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面对面 【聚焦卒中】王陇德院士专访:全面构建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聚焦卒中]王陇德院士专访:全面构建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卒中天健原创天健网消息(邹霞 记者 李佳鹤)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聚焦卒中】王陇德院士专访:全面构建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

卒中

天健原创

天健网消息(邹霞 记者 李佳鹤)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大连市中心医院承办的“2017年国家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在大连市召开。大连市中心医院长期致力于脑卒中防治工作,为降低全国脑卒中发病率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次会议选择由市中心医院承办,也是对该院脑卒中防治工作既往成绩的再次肯定。全国人大科教人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做了《凝心聚力,稳步推进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报告,并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记者:脑卒中都是位列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请问近些年脑卒中疾病在发展趋势上又呈现哪些新的特点?这些数据的背后有怎样的意义?

卒中是危害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最近几年呈现出俩个明显特点,一是年轻化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发病率平均年龄在73岁,中国平均发病年龄在61岁,发病年龄整体前移。从全国200万筛查数据来看,我国50%发病率集中在40岁左右中年群体,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损失,对家庭社会影响非常大。第二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环境变化很快,农民卒中防控知识非常匮乏,导致农村发病率呈现走高趋势。

王陇德院士接受采访

记者:在脑卒中防治工程七年的努力下,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取得那些成果?诊疗技术上中有哪些突破?

我国卒中防控项目是2009年提出,2011年国家设立项目,2012年开始探索卒中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建设是提高诊疗水平和防控水平的一个重要组织结构。在发达国家,卒中网络建设非常完善。患者一旦发病就可以实现近治疗。

但是在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建设体系,例如溶栓技术可以及时救治卒中患者,但是国内溶栓比例却不足2%。究其原因,一个是技术水平不足,同时存在制度上没有达到溶栓标准化。基层医生没有得到广泛的培训,并不能掌握溶栓指征。

心脑血管疾病多数发生在夜里,患者不知道提早发觉症状,及时到达医疗机构,错过了从发病到溶栓的黄金救治时间。十三五期间,国内要构建区域内的脑卒中防治协作服务网络体系,以“高级卒中中心”为技术指导,合理布局5-10家区域性初级卒中中心。患者就近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有效救治。

记者:大连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五年多的时间,2015年还获得了大连市唯一一家获得“高级卒中中心”称号的医院。请院士评价下大连中心医院从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多学科筛查、防治及康复等整体诊疗水平?

目前全国有50多家卒中中心,大连市中心医院是全国卒中中心建设中的样板标杆单位,为大连脑卒中疾病防治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中心医院完善急诊急救体系,打造一站式诊疗,多学科联合、全方位的诊疗模式。颈部动脉狭窄引发缺血性卒中的比例高达20-30%。

国际上有很好的治疗技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但是国内开展此项技术的人很少。从2009年开始,市中心医院综合神经外科率先开始系统、规模地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彻底解决此类患者卒中的风险。下一步期望中心医院要在区域网络建设上、在培训基层医生上,掌握抢救紧急技术上起到骨干领军作用。

王陇德院士作报告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记者:王陇德院士曾说过超过80%的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那么筛查预防体系如何建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有效地预防脑卒中?

生活方式和行为对人体健康和寿命影响占60%。从全国来看,东北心脑血管发病率最高,摄入盐量高和天气寒冷是两个诱因。国际社会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百姓要了解其中的内涵,让肌肉运动起来,把食物里的血糖都消耗掉,就不会轻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