安居不念,廉方公正;克定祸乱,威强睿德,开土拓境,率众以顺,折冲御侮。

”(《唐会要·谥法上》)。之前,在我国的历史上赐予忠武谥号的只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和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二人,连武圣关公也未能享此殊荣。这是独一无二的大唐开国元勋最主要的标志。

5、荫及子孙

唐代对待功臣子孙的办法是袭爵和荫官。《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载:贞观五年时,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各封一子为郡公”。敬德下葬后,其子尉迟宝琳承袭爵位,官至卫尉寺卿。敬德下葬前,宝琳为银光禄大夫、上柱国、卫尉寺少卿,承袭爵位后,由少卿升为正卿。

唐高宗时将武士彟、李神通及敬德封为一等功臣,并对其子孙加官进爵。其时,敬德之子尉迟宝琳、尉迟(宝)环、尉迟宝琪,以及孙子尉迟循毓等,均受到恩泽。

三、尉迟敬德是我国历史上名将名臣的品行典范

1、“仁”之楷模

敬德极具孝心:敬德碑文中载:“养孝亲”“履孝扬名”。墓志载:敬德幼时,既明“忠孝之道”,又具“温恭之操”。《论语》中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敬德至孝,可谓仁矣!

敬德极具爱心:为将时将朝廷所奖赐给他的财物、金银、绸绢等,全部分发给士卒,自己分文不留。此为爱士卒之心。为地方官时,“情系百姓安乐”,为百姓着想,他爱百姓,百姓爱他,邠州(陕西郴县)等地还为其建造“鄂公生祠”。此为爱民之心。孔子曰:“仁者爱人”。

敬德极具善心:敬德为将,从不枉杀一人,“玄武门之变”后,秦王府诸将要尽诛建成、元吉左右百余人,敬德曰:“罪在二凶,既伏其诛,若及支党,非所以求安也!”制止了一场大屠杀。敬德早年信仰佛教,到处建佛寺,还奉敕将自己的别墅改为晋祠的奉圣寺。晚年笃信道教养生术,可见其慈善之心。古语云:“仁者必具善心”。

2、“忠”的榜样

对刘武周之忠

敬德投奔刘武周为偏将时,与宋金刚率军南下,不旬日下关南十余城,不足年而得太原,控全晋。迄刘武周败,仍死守介休,效忠刘武周。据《朔州志·唐鄂国公尉迟忠武碑记》云:“迄定杨之败也,而公具为之收遗骸,具棺殓,葬祭成礼,欲以身殉……秦王备礼相招,而公犹必要约三章,服丧七日,然后往见唐主。其忠梗之所在,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武周之首级葬在介休城东南,亦可证明。

对李世民之忠

世民东征时,敬德三救世民脱险,数次立功。建成、元吉写密信、送金银器物,敬德严词拒之。世民曰:“公之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玄武门之变”,敬德功居第一。挂帅破突厥,英勇无敌。任地方官时,又为“贞观盛世”作出重大贡献。这种克定祸乱、危身奉上精神,真可谓忠贞不二。

对婚姻之忠

太宗李世民曾欲将公主赐婚敬德,据《资治通鉴》载:贞观十三年(639),太宗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太宗乃止。敬德的“相与共贫贱”之妻,虽可能是后续之妻,但亦早已在投唐前续娶,显达后的敬德对后续之妻亦是非常忠贞的。

由此可见,敬德不论为将、为臣,还是为人,均极具忠心,真可谓“忠”之榜样。

3、“勇”之至强

世民东征时,敬德三救世民脱险,特别是在洛阳城外视察战场地形时,忽遇王世充带领数万骑包围过来,世充骁将单雄信一马当先直奔李世民,挺枪便刺。危急关头,敬德眼见世民遇险,来不及披甲备鞍,匹马单枪直奔近前,忽然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此即历史故事中的“单骑救主”。继而掩护世民冲出重围,再与世民率骑兵与敌军交战,世充军大败。擒敌将领陈智略,俘获敌军6000余人。

齐王元吉精熟于骑马使槊,十分自负,认为单挑没有对手。见到众人夸赞敬德善槊,约敬德较量,令敬德去槊刃以竿相刺。敬德曰:“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元吉竟不能中,又试,俄顷敬德三夺其槊。

窦建德夏军10万,营救王世充,交战中,出使窦建德的王世充兄子王琬,乘隋炀帝原所御的聪马,铠甲甚鲜,出军前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敌军,擒王琬,引其马以归,敌众无敢当者。

武德九年(626)八月二十日,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合兵10余万,侵犯至泾阳(陕西泾阳县),敬德为行军总管,双方交战时,敬德身先士卒,轻骑与之挑战,大获全胜,斩首1000多,杀其名将俟斤阿史德乌多没啜。

