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峙的前妻 周巍峙:文艺界远去的“小周”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文首发刊载于9月25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78期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2014年9月12日,98岁的周巍

本文首发刊载于9月25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78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2014年9月12日,98岁的周巍峙告别人世。

此前几天,著名文艺评论家顾骧打电话告知我,一些人正在操办周巍峙百岁庆生仪式。周巍峙生于1916年,传统的习惯是"逢九庆十",明年就是他的百岁诞辰。我们相约,回京后一起去看老人。不期然,几天后得到的竟然是他去世的消息!

周巍峙,1934年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他从事的"工种",专业上是词曲作家,非专业的是文艺界领导人。在1930年代的上海,他协助戈公振、李公朴、邹韬奋、陶行知等爱国人士从事进步出版工作,并担任李公朴的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和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后,任文化部代部长、党组书记。

周巍峙一生没有离开文艺界。1996年,他80初度,写了一首自嘲诗:"来自贫寒户,混迹文苑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就在他自嘲自己"奔忙六十载"时,他又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从那时开始,他又奔忙了近20年,直到生命终点。

说周巍峙是专业作曲家,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但他所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融入当年的革命语境的。

创作这首歌,是1950年11月一天。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召集开会,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也参加了。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开始,国内外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周巍峙到田汉家后,顺手拿起当天《人民日报》翻阅。他看到随军记者麻扶摇写的《出征誓词》,立刻被词中的豪迈气概所感染。"这样,我就一边开着会,一边在腿上敲打着节拍,不到半小时把旋律敲打出来。"一首经典乐曲就此诞生。

周巍峙创作的另一首著名歌曲,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广为传唱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周巍峙和周恩来交往很深。他说,按周恩来的说法,文艺界有三周:"老周"指周恩来,"大周"指周扬,"小周"指周巍峙。1976年,周恩来去世后,周巍峙很悲伤,用很短的时间创作了这首歌曲。

我认识周巍峙,是为采写关于周扬的文章。1983年,在经受了一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后,周扬一蹶不振,郁郁寡欢。

周巍峙说,他和周扬是战友、知友和难友。战友是指,从延安开始,他一直在周扬的领导下工作;知友是指他和周扬之间的知己关系;难友是指,在"文革"期间,他和周扬同属 "周扬专案组"。

第一次登门,他表示很愿意跟我谈周扬。他说,周扬受了比较大的委屈,我们应该记得他,你们年轻人也应该写写他。

周巍峙讲述了几次去看周扬的情况。

1984年中,红线女来京开会,听说周扬病了,约他一同去看望周扬。周扬枯坐在一张藤椅上,话很少,更不提他自己的事。周扬的夫人苏灵扬心直口快,对胡乔木等人批周扬之事十分愤懑,讲起话来声音很大,周扬还加以劝阻。周巍峙和红线女怕引起他情绪激动,加重病情,只能劝他"放开些",别老坐着苦想,太伤身体,多活动活动,常听听轻松的音乐,玩一玩。

不久,周扬病倒了,周巍峙和夫人王昆几次去医院看他。周扬病情一天天恶化,从见人苦笑、勉强说一两句,到只有流泪却说不出话来。

周巍峙最后一次去看周扬时,周扬蜷卧在病床上。病房里没有别人,周扬那无知无觉的样子,整个身体语言都在说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寂寞"。周巍峙说,当时的情景,让他们感触太深了。周扬是个学者型的官员,曾经有过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时候,现在却因脑萎缩,成了一个"植物人",在委屈中默默离去。

他不由想起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名句:"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那是写汉代大学问家扬雄的,却勾起他的思绪,也加深了他对周扬的一层敬意。

周巍峙先后操办文化艺术界数位老前辈的百年、90年诞辰的纪念活动,主编出版了田汉、夏衍、阳翰笙、沙可夫、聂耳、冼星海等人的全集、文集、画册、纪念文集,在京和到外地出席了众多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等等。从给中央打报告,到邀请中央领导出席,乃至安排出席人员,事无巨细,亲自过问。

周扬百年诞辰是在2008年11月,从2006年就开始操办。此时,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已经过去25年了,但对周扬依然不能大张旗鼓地言说。先是说,纪念会不能在人民大会堂开,周巍峙去争取;又说,会议要限定规模,周巍峙去争取;又说,某位领导不能来,会议降格,周巍峙再去争取。一位92岁的老人,在这些障碍面前,毫不气馁。他说:能把周扬的百年诞辰纪念会办下来,我也没有什么遗憾啦!

而周巍峙自己,去世后,却只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家庭式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