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的子女 陈潭秋、毛泽民等革命先烈子女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相聚

2017-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潭秋.毛泽民等革命先烈子女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相聚纪念陈潭秋.毛泽民等革命先烈牺牲70周年活动昨日举行社会新闻9月28日,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

陈潭秋、毛泽民等革命先烈子女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相聚

纪念陈潭秋、毛泽民等革命先烈牺牲70周年活动昨日举行

社会新闻

9月28日,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烈士亲属们正在观看情景剧《红歌代代传》。

新疆网讯(记者梁淑芳 蒋晓摄影报道)9月28日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举行了“红歌颂英烈,牢记党恩情”——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等革命先烈牺牲70周年活动。

一件大衣、一张老照片、一个笔记本……再次踏上新疆这片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陈潭秋之子陈鹄、林基路之子林海洪、陈振亚之女刘松林等烈士子女激动不已,老人们颤抖的双手摩挲着纪念馆玻璃展柜,父辈留下的印记,弥足珍贵。 昨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亲属一行120人来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西路军纪念馆、新疆航空队纪念馆参观,共同追忆父辈们的光辉岁月。

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老人们在一张1946年7月延安的合影照前停住了脚步。

“这个是我,那个不是你嘛!”“那时候咱们都是小不点。”大家围着照片寻找自己和童年的伙伴。

林海洪说,父亲被逮捕的时候,自己才一岁半,在牢里一直待到五岁半。现在的美好生活不仅是父辈,还有无数革命先辈,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用青春用热血换来的,作为后人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他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 “我们这一代人依照父辈们的精神实践了一辈子,也希望子女们能够继续发扬红色精神。”革命先烈邓发之子邓北生说,自己今年70岁了,这次一家三代都来新疆,重温父辈的生活环境以及奋斗经历,是希望后辈们今后能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 “我对他的崇敬和思念始终没有变过,他还是一名了不起的金融家。”在毛泽民故居,毛新宇说,在自己的革命家庭中,为新疆的解放事业牺牲的有毛泽民和陈振亚两位亲人,所以自己对新疆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采访中,毛新宇说,自己带家人多次来新疆,亲眼看到了新疆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观结束时,烈士亲属们同样把诚挚的祝福送给了乌鲁木齐,“祝愿乌鲁木齐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快。”

相关新闻

林基路之女林枚重唱狱中童谣

“他们叫我囚徒,可是我没有罪,我只是一个喜欢自由,喜欢爸爸妈妈的孩子……”舞台上,身穿囚服的小演员用稚嫩的独白,再现了曾经的狱中生活。台下,当年随父母入狱的孩子们,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想起那段岁月,大家不禁掩面而泣。 9月28日,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举行的“红歌颂英烈,牢记党恩情”——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等革命先烈牺牲70周年活动上,散文诗《我没有罪》、歌剧《囚徒》等带着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子女仿佛再一次回到战火纷飞的年月。 在狱中,戴着枷锁的共产党人,饱受敌人的摧残,浑身鲜血淋淋,却仍然坚持真理,而与父母一起入狱的孩子们同样不屈服,他们高唱《囚徒歌》,与敌人作斗争。

看到这里,今年70岁的林枚掩面哭泣,她红着眼睛说,自己在狱中出生,第三天父亲林基路就被杀害了,自己是听着妈妈唱《囚徒歌》《麻雀》长大的,名字中的“枚”是倒霉的谐音,就是永远不忘记生命的源头是那个倒霉的监狱。 林枚唱歌声音很轻,字字句句非常清晰。她说:“我是在监狱里长大的,看到这些孩子就想抱一抱。”

“麻雀麻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飞到我们监牢。飞过高墙,飞过树梢,再飞飞到我爸爸的监牢。小麻雀带信到,小八路都很好,请问你们大八路好不好?爸爸回来把我抱上,仔细瞧瞧说我长得真好……大家一起回延安真正好。”现场,刘松林、林枚等烈士亲属走上舞台与小演员们唱起了在狱中广为传唱的童谣《麻雀》。 他们随父母被逮捕入狱时,最大的不到10岁,最小的则是在狱中出生的。

在监狱中,这些“小萝卜头”没有玩具、没有新衣,最快乐的事也许就像童谣中唱的一样——“大叔回来,送给我们一包花生。”看着台上老人们泪流不止,台下观众的眼睛也不禁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