由此可见,敬德真可谓大勇也,或曰勇之至强。

4、“智”之高明

刘武周败亡后,敬德为之收遗骸,葬祭成礼,然后“良臣择主而事”,往见世民,这显示了他认清形势、识大体,非常明智。

建成、元吉谋害世民的危急时刻,世民犹豫不决,敬德果断地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事不决非勇。”敦促世民尽快动手。在“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时,他急奏

请李渊降手敕,令诸军兵马并受秦王处分,于是内外遂定。他建议制止诛杀建成余党,实为取安之策,非此明智言行,世民难能顺利接李渊之位。

泾阳破突厥时,他为避免双方恶战,先轻骑与之挑战,杀其关键所在的名将俟斤阿史德乌多没啜,不仅挫敌锐气,且乱敌之阵势,故敌溃不成军而败。此可以说是以勇取、以智胜之范例。

最后,敬德深感自己功成名就,该急流勇退,便上表乞骸骨,申请退休,笃信仙方,尝奏请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16年,这亦是非常明智之举,果获非常圆满的结果。

5、“廉”之至洁

敬德一生,不论为将、为臣、为人,总是光明磊落,十分廉洁。诸如拒建成、元吉贿,廉洁也;“所得财,必散之士卒”,己分文不取,廉洁也;贵不易妻,廉洁也;为地方官“爱民如子”,廉洁也;捐别墅为奉圣寺,廉洁也。

故而军民爱戴,邠州等地为其建造“鄂公生祠”,美名流传千古。

四、尉迟敬德是我国古代人民群众最为敬仰的人物

1、美名传千古

由于敬德一生光明磊落,任刘武周偏将建奇功,树伟绩,武周亡,投唐光明正大;几次救李世民出险,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功居第一;太宗赐婚,贵不易妻;外任都督刺史,为“贞观之治”作出了重大贡献,故后人盛赞不绝。

更由于敬德表现出的高贵品行仁、忠、勇、智、廉,令人敬仰,故而不仅有唐一代对其无比赞美,而且后来正史广有记载,野史笔记、小说、戏剧、传说故事也甚多。如《隋唐演义》《说唐》《尉迟敬德演义》等流传甚广,《程咬金照镜子》(是赞美尉迟敬德品德的戏剧)等剧目亦几乎家喻户晓。全国各地如山西、湖北、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宁夏、天津、北京等省市,皆有鄂国公寺庙或有关建筑,尉迟敬德美名千古流传。

2、神化为门神赐福神

关于“门神”,据《山海经》和晋干宝《搜神记》的记载,我国的“门神”信仰由来已久。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传承至唐代出现了钟馗,以后又出现秦叔宝、尉迟敬德、赵云、关羽、赵公明、孙膑、庞涓、岳飞、焦赞、孟良等,还有的地方把“门神”分为“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等。

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郁垒、钟馗和秦叔宝、尉迟敬德了。特别是秦叔宝、尉迟敬德为“门神”,几乎是公认的,家喻户晓的。

关于秦叔宝、尉迟敬德成为“门神”之事,《搜神谱》《搜神广记》《历代神仙通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都有记载。从宋代开始,直至清代,尉迟敬德与秦叔宝成为各类小说的主人公。如北宋李昉的《太平广记》、清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以及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都有此二人形象和事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对“门神”的要求,已不仅是辟邪免灾,还希望从他那里获得功名利禄等,特别是尉迟敬德的高贵品行“仁”“忠”勇”“智”“廉”,成为民间崇拜的对象,从他身上汲取多种营养,祈求多种功效。

故而,人们既想让他做“门神”,保护平安,又想让他成为祈福、守护、赐福之神,这也体现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于是尉迟敬德的个人形象,随处可见,既可家中张贴或摆设,为家庭赐福,又可张贴或摆设在汽车、轮船上,防止发生意外,从而一路顺风平安;既可用于商号、店铺或个人以求功名利禄,又可用于任何单位、部门,求先进、优胜获取最高荣耀。

特别是祈福、守护、赐福神之尉迟敬德形象,现已成为人们追捧的时尚和风气,故而尉迟敬德文化产品十分走红,异常走俏。

综上所述,我们从尉迟敬德的生平经历和高贵品行以及其后的影响来看,他确系独一无二的大唐开国元勋,是我国历史上名将名臣的品行楷模,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群众最为敬仰的人物。因此,我们深感以往小说、戏曲、影视连续剧中的尉迟敬德形象不够丰满,甚至有些歪曲,必须重新认知。

现今,我们应该大树特树尉迟敬德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宣传他的崇高品行。如果重新拍一部《尉迟敬德》的电视连续剧,会为朔州大地增光添彩,会使朔州声誉和影响更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