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离职事件因年龄到期 离职演说原文(转载)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资本家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公有制.计划经济是没前途的 近两年了,本人曾在人民网上针对对原教旨马克思理论提出了失准.失全.失正.失实.失真五个缺

资本家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公有制、计划经济是没前途的 近两年了,本人曾在人民网上针对对原教旨马克思理论提出了失准、失全、失正、失实、失真五个缺点(可查看《马克思理论中的五个缺点》)。然网友对马克思理论总在不断探讨,对一些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故今天再来凑凑热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资本家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1,资本是劳动价值增长的源泉 在初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时我们会感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但我们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就会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可发现他的理论也有伪科学的成分,甚至是漏洞百出。

他不承认资本能创造价值,只把资本当作剥削工人的手段。这是不切的,事实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谓不变资本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比如搬运工在生产力低下时只能用独轮车、马车搞运输,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资本家投资买了辆汽车搞运输,其价值生产率相应的提高了百倍、千倍,这是搬运工的功劳,还是资本的功劳?表面看资本家不劳动,无偿的占有剩余价值,其实,劳动价值量的增加量是靠他的资本完成的,是资本创造的。

资本本身作为货币其实质就是劳动,资本这种形式能把社会劳动具有了前占性和后移性。“投资”就等于投入了劳动。

说资本家不劳动的说法是不当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仅忽略了脑力劳动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而且把劳动价值量的增加量都归加到工人身上是不合实际的。其实马克思也知道,这种价值叫“超额剩余价值”,却还是要归到工人身上,是自相矛盾的。

2,生产工具(机器)才是可变资本,工人却是不变资本 老问题,改革前期公有制国家劳动一年,并没有受剥削也只能能挣一辆自行车,而在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含剥削)一年能挣一辆小轿车,问题是你受剥削了为何得到的价值却高了?原因是发达国家改进了生产技术,生产力的提高,使价值生产率急剧上升,不但资本家收益,工人也是受益者,也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量是负数。

若说有剥削,不是资本家剥削工人,而是工人在剥削资本家,当然,工人也应当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事实上,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价值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过程。工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价值工资不断增长。

再如:改革初年,人们劳动一天的价值也就是能挣一斤馒头的价值,这对于每年只分几十斤小麦的人们也是很满意的。几十年过去了,现今人们劳动一天能挣到几百斤馒头的价值。那是否意味着的劳动力的价值提高了?劳动量加重了还是劳动时间加长了?都不是,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是价值生产率提高了,是从前的用镢刨锨剜到现在的大机器得到充分使用。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过程,同等的价格比质量,同等的质量比价格,市场使得资本家在社会竞争中不断释放福利,不断服务社会,让利社会,最终会使社会成为福利型社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由于大机器的不断改进和增加,也会使社会价值(或产品)的人力劳动含量逐步减少,当社会生产力完全由机器人或大机器充当的时候,无产阶级也许会成为只享受剩余价值的无用阶层。

就像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大约能占到70%,美国的服务业大约能占到80%,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的服务业?他们的专业化、专门化很强,每年劳动十几天、二十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休闲,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向社会福利化过渡。

综上所述,资本家才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说资本家剥削工人是假的,所谓剩余价值并非工人创造,而是出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上,出在价值生产率的不断增长上。

说资本不创造价值的理论显然是错误的,而且实践恰好相反, 生产工具(机器)才是可变资本,工人却是不变资本。 3,马克思对“剥削”的定义是有漏洞的 其实马克思理论的漏洞从对“剥削”的定义就开始出现了,什么才叫剥削?那种自己不劳动,让别人为自己劳动,那种无端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无端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那才叫做剥削,这种剥削不是正义的,是无耻的,是为人们所反对的。

而马克思却定义为:“凭借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无偿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看来,马克思对剥削的定义是有条件的,首先必须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固然包括生产工具(或大机器),它就是让人使用的。

就像化百十万建造了一座旅店,旅客要交居住费,即使有一分钱的利润那也叫剥削。人们存钱在银行,哪怕有一分钱的利息,那就是你用资本剥削银行··· 那么,既然马克思的剥削是有条件的,若再用“无偿”岂不自相矛盾?看来,马克思对剥削定义显然也是有漏洞的。

比如,资本家买来一台大型挖掘机,一年能创造100万的价值,一年给你50万使用挖掘机,资本家盈利50万,你愿受这个“剥削”吗?不愿意你就还是用镢锨自己干,再和大机器相比,其劳动价值恐怕每天连10元也挣不到 。

你能说这种和资本家的雇佣关系是剥削吗?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抱着剥削论不放是害国害民的行为。 退一万步讲,即使马克思的剥削剩余价值的理论成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产品是不断换代升级的,先进的产能淘汰落后的产能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企业的破产、工厂的倒闭是产品的饱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就必须更新换代产品,或提高价值生产率(能降低利润)。

这正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也是人们所欢迎的,所以剥削是有理的,剥削是有功的。剩余价值越大,说明社会需求量越大。相反,那个生产力水平低的,生产的假冒伪劣商品当然就失去了他的社会竞争力,剩余价值就小,社会需求量也小,不让他倒闭还让他继续坑人吗?优胜劣汰是市场永恒的法则。

有眼光的企业家是不会等着企业倒闭后再更新产品,而是早有计划的就已经调整了发展模式。

眼界决定境界,角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门路。 4,造成贫富差别的原因 当然,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说明资本家与工人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可见,马克思并没有找出消灭剥削的合理性,更没有找出贫富差别的真正原因。

然而,既然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那么,贫富差距又是怎样形成的? 当然原因很多,(违法的情况我们不用分析,虽不违法人家用了权力上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也不作分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当你学会用锄镰镢锨的时候,人家已经换大机器生产力,你学会用大机器时,人家已经会用资本创造价值了。

你有走步转向跑步的时候,人家由汽车转向用飞机了,距离岂不越拉越大?不懂科学的力量,你辛苦了,你勤劳了,能起多大作用?当然,资本家也不是那么好发展的,当他倒闭的时候,应该还不如平民吧。发展好了,利国利民,只要不是剥削我们,我们是理应祝福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