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本文摘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毕业之后的日子里,还有很长的未知的路要走".在你们出发前,我想与你

        (本文摘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之后的日子里,还有很长的未知的路要走”。在你们出发前,我想与你们分享或者交流这样一个话题,那就是“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贡献成长为合格建设者”。这里我需要对这句话中的“创业”和“合格建设者”特别解释一下。我这里说的“创业”其含义是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创办公司的那种创业;而“合格建设者”正是党的教育方针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明确要求之一。

那么,我把“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贡献成长为合格建设者”作为我今天致辞的题目。请先听我讲3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翁是我们的一位杰出校友,他叫柳传志。他1966年从我校毕业,当时学校的名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为西军电;从1970年到1983年,他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位助理研究员。

1984年,国家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这样一个转折期,柳传志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由于新开发的联想式汉卡受到物价局的定价约束,导致企业在当年就损失一百多万,远远超出公司当时的利润。

他想到局长家里去申诉,但被拒之门外。他的一位年轻同事提议:应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这件事情的不公平公之于众,但柳传志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必须先要让企业不至于被关闭,为此得忍辱负重,适应环境。

就在这件事过去的第二年,柳传志创办的公司承接了为中科院购买的500台IBM计算机验收、维修和培训的业务,由此带来了70万元的服务费,也正是通过这个业务,柳传志跟刚刚成立的IBM公司中国代表处建立起业务关系,成为IBM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一直延续到2005年,联想以23亿美元成功地收购IBM的PC事业部。

接下来讲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北京的一个牙科医生。我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牙的经历,我可是深深领教过看牙的不容易。一是病人多,去年下半年去第四军医大学的口腔医院,我发现那里看牙病的人真可谓川流不息;二是往往看一次不行还得反复治疗几次。

那么这个北京的牙科医生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他发明了一种牙刷,这种牙刷在你刷牙时,可以把牙齿上的相关情况,例如龋齿、牙垢及其厚度、牙齿缝隙等,采集下来然后通过蓝牙上传到医疗APP上,而在这个信息平台上汇聚了140多位北京的牙科大夫。

这把牙刷将牙科大夫和牙刷用户联系了起来,每一个牙刷用户因此有了自己牙齿健康的档案,每一个牙病患者就可以找到离家最近的私人牙医,这就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正是一个与我们西电优势和特色非常关联的“互联网 ”的案例。

第三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西电的校园里,是大家都知道的西电学子自主研发的“皮影表演机器人”。皮影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陕西的土特产,可是随着传统手艺的流失,现在会操作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拯救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信工程学院的王浩然等同学在付少峰老师的指导下,在英特尔灵动处理器平台上,结合自主设计的数字控制机械系统,实现了皮影戏的录制和皮影戏机器人的自动演出。

这个项目在“2010年英特尔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中获得最高奖;随后,电子工程学院金杰等同学设计的《华夏留影——自组织学习的皮影表演设备》在2013年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再后来电子工程学院的孙其功等同学完成的机器人表演皮影项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15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专题节目中播出,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故事讲完了,大家可能会问,干嘛把这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放在一起讲?那么接下来我就讲讲这三个故事的共同之处。首先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立的批判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促使他们不安于现状,去发现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所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独立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座各位也是具备的,四年时间的学习、讨论、实验和研究,大家一定学会了怎样独立思考、客观判断和系统推理。其次,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对所发现的问题简单地或者慷慨激昂地发发议论和抱怨,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抱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抱怨国人为何不像西方人那样重视自己的牙齿或者抱怨国家为何不投更多的经费用于医生的培养和建更多更大的医院,他们还可以抱怨国家为何不花更大力气抢救文化遗产等等,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以积极地建设性的态度来寻求能使问题得以某种程度解决的途径和方案,其实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的提出过程就是一种创新过程。

第三,更为可贵的是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还努力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付诸实施,这就使他们从建设性的批判者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建设者了。

那么,我用这三个故事想强调什么呢?我想强调的是:创新既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高不可攀;创新不分成就高低,可以是体制机制的突破,也可以是工艺改进的创意,重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创业没有特指的行业,也没有特殊的群体;创业不分年龄大小,可以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也可以是初生牛犊的新手,重在勇于实践和主动作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