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儿科 人间最贵是真情 ——谢振华女儿谢海英在盐城放映电影《铁血奇兵》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左起:徐振理.蒋永龙.谢海英.陈宗彪.刘彦光2011年11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5号影院座无虚席,来自社会各界人士500多人,聚

左起:徐振理、蒋永龙、谢海英、陈宗彪、刘彦光

2011年11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5号影院座无虚席,来自社会各界人士500多人,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传奇电影《铁血奇兵》。带着父亲要把电影《铁血奇兵》在他战斗过的村村寨寨放映一遍的遗愿,谢振华将军的女儿谢海英专程从北京带着电影《铁血奇兵》的拷贝和放映设备,沿着父亲当年在盐城的抗日道路,从11月20~24日,先后到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秉义中学、天场镇陶河村、八滩镇文化中心、响水中学、阜宁县文化艺术中心义务放映。

所到之处,受到了盐阜人民的欢迎和好评。笔者一行跟随谢海英一起走过“回乡之旅”。

拍摄篇:银屏内外都传奇

说起影片《铁血奇兵》,谢海英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父亲最年轻的时光是在盐阜抗日根据地度过的,从24岁到32岁,整整八年。光在滨海县天场镇,第一次就战斗生活了848天,这是他记忆最深刻、最怀念的日子。

”谢海英动情地说:“谢振华抗战时期三进三出天赐场,首次开辟天赐场抗日革命根据地达三年,与天场镇的父老乡亲们建立了鱼水深情,与盐阜区的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情厚谊。我们经过同编剧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几次沟通,希望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下父辈为后人打江山时的英雄壮举,同时也表达父亲对已故老战友的深切缅怀。”

据谢海英介绍,影片《铁血奇兵》中的众多英雄人物的原型都是盐阜儿女,有在上海高桥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滨海县天场镇杨庄村杨春森烈士的形象;有在上海高桥战斗中英勇负伤的滨海县天场镇天场村一等伤残军人卢春荣的身影;有在高桥战斗中三十军山炮团一等功臣徐楚安的传奇。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谢振华在前线指挥作战中看到一师指挥所位置后,命令必须在深夜12点钟前移位,从而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其实,1979年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也有类似情景,当时父亲没有说明理由命令师指挥所搬走,是直觉告诉他指挥所的位置在敌高炮的射程之内。

结果,凌晨两点钟敌人高炮将原师指挥所炸毁。影片中,有谢振华要求士兵测量车轮印迹,然后判断这是日寇重型火炮经过的痕迹。

影片中讲述的一块怀表、一个烟斗、一双布鞋、一部相机、一支钢笔、一副寿材板等故事,是当时官爱兵、军爱民、民拥军的真实写照。特别是谢振华同士兵开展“竞走”比赛,激发了官兵们的行军热情,把战士的战斗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300公里强行军的任务,较好地实现了上级首长的决战意图。

谢海英还透露,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铁血奇兵》,所有部队官兵都是免费参演,主题歌演唱者阎维文也是义演。一次,阎维文在安徽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访谈中提到谢振华将军时,声泪俱下,激动地说:“没有谢老首长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阎维文13岁入伍时,因为出身问题政审迟迟过不了关,是谢振华将军出面帮助解的围,所以阎维文心里总惦记着此事。

放映篇:不是亲人胜亲人

    “今年10月1日,我第一次来到滨海县天场镇,重走了一遍父亲的抗日路,感受当年的峥嵘岁月。在当年团部老屋的厨房里,面对66年前使用过的大水缸,顺手从缸中舀起一勺水甜甜地喝下。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回到了家,又见到亲人了。”说到这里,谢海英的声音有些哽咽。

在采访中得知,10月2日谢海英瞻仰了八滩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缓步走上纪念碑台阶,献上了花篮。

10月3日,谢海英来到新四军纪念馆,见到了父亲任阜宁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时新编第四营营长管伯益的儿子管家龙、天场抗日民主政府第二任乡长张文科的孙子张立新、父亲在盐阜抗日根据地时的警卫员徐仁品。86岁高龄的徐仁品向谢海英讲述入伍来到天场,跟随谢振华转战南北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热泪盈眶。

11月20日晚,滨海县天场镇在秉义中学举行《铁血奇兵》电影专场放映仪式,滨海县老年大学艺术团主动请缨表演了红色歌舞,秉义中学少年合唱队合唱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红星照我去战斗》。

21日下午,谢海英带着《铁血奇兵》放映组来到八滩镇举办电影专场。1943年春天,在八滩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下,谢振华率部围困日寇山本中队,最后把日伪军火烧埋葬在八滩。

11月21日晚,《铁血奇兵》放映组来到天场镇陶河村,在谢振华当年所在的二十四团团部门前放起了露天电影,尽管天气寒冷,打谷场上却坐满了群众。

11月23日下午,《铁血奇兵》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上映,一批新四军老战士观看时,热泪横流。放映结束,许多大学生争相搀扶新四军老战士嵇海、徐仁品等离场,这让谢海英非常感动。

11月24日,从媒体上得知《铁血奇兵》将到阜宁放映的消息,抗战时期阜宁大队在天场创建时,三个同时入伍女战士之一李淑的长女、江苏省档案局处长祝萍,次女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祝珍,自费打的到阜宁县文化艺术中心,谢海英向姐妹俩签名赠送了《百战将军谢振华》人物传记。

传承篇:万水千山总是情

谢海英说:“我们兄弟姐妹8人,按辈分应是‘文’字辈,可为了记住在滨海这段特殊的情缘,大姐叫海滨,大哥叫海燕,二哥叫海林,二姐叫海征,三姐叫海峰,弟弟叫海洋,妹妹叫海潮,可见父亲用心良苦。”

话语停了一会儿,谢海英又说:“听父亲说,1945年春天,二十四团团部就设在天场镇陶河村蒋光鼎家。蒋光鼎夫妇住在东厢房,我父母住在西厢房,两家人相处就像一家人似的。据说蒋老生前再三嘱咐他儿子、现任镇江海事局党委书记的蒋永龙,一定要找到谢团长,表达全家对将军的无限思念。2011年4月18日,经过五年多艰辛寻访,蒋永龙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人,从此拉开了寻找红色记忆的序幕。”

这次来盐城放映《铁血奇兵》,谢海英特地带着儿子符晨,在新四军纪念馆人物馆,见到了谢振华的照片。谢海英问儿子:“这次跟妈妈到盐城,重走爷爷们的抗日路,你有什么感想?”符晨回答:“看了新四军纪念馆,很震撼。盐阜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无私支援,感天动地。几十年过去了,铁军精神在盐城大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谢海英表示,这次是重回第二故乡的开始,今后,作为盐阜儿女,她会常回家看看!

    采访结束前,谢海英欣然提笔,写下了“向盐阜父老乡亲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