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华家园 南岭可能是华南虎“最后家园” 九三学社建议加强保护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陕西一张华南虎照片,引起全国"真假大讨论".而动物保护专家认为,包括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南岭生态区,可能是我们发现华南虎的最后一个区

陕西一张华南虎照片,引起全国“真假大讨论”。而动物保护专家认为,包括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南岭生态区,可能是我们发现华南虎的最后一个区域。而南岭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警示我们,华南虎的保护和野外生存环境已不容乐观。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向省政协提交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强南岭生态保护》,当中提出,建立华南虎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基地,开展华南虎食物链的生态恢复工作,为华南虎的生存提供食物基础,也为其他肉食性动物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生存基础。

原始森林损失逾九

成野生华南虎尚无证据

据了解,南岭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特丰富地区,也是全球同纬度少有的具森林植被的地带,被列为中国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多样性关键地区。然而,这片典型的南亚热带原始森林正在迅速衰退和片断化,至少损失了90%以上的面积,且现存的最大的原始森林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

由此,导致许多乡土物种高度濒危,如豹、猴和熊等等,更使华南虎的存在成为世界之谜。到现在为止,这种趋势还未得到扭转,南岭的生物链条正在断裂,绝大多数食肉类动物仍高度濒危。

老虎列全球十大濒危物种之首,而华南虎又是虎中最为濒危的亚种。2002年,国家林业局根据踪迹调查估计,野生华南虎数量仅有18-22只。专家们认为,南岭可能是我们发现华南虎的最后一个区域。但近年来却没人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野外存在。

更糟的是,有规模的保护行动仍是空白。尽管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而言,盗猎和偷砍事件已下降70%以上,但是每年200多公里递增(包括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道路建设,割裂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使之更加破碎化;越来越多的工厂、水电站和别墅的建造,大量侵占或毁坏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长此下去,我们所失掉的将不仅是华南虎,而是整个地区生命网络。

广东省政府已认识到南岭的生态屏障作用,我省也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唯一的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其中南岭地区被列入最为重要的示范区。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开展的南岭地区华南虎及其它珍稀物种资源调查项目。这些政策和措施为提高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从而改善南岭生态区的保护形势。

泛珠协作保护华南虎

建小水电要考虑动物

省民建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南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由于南岭地处多省边界和偏远山区,应将华南虎和南岭保护的协作列入“泛珠三角”合作的重要内容,以形成合力,提高保护效果。

政府引导和支持有关科研单位召开论坛和会议,通过媒体扩大宣传,提高有关公众对南岭保护的参与度;并继续加强对华南虎调查工作的资助,开展对南岭地区华南虎及其栖息地生态调查、综合评价工作;加强粤北华南虎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以此为基地建立华南虎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基地,带动南岭地区生态恢复工作;以保护区为基础,开展华南虎食物链的生态恢复工作,为华南虎的生存提供食物基础,也为其他肉食性动物的生存提供重要的生存基础;开展华南虎野化训练的可行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开展华南虎野化训练和野外种群复壮工作,达到华南虎种群复壮的效果;支持科研单位加强基础研究和资料的积累,拓展南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恢复研究。

他们还特别提到,在山区建设小水电时,集水和引水应尽量采用隧道方式而少用引水渠道和水坝,水电站不能将上游水量全部截流,而是截留70%-80%水量,保留20%-30%的水量仍能向下流出,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必要水源;对一些坡度较小地段的水渠作覆盖处理,使动物能在其上自由通行,避免成为动物陷阱,减缓生态阻隔作用。

链接

“虎专家”胡慧建表示

民间调查南岭有虎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组组长、生态学博士胡慧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从2000年开展南岭地区华南虎及其他珍稀物种资源调查,并布置了红外线相机,以寻找华南虎踪迹。

胡慧建说,人们以为,老虎等濒危动物的减少主要是因猎杀,但其实不然。它们更多是因为其食物资源的减少而饿死。今天的现实就是:人进虎退。老虎的栖息地在快速缩小,食物消失了九成,食物链断裂了,那它们靠什么生存呢?

胡慧建表示,从我们现在得到的有关南岭的信息和证据来看,有虎的可能性大于没虎的可能性。在田野调查中,很多人都说“有虎”;而访问过的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一些世代相传的老猎人,也判断认为现在还有虎存在。刘中元林亚茗

■主委手记

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九三学社是一个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多年来,省九三学社突出科技特色,围绕“科教兴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参政议政。今年,我们重点就“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等重要问题谏言。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建设生态文明,改变领导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关键;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和法律法规是保障;发挥政府主导是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途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科技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寻求突破,重点是建立有效机制。此外,我们还就“广东能源发展”、“增强广东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广东谋为广东呼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广东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参政议政成果,为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