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的曲式分析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该作品的作者肖邦,出生在1810年的浪漫主义时期.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他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他的作品充满着诗一般的浪漫

该作品的作者肖邦,出生在1810年的浪漫主义时期。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他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他的作品充满着诗一般的浪漫气息,被誉为“钢琴抒情诗人”。同时,肖邦也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1830年,因祖国受沙皇俄国侵占,他被迫来到法国巴黎,在这期间,肖邦在钢琴演奏和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很多名曲在这时写成,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思乡情、亡国情,时常在他作品中流露出来。

圆舞曲是源自奥地利北部的连德勒舞,原是一种与舞共存的音乐。十几世纪起,韦伯的《邀舞》等作品显示了艺术化圆舞曲的早期雏形,而肖邦等一批音乐家使这一来自民间的舞曲真正派生出了经过艺术家工提炼的,充满色彩变化的,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音乐会圆舞曲。

肖邦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他的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最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及民族性。此曲作于1846~1847年,是与乔治。桑分手的第二年春天,带着对往事的回想,对生命的认识创作的。

虽旋律很美,但隐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悲哀。这是一部回旋曲结构的作品,圆舞曲节奏是其基本骨架,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在貌似优美的旋律下面,隐藏着抑郁、彷徨、憧憬和感叹的复杂心理。显然,虽有圆舞曲风格,但并没有直接舞蹈功能。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舒曼曾把肖邦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该说法对于本曲再确切不过了。

乐曲为三段体式,无序奏。第一段主旋律一开始便流露一丝忧伤,但仍然具有肖邦温柔、飘逸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音型,前者带有宣叙调和顿挫感,似诉难言之隐,后者是波浪涌动的级进旋转,利用经过性的伴音化进程,半音阶小节下行了一个大乐句(8小节),似催人在律动中忘记一切。

中间的第三主题是抒情的慢板,似连连的大跳充满着感慨,追求和幸福生活的。波兰音乐评论家J.

伊瓦茨凯维奇是这样解释第二主题这段音乐的:“他似乎在说:悲哀鸣?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的。该怎么就怎么吧!...直到这个手势的某一高处消失为止。然后又是反复,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机械地转入毫无表情的更弱。我是不在乎的,我是不在乎的,可是,他就竟不是完全不在乎的。真相蕴藏在圆舞曲激动的悲哀里。”

第二段为急速的连动,似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从八度大跳开始,用模进手法,发展成为一段激动的旋律好似心潮在起伏翻滚。但这不是肖邦以往作品中那种华丽的风格,而是充满着一种无奈的旋律,仿佛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当时,久居异乡、孑然一身的肖邦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犹豫可想而知。

此外,肖邦打破调式,在三个段落的调式布局上也很有意思:“A”、“B”均为升c小调,“C”转为将D大调,等音转调这样的调性安排,也体现了作曲家内心的矛盾和统一。这时,出现了一段抒情的慢板,似乎是对以往和乔治.

桑在一起幸福日子的回忆。这样的转调,多少明朗了一些,但很快出现了郁闷的气氛。在回旋连动过后,反复开头的主旋律,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即B段再现,转回到升C小调上,再接犹豫的A段,最后又再现B段结束全曲)。小调转为大调,音乐在渐渐消失飞远,十分巧妙精致。

在肖邦所有的二十一首圆舞曲中,这首是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最多的一首。它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为舞蹈伴奏,著名的芭蕾音乐《仙女们》中就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