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出生于巴中恩阳

2017-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图1:张思德出生地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祖屋图2:张氏宗谱■王国旗张思德出生于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张思德的祖先张清河,在

图1:张思德出生地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祖屋

图2:张氏宗谱

■王国旗

张思德出生于四川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

张思德的祖先张清河,在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孝感迁来四川。首先落户在仪陇县义路镇白沙坎村。后因为战争年代,兵匪扰乱,白沙坎村常有兵匪路过,为了安全,张清河用土白布一匹,换来今天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这块土地。定居后,祖辈勤劳耕耘,积德行善,人丁兴旺。人多以后,张家修了族谱。原谱为:清翼谟秉得、宗元思先世、永守贻谋泽、明月千秋照。后来又做了两次修改。

张思德的爷爷张立宗,父亲张春元,祖辈生长在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朱家沟村。父亲张春元生前娶妻两次,与前妻生有一女,后前妻病逝,娶张思德生母吴氏。吴氏原为仪陇县六合场乡商人陈货客之妻,因陈货客病逝吴氏改嫁到群乐乡朱家沟村与张春元结婚。吴氏漂亮能干,与张春元婚后生下张思德。张春元夫妇将张思德抚养成人。张思德7岁进私塾时没有大名,张思德的私塾启蒙老师张先榜,根据张家族谱为张思德取了名字。乡亲们回忆,张思德小时候聪明活泼,为人友善,体格健康,与小伙伴们关系很好。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童子团,参军后在恩阳列宁小学补习过文化。跟随红军长征出走前,张思德还在朱家沟村带走了李自关、李自国两个小伙伴一起参加红军。张思德跟随红军出走后不久,国民党还乡团占领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张思德父亲因生活困难生病去世,张思德生母吴氏也回到老家仪陇县六合场乡。

张思德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多次与敌人浴血奋战,终于到达延安。抗战爆发后,部队整编,张思德编入警卫连,做一些站岗、送信、烧木炭等后勤工作。张思德爱岗敬业、勤奋努力,1943年初春,组织上选派张思德到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在一次烧木炭的劳动中,炭窑坍塌牺牲。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关于张思德的出生地,有一些误传。笔者实地走访了张思德出生地的20多位亲友,包括与张思德小时候一起玩耍过的伙伴,踏勘张家祖屋和墓地,查找张家宗谱,分析研究资料,得到了一些证实。现在把它公布出来,请大家予以鉴别。(作者供职于巴中市委党校)

■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于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2009年9月10日,张思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张思德精神

“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