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汉朝之戚夫人的悲惨结局

2018-04-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按当时的规矩:皇帝的儿子只有太子可以一直在朝;其他皇子稍一长大,就要到自己的封国去.皇帝驾崩后,太子登极,太子的母亲为皇太后.后宫其他生子者

按当时的规矩:皇帝的儿子只有太子可以一直在朝;其他皇子稍一长大,就要到自己的封国去。皇帝驾崩后,太子登极,太子的母亲为皇太后。后宫其他生子者,可以到自己儿子的封国。有身份的还可以称王太后。这是皇家的生存法则,争宠不是终极目的,生儿子然后母凭子贵才是。

否则无论你如何得宠,若无一男半女,皇帝驾崩后,你的余生将是无底黑洞,更倒霉的被逼殉葬也不是不可能的。你若认为被逼殉葬是最倒霉的,你就错了,还有更倒霉的:就像戚夫人。

戚夫人是定陶人。那地方出名人:春秋三传的《左传》、和《谷梁传》作者都是定陶人,西汉末年,定陶王一家还好一通兴风作浪,留待后续。

史书记载:戚夫人貌美如花,且能歌善舞,是刘邦后宫中唯一圣宠不衰的。可以肯定她除了美貌,一定有异于常人的好处,否则,但凭美貌不可能让好色的刘邦专宠她十几年。

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也很优秀,深得刘邦的欢心。虽然不排除爱屋及乌的因素,但别忘了刘邦是一个冷静的政治家,如果刘如意一无是处,他不会想把江山托付给他。

戚夫人有拢住丈夫心猿意马的本事,还会跳折袖舞。可惜在政治上却没有长袖善舞的天赋。她像普通母亲一样,只是想给儿子争一个好前程。可她不知道,在宗法制深入人心的年代,把这个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举棋不定的皇帝丈夫身上,是远远不够的。

吕雉凭借自己和儿子的身份地位,步步为营,争取了朝野内外的支持,包括商山四皓这种沽名钓誉之徒。最后他们合力让刘邦放弃废了太子的想法,当时戚夫人哭了,刘邦也很难过,他们可能预想过将来的暗无天日,但应该都没预料到来日大难会如此的惨绝人寰。

刘邦为了她母子的平安,专门派了那个期期艾艾的周昌做赵相,保刘如意。

有人说周昌当年期期艾艾是为了保太子,让他做赵相是找老猫看咸鱼。错!恪守原则的人才是最可靠的。再后来,听说吕雉的妹夫樊哙可能会对刘如意不利,他竟然动了杀机。这都说明刘邦很了解吕雉,预料到吕雉会干些什么。只可惜他估计不足,或者是心有不忍,终于祸起萧墙。

吕雉做了中国始皇太后之后,第一时间把戚夫人关到永巷,剃去了她的一头青丝,以铁环束颈。这还不算完,还逼她舂米。戚夫人伤心欲绝,据说她常常自怜自叹:

“子为王, 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她简直是唯恐吕雉忘了她的儿子。吕雉真没忘,她三番两次派人召赵王进京。无奈周昌拒不奉诏,还放出话来:先帝把赵王托付给我,我必须保他平安。太后恨戚夫人母子,天下皆知,赵王此时抱病在身,何况他只要进京一注定有去无回,我怎么能让他去送死呢?

消息传回来,吕雉恨得牙痒痒,马上改变策略,召周昌回京。周昌没有抗旨的资格,只好回京。吕雉召见他时,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不知道我恨戚夫人吗?谁借你的胆子阻挠刘如意进京?周昌无语,吕雉大概是想起他当年的过往,放了他一马。

没了周昌,吕雉再派人召见赵王,赵王就回来了。

知母莫过子,刘盈听说赵王回来了,立时意识到弟弟危险!他马上亲自带人到霸上迎接。回宫之后,他时时刻刻把弟弟带在身边,行动坐卧,片刻不离。此时的吕雉还有点人性,她不想在儿子面前杀人,于是,赵王又多活了几天。

