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浦熙修 【仰止】浦熙修:“天窗记者”实为报坛巾帼骁将

2017-08-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仰止]浦熙修:"天窗记者"实为报坛巾帼骁将团结新媒体浦熙修浦熙修是位驰骋报坛的巾帼骁将.当年她以一支犀利笔,写出了不少揭露黑暗.歌颂光明的

【仰止】浦熙修:“天窗记者”实为报坛巾帼骁将

团结新媒体

浦熙修

浦熙修是位驰骋报坛的巾帼骁将。当年她以一支犀利笔,写出了不少揭露黑暗、歌颂光明的报道。南京就是她曾经战斗过的“主战场”。

阴差阳错进入新闻界

浦熙修(1910—1970)是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人。因为她的曾祖母没有儿子,浦熙修的父亲过继给曾祖母当孙子。在她年幼的时候,父亲还在外面读书。1912年,父亲到北京北洋政府交通部当科员,五年后,由于曾祖母去世,浦熙修便和母亲、姐姐迁往北京定居下来。

不久,她进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毕业后又考入了女师大附中就读。但因家境困难,念完高一便辍学了。当她17岁时,经人介绍进了一所小学当教师。一面教书,一面在京华美术学校学习国画。

浦熙修的绘画天分极高,一直受到师长们的赞赏。1929年,她以京华美术学校的文凭报考女师大,居然一下就考上了。进入大学后,浦熙修开始接触到了政治问题。她曾在自传中回忆说:“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仿佛就有些革命意识的萌芽。记得看见《国闻周报》上零星的刊载着共产党在江西的事业,我说不出来的喜悦与向往……”

1935年,在南京参谋本部陆地测量局工作的丈夫袁子英,将她和两个孩子接到了南京。浦熙修不愿意将精力消耗在家庭琐事之中,觉得没有工作就不能过活。有一次,她阅读《新民报》时,发现广告栏中有一则某地产公司招考女职员的广告,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应试,发榜那天,地产公司老板无奈地对她说:“你的文才非常好,但遗憾的是我们这里不用结过婚的女职员,但我愿意代为介绍你到《新民报》去。

”当时《新民报》经理张君鼎是这位老板的朋友。这位老板慧眼识英豪,经他介绍推荐,从此浦熙修踏入了新闻界。

“救场”成就名记者

《新闻报》是著名报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创办的民营报纸。浦熙修刚进报社时,虽然有张君鼎的介绍,但陈铭德由于对她不熟悉,将她分配去做发行工作,不久又转到广告科。她除了勤勤恳恳地干好本职工作外,只要一有空就给《新民报》的副刊投稿。

当时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女士在南京创立了一个“首都女子学术研究会”,是一个名义上提倡妇女学术研究,实际上把团结广大妇女投入抗日救亡工作放在首位的爱国组织。1937年4月29日,“首都妇女学术研究会”决定在中山陵附近的流徽亭举行成立一周年的纪念大会,事先并未声张。

《新民报》直到会前才得到这一消息,陈铭德决定报道,可是此时《新民报》的记者们都被派出执行各自的采访任务了。陈铭德没有办法,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到了浦熙修,决定派她前去“救场”浦熙修接到这一任务。

十分高兴,她不辱使命,终于“救场”成功。她写的报道《流徽亭畔一盛会——女子学术研究会周年大会别记》,刊登在5月2日《新民报》显著位置。许多年之后,陈铭德和邓季惺在悼念浦熙修的文章中还提到这件事,称赞这篇报道写得“文笔流畅洗练,吸引了读者,博得同行的赞许。

”可见印象之深。这一次成功之后,陈铭德知道了浦熙修竟还是大学毕业生,便连忙把她从广告科调到了编辑部,成了《新民报》第一位女记者。浦熙修脱颖而出,从此驰骋新闻界,施展她的非凡才华。

“天窗记者”就是她

南京沦陷期间,浦熙修随《新民报》避难重庆。抗战胜利后,浦熙修随报社迁回南京,她刚回南京,就投入到紧张的采访工作中。浦熙修很快写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新闻报道,成为国内极负盛名的记者。

为了获得新闻,她常常“不择手段”。有一次,国民党军事高层召开军事会议,拒绝记者采访,为了获取独家新闻,浦熙修竟然买通了会议人员,混进会场,躲在屏风后记录会议内容。

当时,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审查制度非常严苛,只要是新闻官认为“不妥的文字”,就会随意删砍,而删后又不通知记者处理,导致报纸上经常开天窗。浦熙修的报道锋芒毕露,犀利尖锐,因此常常受到新闻官“特别关照”。《新民报》上,她的稿子就经常开天窗,省略号很常见,一篇《中国需要民主》的稿子,竟然开了3个“天窗”,她也因此常被人叫做“天窗记者”。

