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人的归隐梦:中国园林的底色文人当然是读书人,古代社会里,读书人唯一合理的出路,就是做官。但一个读书人如果专心做官,大家就不会注意他作为文人的一面。相反,他因为某些原因没做成官,或者做过官但如今已经归隐,或者虽然做着官,但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这些情况下,我们才会感受到,文人气吐芳扬烈,郁郁...
2021-04-20 阅读全文 >>起义军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上战场对敌,凭借的都是一时的勇猛。所以,和正规的军队相比,起义军们的弱势很明显。没多久,他们就被完颜雍带领的军队打败了。一看这形势不对。队伍里有人就活动的心思,趁着天黑,偷走了辛弃疾的大印,打算去交给金军,以此换来奖赏。这个人便是曾经和辛弃疾携手...
2021-04-20 阅读全文 >>宋之问是初唐很有名的诗人,他和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五言律诗经过初唐四杰的拓展和规范,逐渐定型,而彻底完成五言律诗定型的就是沈宋两人。并且他们在五言律诗声律规范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七言律诗的范式,成为律诗的奠基人。宋之问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歌《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021-04-20 阅读全文 >>电视剧《如懿传》中,木兰秋狝就是帝王出游的一种。其实唐初之时,统治者从隋炀帝旷日持久的巡游享乐而亡国中汲取了教训,取消了大规模的巡游,有:“故沟恤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山林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全唐诗》卷一,李世民《帝京篇序》意思就是,在家...
2021-04-20 阅读全文 >>哪个名人喜爱兰花(最好是诗人)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往今来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众多的文人墨客咏兰、画兰、写兰、诗兰,兰花已成为人们用来修...
2021-04-20 阅读全文 >>原标题:历史爱好者如何入门中国史?文:燃辛,来源:知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日常里难免会遇到非专业人士对历史的各式解读,特别是在解构、戏说和穿越三股风潮盛行的当下。不过,这也不能尽数责怪他们,毕竟人家只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而且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时,出于对我们这类专业人士的...
2021-04-20 阅读全文 >>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1物以稀为贵这是历代仿古瓷出现的重要原因。唐、宋、明、清时期哪种瓷器传世稀少,价格一定昂贵,直至今天亦如此。凡是稀少的文物,其价格就贵;流传下来的瓷器越少,其价值就愈高。人们为了牟取暴利,就进行仿制。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明宜兴窑仿古铜纹尊明仿官釉铺首耳尊-北京故宫藏清雍正仿汝釉象耳...
2021-04-20 阅读全文 >>苏轼《寒食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非此次北京故宫特展的展品苏轼(1037—1101年),在历史中有着多重身份,他曾官至礼部尚书,却数次被贬谪居;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风格独具。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又擅长行...
2021-04-20 阅读全文 >>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1物以稀为贵这是历代仿古瓷出现的重要原因。唐、宋、明、清时期哪种瓷器传世稀少,价格一定昂贵,直至今天亦如此。凡是稀少的文物,其价格就贵;流传下来的瓷器越少,其价值就愈高。人们为了牟取暴利,就进行仿制。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明宜兴窑仿古铜纹尊明仿官釉铺首耳尊-北京故宫藏清雍正仿汝釉象耳...
2021-04-20 阅读全文 >>仿造是古玩业历来如影随形的业态,也是古玩业富有挑战性的拦路虎。主要有极仿、高仿、中仿、低仿、地摊货和垃圾货之分。从事这一行当,必然要吃透“四态”,否则真没法玩。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纹饰或兼而有之,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都大量存在,因而仿古瓷...
2021-04-20 阅读全文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一个小人物的境遇引起了观众们极大的兴趣,他就是书生程参。初出茅庐的书生被关押了一天,连口饭都没吃上,对看守不停地说“能不能给口吃的”,令人忍俊不禁。其实,这个书生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的边塞派诗人——岑参。岑参的一生,于仕途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坎坷,甚至有点惨。他祖上...
2021-04-20 阅读全文 >>今天,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关于军师的故事。如今人们对军师的膜拜与向往,还要归结于古代文艺青年们的笔底乾坤。接下来你将看到: ● 吃公家饭的军师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 古代文青们持有自带“放大属性”的笔 ● 对军师的美好向往,是中国文人的梦也有军事梦的文艺中年特约编辑/老梁吃公家饭的军师到底是...
2021-04-20 阅读全文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国人来说,吃绝对是一等一的大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数不尽的食材和调味,造就了我们现在的“川鲁粤淮扬”,把飞的、跑的、游的吃个遍,吃饱了,我们也就明白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神农尝百草”到“彭祖善烹鸡汤”,中国人爱吃、会吃、敢吃、没有条件创造条...
2021-04-20 阅读全文 >>黄庭坚《砥柱铭》局部然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香道上的超高造诣。说起香道,很多人便想起与华夏一衣带水的日本。但严格说来,香道是他们“偷师”中国的又一大文化瑰宝,与中国香文化同出一脉。而黄庭坚不仅是宋四家、分宁茶客,更以“香癖”自居。《贾天锡惠宝熏乞诗作诗报之》中有云:“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
2021-04-20 阅读全文 >>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饮茶的风尚,起源于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们喝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挖出了六千年前人工种植的茶树)。(《茶经·六之饮》)在唐宋时期,古人们在喝茶这件事上,研究出了一种用来评比茶...
2021-04-20 阅读全文 >>[摘要]欧洲人、日本人未注意这本书中“气”的理论框架,只认为它很实用。它的命运和《本草纲目》类似——在日本,《本草纲目》也被视为百科全书。腾讯文化崔莹《天工开物》中的炼铁插图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绕不开一本重要的书——明末学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书中记载了采煤、榨油、纺织、制盐、制瓷、制火药等生产技...
2021-04-20 阅读全文 >>王立群教授认为,作为一部绵延3千多年的“历史画卷”,《史记》可以启迪智慧,培养大局观,教你如何理解社会规则与人性。而且不只是成人,从小学习《史记》的孩子,也会受益终身。从小学到高中,《史记》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文史科目,是孩子文化教育离不开的土壤。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80%都来自《史记》。《史记》可以为...
2021-04-20 阅读全文 >>彭刚顾杭译此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出现在德国话语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是对从18世纪晚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导性德国历史思想传统的唯一批评性研究。本书研究了18-20世纪中期的德国史学史,分析批判了以兰克冠名的德国历史主义史学传统产生、高峰与衰落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批评者的史学思想,认为德国历史...
2021-04-20 阅读全文 >>2017年山东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完成后由山东公务员考试网(www.sdgwy.org)第一时间在此提供下载,方便2017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估分参考。提示:真题来源于网络和考生回忆,仅供参考,公务员局官方历来不主动公布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PDF打印版(含参考答案,查看答案解析请下载...
2021-04-20 阅读全文 >>“忘忧清乐在枰棋,坐隐吴图悟道机”。围棋是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自上而下的智力活动,也是古代文人的最爱。其“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有诗云,“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长久以来,对弈成为士林风尚,围棋和文人相互成全,相互陪伴,也流传出一桩桩佳话。 一、围棋的智慧:博弈之道 1.围...
2021-04-20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