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罗斌简历 思念绵绵无绝期——深切怀念我敬爱的父亲黄罗斌

2017-09-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父亲,在您百年诞辰来临之际,您的儿女站在您的墓碑前,默默地吟读镌刻在墓碑上的这段文字,轻轻地问一声,"父亲,您在那边还好吧?"在世时,您就以

父亲,在您百年诞辰来临之际,您的儿女站在您的墓碑前,默默地吟读镌刻在墓碑上的这段文字,轻轻地问一声,"父亲,您在那边还好吧?"

在世时,您就以您那坚强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以您那纯厚豁达的人生态度闯过了多少人生磨难。现在,您长眠于此,您一定欣慰于您又回归了您的老部队。您和您的那些老首长、老战友战争年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抵御日寇的光辉岁月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

父亲,您已经离开我们十八个年头了,这十八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您的思念。同时我们也高兴地向您报告,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您的儿女从你们老一辈共产党人身上继承的正直、忠厚、善良、廉洁精神始终没有变,所以请您放心。

母亲在我们的照顾下正乐享晚年,不仅幸福而且还很时尚,一个80多岁的老人居然还可以用电脑、玩微信;我们的国家正向着你们老一辈追求的天下太平、社会公平、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迈进……

前不久,我们专程回到您战斗、工作、生活的黄土高原,去追寻您的生命轨迹,去寻访您的精神思想。

站在您最后居住的房屋里,也是我们儿时成长的地方,看着简朴而洁净的家,我们感到那样亲切,仿佛依稀看到您手里托着个小录音机,放着您最爱听的家乡"碗碗腔",在客厅走来走去,脸上充满了满足感。是啊,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里一切都没有变,您一辈子节俭清廉没有变。

家具仍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配给的旧家具,电视机还是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孝敬您的旧彩电,没有人能相信这是一个正省级干部的居所,简朴得甚至有些寒酸,而和这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书房里却是满满当当、越来越放不下的书,不是您买不起家具,不是孩子们不孝敬您,您总是说这些旧家具已经用惯了,有感情了,不让换,其实您是不愿意把钱浪费在物质的享受上,而您在买书上是从来不吝啬的,翻开很多旧书,在扉页上还留着您写的某年某月某日购于新华书店的签名。

信手翻开您读过多次的《资本论》,到处留有您阅读时留下的批注,在第二卷上的扉页上留有您这样一段文字:"《资本论》应该说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当然主要是马克思,但没有恩格斯助力,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是不能问世的。

中国在过去常赞管鲍之交,传为美谈,马恩之交不知比管鲍两人伟大多少倍……恩格斯的品德是亘古第一人。

"我无法猜测父亲您在写下这段文字时,当时想到了您和您的哪些战友的深厚友情。在《资本论》三卷的每卷扉页上都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第一卷"于1964年5月5号始读,至21号读完,全书655424字"。

第二卷"于1964年5月22日始读于1964年6月1日读完,全书433048字"。第三卷"于1964年6月2日始读,全书共728000字,于1964年6月20日读完"。1964年,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父亲正处于汹涌来袭"四清"风暴中,停职在家待分配的父亲,用45天的时间读完了180多万字的巨篇鸿著《资本论》,我理解了为什么每一次面临凶险和磨难时,父亲您都能坚强地挺了过来,原来您是从伟人的思想里汲取智慧、汲取力量,您是靠理想、靠信仰走完了一生。

在父亲的书房中还有一摞摞被您剪贴成册的集子,这些集子是您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各种报纸杂志,把其中您认为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文章剪下来,按社会、科技、人文、地理、生活等,分门别类地整理剪贴成集。

轻轻抚摸着这些留着父亲气息的剪辑,我突然明白了,父亲,您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高小的穷孩子,能够成长为一名能文能武的党的领导干部,源于您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您对文化知识的苦苦追求。父亲您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满满一屋子的书和剪辑,还有您和老一辈革命者那无比崇高的精神世界,和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终身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

父亲,站在您的书房,思绪穿越回上世纪六十年代,您因为蒙受不白之冤,从这里被赶出去的时候,您,一个副省级干部,自己拉了一个架子车,车后跟着母亲和年纪尚幼的我们三个孩子向永昌路的一个大杂院进发。这一架子车上就是咱们家,您一个省部级干部的全部财产,而架子车上除了几床铺盖和我们的衣物,最大的最重的财产还是两大箱书籍,您把它们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

但是就是这两大箱仅有的财富在动乱的年代也没有保住,大部分被抄家抄走了,父亲,此时您真的痛苦了,您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仍然排解不了失去心爱书籍的痛苦……

父亲,您从来不追求物质的享受,只要能有两间平房遮风避雨,有一张八尺木床睡卧休息,每天能吃上西红柿炒鸡蛋和喝上小米粥,您就很满足了。父亲,您总说,比起您那些为解放新中国牺牲了生命的战友们,作为一个幸存者,能过上今天的生活,您已经很幸福了,不应该有更多的物质奢求和欲望。

父亲,您不仅一生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也是始终这样教育和要求我们的。您的《黄罗斌诗选》记录着您对儿孙的深切希望,有一首写于1989年的《寄语后辈》,您这样写:"爱国爱民莫爱钱,两袖清风留人间。

寄语儿孙效前辈,天涯海角乐陶然。胸中铜钱比水淡,无私报国好儿男。贪财小人如粪土,黎民世代骂贪官。"另一首写于1991年的《唯愿儿孙常自律》,您再次表达:"世人养子望聪明,不被愚腐误终生。

