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童第周 碧海丹心——记“人民科学家”曾呈奎院士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名誉所长.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爱国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情操树立了一名"人民科学家"的光辉形象.有人用"一生才智赴大海,丰硕成果献人民,满腹学识传弟子,款款爱心慰世人"来描绘曾呈奎的生命轨迹. 我是大海的儿子 2005年1月20日,96岁的曾呈奎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关心的不是90高龄的老伴和远在海外的儿女,而是他难以割舍的海洋科研事业.曾呈奎在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所名誉所长、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爱国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情操树立了一名“人民科学家”的光辉形象。有人用“一生才智赴大海,丰硕成果献人民,满腹学识传弟子,款款爱心慰世人”来描绘曾呈奎的生命轨迹。

我是大海的儿子

2005年1月20日,96岁的曾呈奎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关心的不是90高龄的老伴和远在海外的儿女,而是他难以割舍的海洋科研事业。曾呈奎在病榻上仍委派他的学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广策和他的秘书周显铜一起去西沙群岛采集一种非常特殊的海藻——原绿藻,曾呈奎在弥留之际,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们回来没有,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任务完成得怎么样?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如何?这是曾呈奎经常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曾呈奎生前招收的最后一名博士研究生王金霞,永远难忘导师的嘱托,她说曾老94岁高龄时,还专门提出海水养殖造成的海水污染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她在这方面扎扎实实做一点东西,便于应用。王金霞说话时,眼里噙满泪水,红润的眼圈还没有从曾老去世的悲痛中解脱出来。曾呈奎语重心长地对王金霞说:“这是我多年的夙愿,要实现就靠你们年轻人了。”细细品琢这句话,可以明了曾呈奎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信心和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

1945年曾呈奎在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潜水做海藻栽培试验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惠泽百姓,这是曾呈奎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他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1950年,曾呈奎和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等共同发起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当时,我国的海带产量为零。

此后的十几年里,曾呈奎跑遍了祖国的万里海疆,先后发明了人工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海带施肥增产、海带南移养殖等技术,使原产冷温带的海带从我国北方温带到南方亚热带海域都能大规模人工养殖,其理论还广泛应用于紫菜、裙带菜、龙须菜等海藻的栽培中。

目前,我国海带年产量已占全世界的95%,曾呈奎也因此被尊称为“中国海带之父”。

早在曾呈奎担任山东大学植物系主任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张福绥就听过他讲的课程,佩服他的远见卓识,他告诉记者:“ 50年代曾老致力于海洋海藻的开发研究,到60年代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提出了‘耕海牧渔’,把海洋动物、海洋植物都包括在内一起搞开发,随着科学的发展,他又提出海洋农牧化的大问题,曾老是一个海洋发展的战略家,对我们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5年以周培源为团长、曾呈奎为副团长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美,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代表团,并曾呈奎亲切握手

七十年代末,曾呈奎形成了有关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系统理论,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先后兴起藻类、贝类、虾类和鱼类四大海水养殖浪潮,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大国。 他的远见卓识和创新精神不仅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果,也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坚持“自主创新”并强调“转化应用”,确立了我国海水养殖方面的国际声誉。谈及此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深有感触:“曾老有生以来是按照自主创新这条路来走的,他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中国人民实际的需要,在我国实行海水养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及时地提出了解决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解决病害以及环境问题等等,产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一大批专利、中国的技术、中国的产品。



1993年4月8日,曾呈奎写下这样一段话:为了使耕海取得更大胜利,必须用生命的剩余时间,继续努力奋斗。在他87岁的时候,他还亲自带领学生远赴广西北海采集标本,并亲自潜水下海采集标本。

在曾呈奎心里,只有看到鲜活的样本,才能进行出色地研究。曾呈奎和秘书周显铜经常南下沿海各城市采集标本,所住的宾馆不计其数,可周秘书说他住的房间与其说是客房,不如说移动办公室更合适。

