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哪本书好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鲜活的明史必读书

2019-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初对明史感兴趣源自已经封神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虽是虚构的剧情,但里面刻画的嘉靖.严嵩.海瑞等角色以及改稻为桑.抗倭等情节均与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和事件有几分相似.不过,我是个好奇心很重耐心不足的人,对明史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几本有限的畅销书中,并没有认真的去读过古籍之类.马伯庸哪本书好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鲜活的明史必读书直到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亲王的这本书.用了一晚上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此书,是六个藏在档案中的普通群众故事,然而这六个真实的故事却比小说还要精彩,这些普

初对明史感兴趣源自已经封神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虽是虚构的剧情,但里面刻画的嘉靖、严嵩、海瑞等角色以及改稻为桑、抗倭等情节均与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和事件有几分相似。不过,我是个好奇心很重耐心不足的人,对明史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几本有限的畅销书中,并没有认真的去读过古籍之类。

马伯庸哪本书好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鲜活的明史必读书

直到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亲王的这本书。用了一晚上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此书,是六个藏在档案中的普通群众故事,然而这六个真实的故事却比小说还要精彩,这些普通人的命运故事中藏着真实的历史。

马伯庸哪本书好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鲜活的明史必读书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故事发生在万历年间,一个叫帅嘉谟的学霸出于兴趣,翻阅档案时所牵扯出来的一个庞大的不公正税收政策,引发的几个县之间的利益混战,经过层层发酵,互相推诿扯皮,成为了一件涉及了平民、县官、州府、中央、皇帝等多个权力主体争斗,耗时多年的“人丁丝绢”税赋之争的案子。

马伯庸哪本书好看 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本鲜活的明史必读书

直至最终解决也只不过是各方利益权衡之后的结果,从中,不难看出明代对于百姓税负管理的混乱,文中除了“人丁丝绢”税的收取存在问题,还有很多杂税,如押送税银、,以及途中的扛解,损耗,补平等,都由百姓承担,加之不同部门可能做的手脚,也可一瞥明朝税收对于百姓的盘剥。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起因是文华毓秀之地婺源的科考成绩直线下降,经过当地人的“认真”分析,认为是风水出了问题,因此围绕着保卫婺源风水核心的龙脉战争就此打响。

这场持续了60余年的龙脉战争,本质上是乡绅与小商户的经济争端,从中不难看出明代地方官的各种风格,来来去去的多位知县,有委屈求全调解处理的,有明哲保身不沾手的,也有雷厉风行实干,挖空心思刷政绩的,总之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

另一个极具特色的歙县民间庙产争夺案。故事之初是罗显家为了保佑自己的祖坟,修建了一个寺庙并邀请僧人在寺庙,而后僧人想将寺庙据为己有的案子,其实这是一个本有定论的案子,却被一个都纲利用金钱、权力多次贿赂官员,让案子一审再审。另一位主人公罗显也利用地区管理漏洞不断上诉,而上级官员则充分利用官场规则,斡旋于权力和百姓之间,在不影响仕途又能维护声誉的前提下,去处理罗显的问题。

走门路、告黑状、搞贿赂等等都揭示了底层官员对权力的放纵,然而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得到了一个充满巧合的结局。这场跨越了八年的法律官司,让我们对明朝的各级管理制度有了清晰的认识,可背后却是官与民难以逾越的分界线。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这是着墨最多的一个故事,也是和其他故事画风相差最大的一个。书里非常详细的介绍了玄武湖畔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储备人才、到黄册更新迭代,充满着这个朝代最初统治者的一切美好构想。然而,任何制度都是有生命的,底层管理者逐渐开始在黄册上动手脚,死寄、活洒、埋没各种手段层数不穷,直至中央管理的“驳费”出现,这一政策终于宣告着死亡。

从未想过一个平静的玄武湖曾见证了明朝的盛衰兴亡史,相信下次再去到这里时,会有别样的感受。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和《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则是简单的两个小故事,内容也无非是胥吏之恶,以及底层百姓在卷入上层斗争中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读罢此书,总觉得心里有一丝无力感,原因也许是书中的很多事件,无非是脱了马甲的七百年后现代事件的前身,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小时候读书总喜欢读王侯将相的争斗,可后才渐渐明白,撑起国家的并非只有大角色,一个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蕴藏着最真实的时代。

我们都是被时代浪潮裹着前进的人,曾经的自己梦想成为学霸帅嘉谟,或者实干县令赵昌期,亦或者是《后湖志》的撰写者赵官这样的人,希望自己哪怕没有大的建树,但至少能有点风骨,如今,我对自己能否成为这样的人也存疑了。

感谢亲王的这六个故事,让读者看到了真实的明朝是如何运作的,并去思考这个庞大的帝国机器是如何走向灭亡的,要读懂它,不仅在于庙堂,更在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这一个个让我们看的津津有味的小角色,也许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