唯愿儿孙常自律,堂堂正正一小兵。"父亲,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强大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您一生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是一种返璞归真,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

父亲,您一生唯真、唯实、唯忠、唯战友情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来找您外调,想从您这找到老领导老战友的"罪证",您从来都是义正辞严地给以回击,您的人格从来不懂得自保和说假话。

没有一拨造反派在您这里能够得逞,并捞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为此您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没有少挨批斗和少挨打。这就是您,一个绝不会为了保护自己而陷害别人的铁骨铮铮的西北汉子,绝不会为了让自己少受折磨而委曲求全说假话说违心话。

记得有一次,妈妈让年仅9岁的弟弟独自乘火车去90公里外的白银市,去给您送生活用品,弟弟找到关押您的牛棚,看守说,被拉到广场批斗去了,弟弟找到了广场,当从人群的缝隙中看到高台上,您被造反派反拧着胳膊,脖子上挂着一个用铁丝穿着重重的铁牌子,腰弯90度,头被深深地压了下去,每当高音喇叭里传来诬陷您的不实之词时,您都拼命地扬起被死死压着的头,大声地说:"我不是反革命,我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我是党派去做兵运工作的!"……您的每一次回答换来的都是拳脚相加的暴打,躲在人群后的弟弟紧咬嘴唇也控制不住瘦小身体的颤抖,弟弟满脸的惊恐,他怕您被打死了,心里不断默念,爸爸您就认了吧,说什么您都先认了,不要再挨打了,但是弟弟又是满心地对您崇拜,他崇拜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英雄,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可以干最脏最累的活,受最苦最痛的罪,但绝不能容忍别人在您和您战友身上泼一点脏水。

父亲,在您的字典里,对党和国家唯有奉献没有索取。您的人生道路选择和当下完全相反。别人是小县城向大城市、边远城市向沿海城市、国内向国外运动,而您呢,新中国成立了,刚刚住进了省委大院,按说像你们这些流血牺牲打江山、对革命有贡献的老同志,现在也可以享享福,过过安定的生活了,但是当国家要建设156个重点项目,党中央希望有年富力强的省级领导干部能担当此任时,您没有丝毫犹豫地积极请命,得到组织批准后,义无反顾地带着年轻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我,一头扑向当时还是一片荒凉、不毛之地的郝家川(现白银市市中心)。

也许,活在二十一世纪今天的年轻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你们老一辈能放弃如此幸福安逸的生活而选择苦难,能放弃繁华的城市而选择荒凉。当下,像父亲你们一样的老一辈革命者在一些人眼里无疑就是一群傻子。但是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人,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如今的白银市。

白银市,这个现如今30多万人口的城市,记载着您和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如何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创建了一个全国大型冶金工业企业和一座城市的奇迹。现在的白银市方圆1300多平方公里,当年就是一片荒漠,被人称为"三多、三少、三嚎"的地方,可谓是:狼多、风多、蝎虎多;人少、树少、水少;白天风嚎,夜里狼嚎,吃了苦水肚子嚎。

那里常年干旱、多风,降雨稀少,白天黄沙弥漫没有水喝,夜里狼嚎风冷无法入眠,生存条件如此恶劣,工作环境如此艰苦,您没有畏惧,和您一起战斗的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畏惧,你们硬是在这荒漠的土地上搭起了帐篷,支起了炉灶,拉开了建设一个大型企业的序幕。

在这里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没有水喝,从几十里外拉来的浑浊苦涩的苦水,要把泥沙沉淀了才能喝,喝了肚子咕咕作响肠胃很不舒服。

有时司机不忍心过度劳累的您和大家一样每天喝苦水,偷偷想办法给您捎来一两桶甜水,您从来没有留给自己和家人,都让送给了病号。您和工人同甘共苦,和工人一起抬设备、扛炸药,常常被风沙灌成了"土人",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着白银企业的创业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您的带领下,经过近两年没日没夜的艰苦拼搏,于1956年12月31日成功地实施了万吨级的矿山大爆破,掀掉了七座山头,如此巨大的爆破,相当六级地震,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外国媒体纷纷猜测和报道称中国试爆了原子弹。

父亲,由于我当时才两岁多,已经不记得这震惊世界的一爆,现在,静下心来细算,这次大爆破埋了2万吨TNT炸药,2万吨炸药是什么概念?用载重4吨的解放牌卡车运,要整整5000辆,这5000辆车首尾相连要整整延绵20公里长;掀掉了七座山头,相当于40万平方米的山群被平均削下去了50米。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一次伟大的壮举,父亲您是怎么做到的,在那没日没夜的700多天里,您每天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您每天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精力?但是您无怨无悔,是您那坚定不移的崇高信仰支撑着您,是您对党对国家极端负责的精神支撑着您,是您对人民无限的热爱支撑着您,所以您做到了!

父亲,您人生中创造的奇迹,您对祖国和大西北的奉献和功绩,祖国自然记得,人民自然记得;您正直的品德、刚毅的性格和廉洁的精神,我们更是记得,就像镌刻在您墓碑上的:

求与不求,功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要与不要,名就在那里,不泯不灭

今天在您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想说的很多很多,谨借此篇小文章,回忆与您生活的点滴事,寄托我们对您深深的怀念:

你知道或不知道,我们就在这里,想你忆你你听到或听不到,我们就在这里,祭你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