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诗歌 诗人梁小斌住院 安徽诗人畅谈诗歌盛衰转变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连日来,诗人梁小斌的脑梗住院消息成为焦点,经本报连续报道梁小斌的近况后,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源源不断,为何一位诗人生病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目光,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愿意为一位素昧平生的诗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记者带着诸多疑问采访了多位与梁小斌同一时代的诗人,在他们看来,诗歌这种文学最高境界的形式,魅力无穷,它让人的心灵纯净,也让热爱诗歌的人有着同样的情怀和共鸣,这也是如今梁小斌遇到困难时,众人纷纷伸出援手的主要原因.他的心灵,如诗歌般纯净得知梁小斌的病情,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辉打去电话慰问,这位与

连日来,诗人梁小斌的脑梗住院消息成为焦点,经本报连续报道梁小斌的近况后,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源源不断,为何一位诗人生病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目光,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愿意为一位素昧平生的诗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记者带着诸多疑问采访了多位与梁小斌同一时代的诗人,在他们看来,诗歌这种文学最高境界的形式,魅力无穷,它让人的心灵纯净,也让热爱诗歌的人有着同样的情怀和共鸣,这也是如今梁小斌遇到困难时,众人纷纷伸出援手的主要原因。

他的心灵,如诗歌般纯净

得知梁小斌的病情,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辉打去电话慰问,这位与梁小斌相识于诗歌最为繁盛时代的作家,也是一位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许辉说,与梁小斌认识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梁小斌以一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闻名诗歌界,这首诗与同时期的《雪白的墙》等作品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

许辉与梁小斌的交往几乎都是在合肥的诗歌座谈会或者诗歌交流会上,那个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们对文学的热情迸发而出,更多的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时,有一批诗人开始写诗歌,他们通过诗歌思考人生,思考社会问题,与‘文革’时期,完全为政治服务的诗歌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诗歌因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称为朦胧诗。

"许辉表示,与当下不同,当时人们对文学的期待很高。更愿意用文学的语言,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中国梦应该往什么方向做?在这种大背景下,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正是在做这个方面的思考,梁小斌通过钥匙的比喻,形象地提出了一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自然会很快得到一批人的共鸣。

就此也成为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与北岛、顾城等诗人齐名。

"在我看来,梁小斌从诗歌的角度来说,他的心灵就跟诗歌一样纯净,对诗歌非常痴情。"许辉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和梁小斌一起去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时,还曾住在一个房间,听梁小斌聊得最多的便是诗歌和文学。"他对诗歌的完全投入令人钦佩。"

在《诗歌月刊》的主编王明韵的眼里,梁小斌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并不像某些诗人那样故作高深。在2001年左右,王明韵刚刚担任《诗歌月刊》的主编,他便和梁小斌等诗人一起出谋划策,几个人经常聊天,谈诗,讨论《诗歌月刊》如何创办栏目,如何选稿,那段时间,他们基本都是泡在一起的。

"他对诗的见解非常独特,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谈起话来,是标准的诗人的思维,很跳跃,可以忽然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还能照样谈得津津有味,非常有意思。"

诗歌盛时,一首诗能改变人的命运

一首诗歌,短短数十行,寥寥百十字,却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百读不厌,百转千回意难尽。在上世纪80年代,在经历过思想禁锢长达十多年后,人们对于文学完全处于一种狂热的喜爱,作为文学的最高境界,诗歌就这样繁荣起来。

当时,正在安徽大学读书的许辉还清晰地记得诗歌繁荣时的盛景:"当时在安大校园里,有着一大批热爱诗歌的青年,写诗、朗诵诗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那时,向心仪的姑娘表白,情书也是写一首诗,如果谁的诗能在媒体上发表了,也是一件相当得意的事情。各种诗刊杂志,非常畅销,有的杂志甚至能有100万份的销量,这在现在是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由此可见,人们当时对诗歌的热爱程度。"

许辉回忆说,诗歌给人们除了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还能给人带来物质上的实惠,当时如果能在比较知名的诗刊杂志上发表诗作,所得到的报酬往往要高于一个月的工资。他清楚地记得,1976年,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得到的稿酬是20元,要知道,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十几块钱,一首诗歌就能获得如此高的报酬,更加刺激了人们写诗的热情。

"当时的诗歌是按照行数来计算稿酬,每20行给多少钱,比起现在的小说稿费,诗歌的稿费折算到每一个字,含金量相当高,而更有可能的是,如果你写了几首好诗,可能就直接成为国家干部。当时的文化单位,对于擅长写诗的年轻人特别看重,很多文学青年因此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诗歌没落?只是回归正常轨道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盛极一时,到如今的逐渐走向平淡,很多人都认为诗歌是开始没落了,对于这种观点,一直很有争议。在许辉看来,诗歌如今的境况的确不再火热,追其原因,只能说是遵循了文学规律,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时尚文化,诗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爆,正像如今快餐文化的流行一样,有着时代的烙印。诗歌并非没落,而是回归正常的轨道。

作为一家著名诗刊杂志的主编,王明韵也同意这种观点,尽管诗歌繁盛的时代涌现出大批的优秀诗作和知名诗人,但当时的那种繁荣,是人们内心压抑后的突然迸发,在经过一二十年的发泄后,人们逐渐恢复理智,也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而写诗。

"现在,你写一首诗也仅仅是写一首诗,稿费不多,也不会因为一首诗改变你的命运,抛去这些外在的客观动力,能继续坚持写诗的人那就是纯粹热爱诗歌了。"王明韵说,作为《诗歌月刊》的主编,他们每天还是能收到大量的投稿,诗歌的质量也一直很不错。"相比较80年代热得发疯的状态,现在的人对诗歌的热爱很单纯,低调写诗,看淡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