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参加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2013年度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感想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3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参会体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李正东作为2013年度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项目的入

——2013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参会体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李正东

作为2013年度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项目的入选者,除倍感荣幸之外,我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激励。而在参加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之后,那份荣幸已经悄然化为对于郑杭生老师大胸怀大视野的钦敬仰止,那份激励也已经转变为青年学者共同的学术使命。

提笔感悟之际,我们的2013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已然铭刻在2013年10月11日的历史坐标之中。与其说这次论坛是一个不会被忘记的历史事件,不如说是一个“‘理论自觉’总动员”的学术事件。

而此,也愿吾辈能够沿着“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的理论自觉学术路径,在中国语境中开展本土化的知识生产,以回应我们所生活的大变革时代。若此,这一学术事件也将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史中,所无法绕过的一页。

一、学术立场:国家语境与本土风格

“本土风格、华夏品味,神州气派、中国特质”,我深刻的记得这是郑杭生老师书法作品中关于学术胸襟的表达。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学术胸襟,就有什么样的学术立场。在我的研究中,我时常陷入“中西之争”的研究困境,甚至纠缠于无法自拔的矛盾。

现代化抑或现代社会,中产阶层抑或阶层意识,我们更多是关注概念本身,而忽略了中国的国家语境。诚如杨敏老师所说,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显然,“理论自觉”就是倡导本土化的学术立场。

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中提到,人类社会的未来依赖于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并非只是对既有模式的无条件的重复,更多是探索出更多人类社会发展的路径。这也意味着,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语境,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传统,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文明个性。简而言之,注重国家语境差异和本土风格的学术立场,才是塑造中国道路的未来所在。

二、对话平台:学术档案与共同体

对一个问题思考的越深,陷入的困境也就越明显,本土化的建构也愈发的显得迫切。本土化的建构,不仅需要共同体,而且也需要对话平台。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所附“论治学之道”中,就曾说道“仅仅通过经验丰富的思想家交换各自实际研究方法的谈话,就足以是初学者体会到内涵丰富的理论与方法”。

按照米尔斯的理解,治学就是学术对话,建立学术档案的途径之一就是对话。然而,对于青年后学来说,恐怕最缺乏的却也是无处对话。毋庸置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不仅是郑杭生先生成立社会发展基金会的社会责任体现,更是郑杭生先生怀有中国情怀的学术责任的体现。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给我们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换观点和碰撞新思维的对话平台。

一定意义上,它又会促使一种学术共同体的生产与发展。当然,学术共同体本身就意味着对话以及气氛活跃和开放的学术空间。说到底,做研究其实就是一次“对话”之旅。在读书、观察、合作和讨论的对话中,我们尝试着和已有的研究对话、和生活世界中的人对话、和研究的伙伴对话、和研究同仁对话。在种种对话中,我们的视线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生活世界中的个人体验上来。

三、本土知识生产: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

根据艾伦·G·约翰逊在《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中最为永恒的话题“进入社会学的实践”,我们不禁要问,青年学者参与其中的是什么,青年学者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似乎,答案很明确,那就是学术生产。按照郑杭生老师的理解,学术生产必须是理论自觉的过程。

为此,这里必须将其强调为本土知识生产。这样的学术生产才接近所关切一个地方时代和生活的真正本质,也才有生命力。接下来的问题,如何参与其中,答案也是一目了然。超越思考的反思,无疑成为了最有力的解释。

事实上,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的过程。其实,上述两个问题只是开头。贝拉等《心灵的习性》一书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作为对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个人冷漠与时代焦虑的本土知识生产,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

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知识生产,不仅需要实现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的连接,更需要根据“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反思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的连接。个人的关怀,本身就是时代的回应。

社会的构造,自身也是个人生活的形态。因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关乎于社会的运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不仅充满了差异性,也有着一致性。概括来讲,社会的本质就是差异。曹锦清老师就曾指出,社会存在中的无限事实仅对一个站在某一个观察点上的那个关怀的心灵开放。

这也意味着,你关切什么,什么样的事实就对你呈现。为此,如何在差异的社会中,以中国语境为中心,沿着理论自觉,根据“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的反思,从个人的影子分析社会的照射,从日常的东西解释宏大的进程,从微观的生活理解宏观的问题,这就是本土化的知识生产。

事实上,本土的知识生产,不仅需要打开广阔的研究视野,也需要挖掘细微的研究切入,更需要训练积累“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学术功力。其实,这也是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我们青年后学的时代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