他出去采集海藻标本,曾呈奎肯定在宾馆一直等他回来,拿到标本后,即刻投入研究工作。

住院期间,他躺在病床上,念念不忘的还是海洋所的事情。就在去世的前两天,从昏迷中醒来的他还让人找来了老同事、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刘院士回忆说:“去了他已经不是太能讲话了,他拉着我的手要说,他说的不是太清楚,但是我体会呢还是海洋科学在新时代怎么发展,为国家建设服务,怎么促进学科发展这方面的事情。

1980年曾呈奎在瑞典哥德堡参加第十届国际海藻学术会议间在海边采集海藻标本

在76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曾呈奎先后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美国藻类学会科学贡献奖,发表37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12部科学专著。他组织和领导了我国首次海洋调查,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提出在“863计划”中增设海洋生物技术专项。

一生献给大海的曾呈奎生前常说:“我是大海的儿子”,海若有情,将永远铭记曾呈奎这个名字,而他的精神也将与大海共存。

曾呈奎的人生历程是在转折中阐释着丰富。

1909年6月18日,他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27年9月就读于厦门大学植物系,1931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3年,发表了《厦门的海萝及其它经济海藻》,从这开始,曾呈奎持续进行海藻资源分类研究,培养了一大批藻类分类学家,发现了上百个新种,2个新属,1个新科和1门藻类,奠定了中国藻类分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1942年曾呈奎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投身于海洋科学研究,年底,在山东大学植物系任教授、系主任。

1950年8月,曾呈奎与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著名动物学家张玺教授共同发起并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水声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

曾呈奎对海带、紫菜人工栽培技术倾注了心血,取得了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初,曾呈奎系统地论述了光合生物进化的途径、阶段和进化系统。

70年代末,曾呈奎在国内率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战略构想,直接推动了我国贝类、虾类等海水养殖的第二、第三次浪潮的形成和发展。

1980年1月,曾呈奎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夙愿,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此年,当选国际藻类学会主席。

这个年代,曾呈奎着手将研究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跻身于世界前列。

每个年代中国海洋事业都在前进,曾呈奎总能捕捉到前进的胜利方向。20世纪90年代,曾呈奎向国务院提交了“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的专题报告,一生为祖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赤胆忠心历历在目,1991年,被世界养殖学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

其实,曾呈奎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连他自己也很难记住,他牢记的只有一项——中国的海洋事业。

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顾往事,曾呈奎最难忘三次重大的选择。



1946年,留学海外的曾呈奎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毅然回国,面对国外科研机构的挽留,他回答: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

曾呈奎――大海的儿子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要争取带走的科学家之一,而夫人和孩子也到达台湾等他团聚,他却表示:我相信共产党,我决不跟国民党到台湾去。

1956年,目睹新中国巨大变化的曾呈奎郑重地提出了入党申请,他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



曾呈奎三次难忘的重大选择都是源于对海洋事业的热爱,源于对祖国的热爱,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其中第三次选择更加折射出曾呈奎的意志品质的坚定性,1966年,就在曾呈奎的入党申请通过了基层党组织讨论,等待上级批准之际,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却把他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和“大特务”,他蹲过“牛棚”,扫过厕所,多次受到批斗和折磨。

老伴担心他受不了打击,他却劝慰老伴说:我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寻短见。时至今日,老伴张宜范对曾呈奎当时的话仍记忆犹新:“他说我绝不自杀。我爱共产党,我爱毛主席,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要活着;我要把我的知识贡献给人民,所以我要活着;我爱我的家庭,所以我要活着;我要和和那些不执行党的政策的人做斗争,所以我要活着。”

曾呈奎院士生前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办公室

“文革”结束后,曾呈奎又一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1月8日,71岁的曾呈奎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恢复工作和领导岗位的曾呈奎面对“文革”期间参与批斗自己的同志,表现出一种宽广的胸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书记郑晓林说起曾呈奎的为人就赞不绝口:“他担任所里的领导,对这些同志同样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在工作上对这些同志尽可能的帮助,甚至他推荐这里面的很多同志出国进修,这些在我们海洋所都是传为佳话的。



