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赏析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元代著名的雜劇家馬致遠著名的膾炙人口.匠心獨運的小令<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小令<天凈沙?秋思>,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作品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應突襲.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譯文]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

    元代著名的雜劇家馬致遠著名的膾炙人口、匠心獨運的小令《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小令《天凈沙?秋思》,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作品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應突襲。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賞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裏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淒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以上三句18字,九個名詞連綴成不塗濃墨的書畫,亦無一個虛造硬加的詞,不同的景物天衣無縫地和諧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拍案道奇。這種音節和諧、情景交融、妙含無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譽,的確委實不過。

    “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淒苦的秋風,信步滿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

    這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古畫浮在眼前!夕陽傍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蕭蕭淒淒,無聲似有聲:“斷腸人在天涯”,頓時令人拊胸掩面哽咽,潸然淚下,淚悲情亦痛,化景為情,情從景出,勾勒出充滿憂傷的旅人遠離家鄉,孤身漂泊的身影。

    一組組巧妙的結合,伏著千萬思緒惆悵,筆鋒一轉,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層的意境,躍然跳出,意深,含蓄無限,是意,是情;相輔相成,相濟相生。

    我們從詞裏文本上細讀,讀到小令的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便豁然開朗:這旅人遊子為什麽行至“天涯”還在“斷腸”?原來這人是在秋天裏苦苦思念自己的魂夢牽繞之地:“小橋流水人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讀;美文,不可不品。失意、痛苦、悲涼、孤獨,一切衷腸,心中隱隱作痛,悲淚欲出,傾訴出來;夕陽古道的斷腸,在西風之外,還有江南春色的魂夢。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確是“深得唐人絕句之妙境”,而超乎之上了,《天凈沙?秋思》如詩如畫,余韻無窮,回味無窮。

    馬致遠---

    【註】馬致遠(約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馬致遠以字“千裏”,晚年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誌。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

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同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生平事跡不詳。從他的散曲作品中,約略可以知道,他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閑適生活。

    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

    他的作品見於著錄的有15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嶽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幾位藝人合作的。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東籬樂府》,小令《天凈沙?秋思》。他的散曲被推崇為“元代第一大家”。後人輯為《東籬樂府》一卷,計“小令”104首,“套數”17套,是遺留作品最多的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註】天凈沙:曲牌名《太平樂府》註:越調。無名氏詞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又名《塞上秋》。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一葉韻。

    【註】小令:是散曲的一種,又叫“葉兒”,相當於一首單調的詞,也像句子長短不齊的小詩,可以單獨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