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发展的长河中,古人始终遵循着“师古人、师造化再到师本心”的原则,“师法古人”便是临摹学习前人的理法,把握古人之精神,强调“宋进元出”,讲求“以元人之笔墨,运宋人之丘壑”。体悟宋人穷理尽性,格物致知之精神,强化对丘壑结构表现,以及元人对笔墨认知、笔墨表现。临摹是获得传统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目的还是固本清源,守正创新。“师法造化”就是将从传统中所汲取的养分,通过实践,转化而为自我的笔墨认知,在体察自然、感悟人生中创造自我,激发本体的原创思维与独立品格,最终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目的。“师法本心”是我们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不断稳步健康地向前推进的重要路径,它能够让我们将笔墨形式语言的表现与艺术精神指向的本体架构相结合,从而建构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本体精神与形式语言。

如何在师古人与师造化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的平衡点,从而能够秉承中国画的正大气象,为师本心即创造阶段提供有力支撑,显得尤为关键。北宋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绘画作为中华民族之绝学,千百年来无数先贤为之继承与发扬,我们应向前辈先贤致敬,同时我们应总结前人的经验,取精去粕,进而为传统继续增高阔。

“十日山中晴复雨,烟雨百态是吾师”,我们敬畏自然,以自然为师,“师法造化”简单地说就是在面对自然时,以实践的方式将从传统中汲取的养分转化而为自我的笔墨认知与笔墨语言,在体察自然、感悟人生中创造自我,激发本体的原创思维与独立品格,将本体的心源与造化相结合,“心感于物而动”,追求“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最终达到“中得心源”的目的。黄宾虹曾说:“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着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 ,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

当下,中国画的发展面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借鉴古人的经验,如何结合当今多元的信息化时代寻找适合中国画发展的艺术走向,如何吸收西方文化艺术中的优点为我所用,仍是我们大家恳待思考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