曾呈奎对待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方式让我们读出了“宽容”深藏的公平内涵,青年科技工作者难免浮躁,难免急于求成,引起许多研究室的领导不满,甚至与他们发生争执。而在曾呈奎心里,青年工作者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扎实埋头钻研的潜力无限,他们与自己都是从事一样的工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曾呈奎对待青年科技工作者就像对待一棵树苗,他驳斥研究室主任“拔苗助长”的错误认识,激励青年人奋发有为,掌握正确的科研思维方式。

海洋所藻类研究员费修绠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曾呈奎先后指导他四次,从谋篇布局到文字措辞,曾呈奎一丝不苟地指点他一步步深入下去,最终,那篇经不起推敲的论文还获了奖。当费修绠在论文上署上曾呈奎的名字时,曾呈奎顺手划了去,他对费修绠说,工作都是你自己做的,署我的名字是多余的。

其实,费修绠知道,曾呈奎的名字最有资格在自己的论文作者栏上出现。

经常会听到海洋所的人说,曾老真是年轻。

谁又知道他的年轻只有在工作时才“显现”。2002年,曾呈奎做了手术,刀口还未愈合,他硬是带着学生飞赴马来西亚参加亚太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还做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2004年5月,曾呈奎因晶体脱落导致左眼失明,他就拿着放大镜阅读材料,批改论文。

这本〈中国海藻志》凝聚了曾呈奎院士几十年的科研成果

年逾古稀的曾呈奎对人说“时间不等人,活着,就要为人民努力做点有益的事”,他更期望自己的学生们能早日成长起来,尽快接好海洋科研的班。跟随他26年的秘书周显铜感受颇深:“曾老对年青的科研人员,希望他们尽快的成才,怕他们不超过他,一开始带着他们,后头扶持他们,再一步自己独立。

他一生培养了不少人,现在好多博士生导师都是他教出来的。” 同时,周显铜还是曾呈奎的入党介绍人,他说当时介绍曾呈奎入党自己也备感自豪,曾呈奎两个做法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是主动放弃国外好的条件毅然回国;二是从容面对“文革”,从不斤斤计较。



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关心爱护,是曾呈奎给学生们留下的相同印象。已经担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的王广策至今不忘这样一件事情,他第一次出国的时候,虽然国家资助,但是第一个月生活要靠自己支付,他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曾呈奎替他考虑到了。

曾呈奎给他300美元,等王广策身在异乡,才发觉如果没有这300美元,第一个月的生活就会一团糟。



得到曾呈奎关心爱护的不止是学生,身边的同事、朋友,只要家庭生活有困难,曾呈奎就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老伴说,这是家里头每个月的必备开支。

而在自己的生活上,曾呈奎却极度节俭:一顶帽子戴了二十多年,一双皮鞋穿了十几年,就连家里的餐巾纸也要老伴裁成小块后才用,衣服更是“老三篇”,一年四季就有那么三套衣服吧,冬天一套,春秋一套,夏天一套,有时候开会就穿这个,衣服鞋帽就是这么简单。



直到曾呈奎去世后,许多人才知道,生活俭朴的他一生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累计捐出近30万元给公益事业。就在去世前一个月,躺在病床上的他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

1月12日,曾呈奎已处于弥留之际,得知印度洋海啸的消息,他又坚持捐款1000元。
一粒沙,能体现高山的坚韧;一滴水,能反映大海的胸怀。曾呈奎,用一颗忠诚的赤子之心,用一生不竭的点滴之爱,刻画出一名“人民科学家”的不朽形象。



“曾老啊有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就是要把它他身上有用的器官,留给医院给有病的人治病;第二个遗愿就是要把他的骨灰撒在他心爱的大海;第三个遗愿就是把他的图书资料全部的捐给海洋研究所。

现在他的遗愿都实现了。”

2005年1月26日,曾呈奎的骨灰撒落进黄海的朵朵浪花之中,一生痴恋着大海的儿子,又汇入母亲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