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老街 重庆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老街区里的新重庆

2019-0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旧景 供图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陈昕):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这些耳熟能详的重庆渝中区标志性旅游景点,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往.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地道的重庆小吃.井然有序的旅游秩序都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些著名景点也成为"新时代"渝中一张张闪亮的金字招牌.十八梯老街 重庆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老街区里的新重庆不过,虽然热门景点让游客趋之若鹜,但在很多老重庆人看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巴渝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旧景 供图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陈昕):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这些耳熟能详的重庆渝中区标志性旅游景点,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往。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地道的重庆小吃、井然有序的旅游秩序都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些著名景点也成为“新时代”渝中一张张闪亮的金字招牌。

十八梯老街 重庆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老街区里的新重庆

不过,虽然热门景点让游客趋之若鹜,但在很多老重庆人看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巴渝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或许更能代表渝中、代表“老重庆”。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保留的建筑 王玲 摄

在十八梯 读懂“老重庆”

十八梯老街 重庆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老街区里的新重庆

重庆渝中半岛有两条步行街,一条是广为人知的解放碑步行街,另一条则在解放碑附近,名为十八梯。

渝中又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则是连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一条纽带,十八梯两边的建筑曾经主要以吊脚楼和老式巴渝民居为主,梯子两旁居住的人家被称为梯坎人家。

十八梯老街 重庆渝中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老街区里的新重庆

十八梯聚集着质朴、本真的重庆人,上世纪80年代,走进十八梯老街,到处都是“老重庆”的市井气息,掏耳朵、修脚、卖烧饼、卖针线、打麻将……这里有着老重庆百姓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在十八梯生活了近20年的王先生回忆,十八梯见证了他的童年,直到现在,小摊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还时常在他脑海里响起。“这里的人们人情味十足,他们身上都有着重庆人热情好客、坚毅、执着、不怕吃苦的性情,来到十八梯,就能读懂老重庆的故事。”王先生说。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复原修缮工程现场 王玲 摄

十八梯需要改变

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充斥着老式巴渝建筑的十八梯已经略显破旧,在四周的摩天大楼的相衬下,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以至于逐渐被都市人所遗忘。

“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让十八梯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窄,也和周边一切显得格格不入,十八梯需要改变、寻找新的生命力。”王先生说。

如何在保留十八梯街巷格局和城市肌理的整体风格下,重塑破损的风貌建筑,再现巴渝文化精华,还原十八梯特殊的历史记忆,这成为渝中推进文旅融合、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复原修缮工程现场 王玲 摄

十八梯迎新生

2015年5月18日,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准《重庆市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入选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有了行动指南,渝中区着手开始了十八梯的复原修缮工程。

“要让重生的十八梯体现真山城最重庆,对得起这座城市的文脉。”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陈迪兵介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按照真实性、整体性、协调性、特色性和参与性的原则,以保护、传承为主旋律,兼顾发展,延续历史文脉,挖掘、传承十八梯历史文化,并且植入了丰富的产业业态,旨在让十八梯成为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典范,重塑重庆文化名片。

陈迪兵说,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和重塑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在建设过程中,十八梯保留下来的建筑都进行了复原和修缮,建筑所选用的材料和器具都具有浓厚的老重庆风格,形成以传统巴渝、抗战陪都风貌为主的核心展示区。“十八梯将延续‘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严格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与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陈迪兵表示,要让十八梯在原有的传统风貌基础上,焕发新颖。

此外,在交通方面,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还将打造地下通道,建成后将与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长滨路相接。届时,十八梯片区内约有5000多个车位也将通过地下道路连接为一体,未来解放碑地下环道全部通行后,将形成“一横三纵”的路网新格局。

目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首开区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在今年年底,整个5000平方米的首开区将对外进行展示,在2020下半年,整个十八梯风貌区将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