浦熙修写稿时,面对新闻检查制度,还善于运用“春秋笔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孔祥熙的大女儿坐飞机到美国结婚,因为随机的嫁妆不小心被水浸湿,孔大小姐竟要求财政部拨款重新置办,财政部也同意了。浦熙修对此写了报道,同一天,她还在《孔大小姐飞美结婚》这篇报道旁边登载了另外一篇报道——《女公务员为米请愿》,报道财政部不发女公务员的工资,导致女公务员们为了口粮而向孔祥熙请愿。

浦熙修虽然没有公开批评财政部,但这两篇报道放在一起,她批评鞭挞腐败当局的意图就一目了然了。

一次“冒险”

1946年春天,一批批军政要员源源不断地从重庆飞回南京,大校场机场成为记者云集之地,大员们则成了记者追逐的对象。

一天,浦熙修和同行钱辛波在机场忙碌了大半天,到了傍晚正要返回,突然发现一架美国军用飞机降落下来,两人顿时来了精神,只见几个美国军人走下舷梯后,紧跟着下来四个穿西服的中国人,浦熙修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位是老相识石西民,此外还有一位是周恩来的警卫副官龙飞虎,他们是中共代表团的先遣人员。

石西民是来负责交涉《新华日报》南京筹备处的用房和报纸登记问题,龙飞虎则是负责解决即将到来的中共代表团的住处和办公用房问题,但因事先没有联系好,此刻下了飞机后却不见有人来接待,眼看天色已晚,大家都很焦急。

浦熙修见此情况,当即邀请他们同乘《新民报》的汽车进城,考虑到四人当晚无处落脚,浦熙修又邀请他们先到她家休息。负责人石西民答应了,但转而一想又觉不妥,便谢绝了。

这是因为他怕外界会说中共代表团先遣人员到了南京先去浦熙修家,会给这位热情的女主人带来麻烦,因为当时正处内战前夜,跟共产党接近谁知道会招来什么样的风险?此时钱辛波建议,先去新街口“蜀中饭店”吃饭,一面再打电话给邵力子,告诉他中共代表团先遣人员已到了南京,请安排食宿。

结果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后来钱辛波回忆这段往事曾感慨地说:“想当年,与共产党接触是一桩危险的事。而浦熙修则甘冒风险把中共代表团先遣人员接进了南京”。

几天后,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抢先出现在《新民报》上:“中共代表下榻处,国府路上梅园村”。接着,作为《新民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很快忙开了,她围绕着国共谈判,采访了张君劢、马歇尔以及周恩来。1946年6月30日,发生了下关事件,她在现场采访时,遭到凶殴致伤,养了半个月才重新开始工作了。

智取急件

1946年11月,国共和谈破裂,中共代表团离开南京前夕,浦熙修依依不舍地几次来到梅园新村话别,一直逗留到深夜还不忍离去。她曾缠着董必武,要求将她带到延安去,眼睛都哭肿了,董老告诉她,她留在南京比去延安作用更大。周恩来也关怀备至地要浦熙修少外出。他的临别赠言是:“多读点书吧”。

那时,中共代表们已不能自由行动,党的负责同志了解浦熙修的心情,委托她设法到中山北路的《新华日报》筹备处取出一包重要文件。并交代说《新华日报》筹备处的后门和美国的“新闻处”后门在同一个巷子里。浦熙修就找到与“新闻处”关系较熟的钱辛波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决定先经过“新闻处”的后门,再到《新华日报》筹备处的后门,这样特务不易发现。

两人由大门进了“新闻处”,很快到了后门,当钱辛波与美国兵东扯西拉之际,浦熙修一下子溜到了《新华日报》筹备处后门,她急忙拍响了后门,很快一个中年男子开了门,双方急急地说了接头暗号后,中年男子立即递出了一包用布裹住的东西,浦熙修接过包,转身返回“新闻处”,但已被特务发现,四下哨声大作,事不迟疑,二人急忙走进“新闻处”,由前门出,坐上报社的汽车就走,回头看时特务的吉普车也跟了上来,尽管二人七拐八拐,也甩不掉这条“尾巴”,于是便叫司机把车开到美国大使馆,想借口采访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摆脱特务的盯梢,不料那辆吉普车就停在美国大使馆门前就是不走,等二人离开美国大使馆,这条“尾巴”又盯上了他们。

见此情况,二人当机立断,索性将车子开到梅园新村,把东西交给了梅益(中共代表团发言人)。再看特务的吉普车终于掉头走了,浦熙修终于勇敢机智地完成了党的重托。

1948年7月8日,国民党政府勒令《新民报》永久停刊。不久,浦熙修被捕,直到李宗仁上台后才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