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凡响是什么意思】重上3000点大关 其价值非同凡响|大企鹅观市
本周3000点再度失而复得,有细心的投资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止到9月13日,3000点大关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来来回回往返多达93次。我们可以先看看为何沪指3000点大关总是成为困扰A股投资者心头上的一道过不去的“坎”。

2007年2月16日,沪指首次冲过3000点,市场为之疯狂,各路人马高举“入股市者,一辈子没有亏损的风险,但可能会冒一辈子贫困的风险”大旗一路高歌猛进,过五关斩六将,如入无人之境。10月16日,攀上了6124点高峰,涨幅之大,速度之快令全世界资本市场目瞪口呆。

紧接着,巨型泡沫爆炸,股指狂泻三千点,跌去一半,2008年6月12日,3000点失守,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跌势加剧,当年再度腰斩到1664点才结束大C浪下跌,一次牛熊轮转完满结束。
从时间看,2005年6月6日由998点启动上升到3000点,用了一年半时间,3000点涨到6124点,用了8个月。相当巧合的是,从6124点跌回3000点,也是8个月。而从3000点跌到1664点下跌速度很快,只用了4个半月。

这轮牛市的上升五浪暴涨6倍用了2年4个月,升幅之大,时间之短,创下股票市场世界新记录。而熊市下跌ABC浪狂泻72%刚好用了一年,一个完整的8浪运行时间不足3年半。由于泡沫过大,杀伤力巨大,直到12年后的今天还为3000点争得焦头烂额。

从历史上看,自从2008年沪指跌到1664点以后,12年间多空为了争夺3000点进行过3次重大交锋。
第一次由1664点升到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涨了1.09倍。由于距离上次大股灾时间短,市场伤痛记忆犹新,冲过3000后“恐高”情绪蔓延,很快就回落到3000点以下,连续下跌近4年,在1849点才止跌回升。
第二次冲击3000点时已经是2014年12月8日,这次在3000点下方挣扎时间长达5年零4个月,好了伤疤忘了痛,只用半年时升到5178点,暴涨2.8倍,股民的投资热情同2007年一样高涨,媒体几乎一致认为能冲过6124点再创辉煌。这种脱离当时环境、不切实际的吹捧,再一次伤害了上亿股民及基民,大盘再次腰斩跌到2638点。
第三次冲过3000点到达3587点的时间是2018年1月29日,“恐高”情绪再次压逼股指下跌一年,今年1月4日至2440点创4年低点。
大盘三次冲过3000点后的结果均以失败告终,3000点成为多头的一块心病。2019年年初,经过长达11年的下跌,市场悲观情绪达到冰点,大部分的舆论声音都担心会跌到2000点或以下。在股市最黑暗的时候,我则用逆向思维大胆预测大盘将出现“熊市转牛市”。
今年1月6日,在我每周一次的周评中,对大盘分析如下:预料中的股“灾”如期降临,4日(周五)开盘瞬间跌到2440点,创下4年新低后峰回路转,等待已久的抄底资金大量进场抢筹,股指快速上升,重上2500点,收至2514点。
我认为周五的快速上升有其合理原因。3日,央行宣布扩大定向降准范围预计释放7000亿流动性;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集体喜获“准生证”,总理多次说降费减税改善经营环境,一系列的多重利好叠加在一起,多方完全有能力发动一次中级行情,迎接新年第一波技术性反弹来临。
在3月3日对大盘的分析中,我提到:今年以来的反弹浪已经演变成反转上升浪,2440点将成为新一轮牛市的起点。目前我们认为大盘正在运行牛市第一浪,至于第一浪高点在何处无法预测,但时间估计在4月份。
之所以我敢在股市最黑暗的时候,用逆向思维大胆预测将出现“熊市转牛市”,并不是凭空乱想。
经过近12年下跌,股市泡沫基本清除,估值明显偏低,投资价值凸显,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证券市场机制日益完善,股民投资理念日臻成熟,机构投资者的稳健操作代替散户追涨杀跌的不良风气,种种有利因素一定能推动新一轮牛市运行。
可以看到,大盘今年4月8日第四次突破3000点升到3288点,完成牛市第一浪上升,8月6日跌到2733点结束二浪下跌转入大三浪上升,上周再次冲过3000点。本周一遭利空突袭,统计局公布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4%,创二十多年新低,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000亿元,MLF利率没调整,“降息”预期落空,3000点“恐高”症再度发作,周二再度失手3000点跌到2970点,但周三至周五连升三天,重上3000点大关。尽管利空当头,大盘仍以红三兵迎接,这表明多头信心十足,即使再次失守也能很快收复,重拾升势,近期冲击3150至3300点阻力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如今距离2019年收市正好100天,上证指数若在2019年12月31日成功站在3200点之上,则困扰A股多年的3000点“心病”3年内将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