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新闻系学生 曹林各大新闻系毕业生气质论 中传学生气疯了

2017-1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推送了一篇评论"中国各大新闻系毕业生的气质"的文章,其效果可以用"炸开锅"来形容.在

    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推送了一篇评论"中国各大新闻系毕业生的气质"的文章,其效果可以用"炸开锅"来形容。

在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的那篇文章里,曹林首先评价了中国传媒大学:

我对传媒大学的印象:浮躁、功利、不读书。不好意思,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很多北广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也许跟专业定位有一定关系,做电视新闻,干的是抛头露面的事儿,很容易陶醉于追求那些光环和虚荣。

北广出了很多名主持、名主播、名出镜记者,很是风光。学生只看到了学长们的风光,而看不到他们在后台的努力,很容易滋长一种抛头露面、急于成名、急于实践的急功近利。师兄师姐人脉广,实践机会多,认识各种人,参加各种饭局,到各大媒体实践,可大学四年就这么荒废了,没读几本书,没好好听几节课,没有认真学好专业。虚荣,可才华却撑不起这种虚荣,肤浅,有光鲜的开始却没有厚积薄发的后劲。

中传学生应该是各大新闻院系中最"社会化"的,在学校中过早被社会化,缺乏学生气。

这样评价,中传的学生自然无法接受。不过,曹林老师心胸博大,让反对的评论也出现在了自己的那篇文章里。

此文也引起不少质疑的文章。比如"中传小白杨"在公众号"在传媒"说:

中传校风向来开放,课堂内外无不包容;若论专业程度,试问国内有哪所大学能与此伯仲?若论思想,广院人向来活泼,倒不也失严谨,不然建校60余年,又如何坐稳国内传媒界的最高学府呢?当然不得不承认广院学生的出勤率不比其他名校,但是他们要么外出实践,要么宿舍剪片,要么就是出去挣个外快,顺便在舞台上练练嗓子。

他还援引了知乎上的文章:

广院虽然不是踏实读书的地方,却是认真学技术的地方啊!

你可以想象一个高中的时候从来不知道photoshop的技术小白,在进入广院三个月以后能修图、能剪片、肩能扛、手能提、要拍片子、提起相机就能走吗?

你可以想象一个本该高考过后"吃吃睡睡又一天,舒舒服服上大学"的你来到广院,每天都充实的脚不沾地吗?各种讲座,各种作业,各种实践让你应接不暇!

你可以想象一个大学里有一个成熟的学生电视台,只要你是电视台的人,几万块的摄像机随便借,就是要成就你的技术!

你可以想象一个大学自己有一辆几千万的转播车,多讯道转播技术,只要报名面试过了就能学吗?

你可以想象广院的校友遍布全国各地,还没有等你毕业,已经有上百家校友企业向你伸出了橄榄枝吗?

你可以想象一个大一的播音学生暑期实践就能上主播台,毕业就能进央视新闻直播间吗?

曹林还这样评价其他的新闻院校:

复旦新闻:如果用几个标签来形容,我会选这几个:情怀、有趣、才华、开放。我很喜欢身上带着复旦基因的新闻人,每次跟他们交流都感觉特别有趣,有专业素养,却不轻易卖弄;有鲜明的立场判断,却不会以让你不舒服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有新闻理想和人文情怀,却又很务实,不会让你感觉在凌空蹈虚。男的儒雅有趣,女的热情大气。

复旦新闻中南方人比较多,所以身上带着浓厚的南方气息,情怀与世俗融合得很好。媒体圈中很多著名的情怀文都出自复旦新闻毕业生之手,其他学校的人写不出来。缺点就是有时比较圈子化,有时让人感觉"过于聪明和精明"。

人大新闻:专业、深刻、严谨、无趣。在我心中,人大新闻在专业上的第一位置是不可撼动的,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极高,出调查记者,出高管高官,出名编名记――这种专业素养源于人大极严的校风学风,我是人大新闻学院的业界导师,参加过学生的论文答辩,目睹过教授体无完肤的点评快把学生说哭的场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应该是最高的。

不过也许这是一所文科太强的大学,缺乏理工科的熏陶感染,也许是"管得太严",学校太根正苗红,学生的思维总让人感觉不是那么活跃,低调内敛,也显得不是那么有趣。专业素养高,有时太循规蹈矩,严谨有余,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才华。复旦的脑子比较活,而人大的比较一根筋,认死理。

清华新闻:我的印象:有想法、好奇心强、英语很好。本报最著名的版面"冰点周刊",原先是被清华新闻毕业生垄断着的,形成了我对清华毕业生迷信般的好感,觉得他们身上都有很强的科学精神(清华的基因?),英语都很棒(是因为国际传播最强吗?),有国际视野,有才华有想法,女生比男生更优秀。

北大新闻:我的印象:自由、情怀、聪明、读书多。好吧,我真掩饰不住对北大新闻毕业生的喜爱,因为我在这里教了快五年的书了,在新闻评论班上见识过这些学生的思想活跃和深刻,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声表达。虽然北大新闻断过几代,新近几年才建院,但有着北大精神的底子,使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身上洋溢着对自由的追求。

不过钱理群教授说得对,北大学生身上精致的利己主义也是很明显的,在我交往中有时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华科新闻:我的印象:严谨、敢闯很拼、缺少才华。我的母校,我的母系,就不敢作太多的妄评了。我在这里读了七年的书,爱这里的一切。

中大新闻:我的印象:开放、活跃、格局小。我在中山大学驻校教过一学期的新闻评论,可能因为这里主要是广告、公关和设计,总觉得这里的学生缺乏新闻追求,对新闻没有太大的兴趣。身处南方,背靠港澳,有南方系的感染,想法多,很独到,追求自由,但缺乏对中国社会深刻和多元的认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同城的暨南大学。

对于曹林的月旦评,"媒记"是这样总结的:

纵观全文,曹老颇有煮酒论英雄的的气魄:复旦才子,精明世俗,见小利而忘命;人大新闻,严谨无趣,冢中枯骨;中大新闻,鼠目寸光,浙大新闻,籍籍无名,均不足挂齿;今天下英雄,惟清北与华科耳.....

对于这篇评论文章,普遍认为,标签化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简简单单几个词就概括了十所高校新闻学子的面貌,而且对中传只使用了三个偏负面的词组。而曹林也曾说过:标签化是对一个群体的妖魔化,负面想像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标题党积累的。

"海外网"则认为犯不着反应过激:

曹林文章开端就郑重声明了这是"妄评"而且"纯属个人感想,带着个人偏好,权当雪夜扯淡,只说整体印象不谈具体案例",所以被批评了的院校学生也没必要深究,毕竟中国有句老话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肚子里有货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丢掉吃饭的本事。

这篇文章何以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记者站"的李广可谓一语中的: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你每天骂8次、却不允许别人骂1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