公元前194年初,汉惠帝元年腊月。一天黎明,惠帝要出去练骑射。赵王年纪小,贪睡未起。数九寒冬,惠帝心疼弟弟,就想让他多睡一会,于是自己先走了。就这么一会功夫,吕雉就命人用鸩酒毒死了刘如意。等到天亮后,惠帝回宫,弟弟的尸体已经冰冷了,惠帝伤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很快,周昌听说了赵王的死讯。他从此称病不朝,三年后郁郁而终。

杀了赵王,去了吕雉的心病。她改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然后开始琢磨怎么摧残戚夫人。有道是:杀人不过头点地。可惜这不是吕雉的风格,她挖空心思,终于想出了空前绝后的路数。

吕雉先把戚夫人的手脚斩断,再剜去她的双眼。当然她还要保证戚夫人短期内死不了,因为她觉得这还不够本;接着她又用药熏聋戚夫人的耳朵,再给她灌下哑药。最后把戚夫人扔到厕所里,起个名字叫“人彘”。

两千年后,有人把这一招安到了慈禧太后身上。这有点指鹿为马,慈禧和吕雉有质的不同:她生了咸丰唯一的儿子,而且她还不是皇后。再说了,慈禧是不怎么样,不过她应该也做不出吕雉这么绝的事。

中国历史上,缺八辈德的混蛋代代不绝,但往往是小人得志,或是穷途末路。

真正成为万人之上的人都会顾忌自己的身份;所以我一直认为:吕雉,堂堂大汉帝国的皇太后,她这件事做得实在是超出了人的理解范围,什么心如蛇蝎、禽兽不如都太轻描淡写了。短短五千年历史的汉语根本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形容。

吕雉做了这么空前绝后的事情,心里很得意,她终于可以天天欣赏自己的杰作。看着昔日的情敌行尸走肉般的苟延残喘,她感到无比快意。

所谓得意忘形,吕雉太想找人分享她的喜悦,当然这个人只能是她的儿子。

于是,几天后,汉惠帝奉诏跟母后去看一个闻所未闻的东西:人彘。

然后他看到了一个确实不像人,但也不是猪的活物。秉性纯良的汉惠帝被震得三魂出窍,他失声惊问:

这是谁?!

答曰:戚夫人!

晴天霹雳!惠帝登时泪落如雨,掩面奔逃。

回宫后,惠帝精神恍惚,一病经年。他托人捎话给母后:这根本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作为母后的儿子,我惭愧自己无能为力,今后还有什么脸面治理天下?!

刘邦当年不喜欢刘盈的首要原因就是:太子仁弱,不类己。这一点他看得没错:他们俩把歹毒的心思用光了,完全没有遗传给刘盈。所以,刘盈不但是汉朝,可能也是历史上最善良的皇帝。可惜,皇帝这活不是好人就能干好的。

面对戚夫人,他知道她曾经鼓动过父皇废太子。可得饶人处且饶人,既然已经胜出,他想不明白何必要如此赶尽杀绝,乃至泯灭人性,以至于斯。面对母后,他看到了她的强悍、狠辣和刚愎自用。可这一切他都改变不了。所以,此后的惠帝日渐消沉,每日在在后宫宴饮作乐,借酒遁世,不再励精图治了。

当然,他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只是有点消极怠工而已,反正他的母后有强烈的权力欲望,那就遂了她的心愿吧。对此,司马光颇为不满,认为他缺乏诤谏父母的勇气,和担当天下的气概。有小仁,而无大义。

我觉得,这有点强人所难。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吕后的强悍,和孝道的束缚,刘盈真的难以施展。虽然孝道不要儿女盲从,可也不能忤逆啊。你让刘盈怎么办?

吕雉作为母亲实在失败。你只管自个儿快意已经够瞧了,干嘛这么摧残儿子的神经,让他情何以堪?

有时候我觉得大权在握后的吕雉,一直沉浸在扭曲的仇恨里不想自拔,心里再也没有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或者是她认为保他登极做皇帝就足够了,她从不关心刘盈究竟想些什么。因此,就算刘盈被她的乖戾打击得差点一病不起,她也没有半点回心转意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