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好人还是坏人?

2017-08-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院出版社2011年7月从本质上讲,德国.英国与美国之间在金融上的争霸并无善恶之分.其实,希特勒本人并没有发动世界大战的企图.开战之前,德国军

院出版社2011年7月从本质上讲,德国、英国与美国之间在金融上的争霸并无善恶之分。其实,希特勒本人并没有发动世界大战的企图。开战之前,德国军费开支占GDP才15%左右,与英国相当。1939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德国已削减了军费开支,结果英国军费比例大为超过德国。一直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之前,德国军备生产都一直在下降。结果,即便在战时,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未下降,因为希特勒不希望因此而削弱了自己在德国人民中神一般的形象。自始至终,希特勒的胜利秘诀是政治智慧,而不是军事征服。希特勒并不认为德国有同英美苏三大国的联盟发生长期战争的可能,他自信自己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达到目的,若不行则通过一系列小规模战争解决德国的生存空间问题。

在他看来,在政治手段和进攻波兰的小规模战争之间没有清楚的分界线。希特勒本人也知道,一旦国家综合实力与军事力量成为决定因素时德国便会完蛋。
德国的领土扩张与日本的侵略也有本质性的不同。光复与侵略只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描述同一件事的不同词语。从欧洲历史来看,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曾统治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土地。遗憾的是,德国一直到19世纪中期都未结束分裂状态。俾斯麦虽在1871年创建了新德国,但却把奥地利以及其他德意志人居住区排除在外。希特勒收回萨尔地区,派兵进驻本国的莱因地区,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站在德国人的立场看,无非是收复久远的故土。
纳粹德国唯一的遭人诟病的犹太人大屠杀也不是没有辩解的理由。

在纳粹统治下的欧洲,食利者阶层的犹太金融家被逐出欧洲经济圈。比如那个风光百余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的财富与权势便被纳粹德国破坏殆尽。1938年,《犹太人资产登记法令》颁布后,罗氏家族的财产受到严重冲击。第二年,几乎所有的罗氏家族的慈善与教育机构全部被解散或被国有化,而罗氏家族很多人都沦为难民。维也纳的罗氏家族掌门人路易斯#8226;冯#8226;罗斯柴尔德被逮捕和关押,直到他在奥地利的所有资产都被转让给德国政府后才被释放。他在法兰克福的豪华住宅以61万马克的超低价被政府征收,一百多年来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则以象征性的230万马克的代价被政府收购。

位于捷克的维特科威兹钢铁厂都被赫尔曼#8226;戈林国家工厂兼并。这些对于欧洲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刚开始,希特勒也未动过灭绝犹太人的念头。犹太复国主义者曾与纳粹合作,希望将犹太人迁移到某个地区重建国家。但是包括英美在内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均不接收犹太人。英美列强甚至暗自高兴,希特勒做了他们想做而不愿公开做的事。直到美国对德宣战,德国人认为这是犹太财团鼓动的结果,于是开始屠杀犹太人以示报复。如果说德国是屠杀犹太人的元凶,那么英美两国就是将犹太人送进屠宰场的从犯。
对德国人来说,维持现状不是和平,而是屈服于英美。英美保住一战胜利果实,德国则想消除其失败的影响,突破英美在政治、经济与金融上的霸权。这都无可厚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泰勒所写的:在主权国家的世界中,每个国家都尽最大的努力谋求它自己的利益,至多由于错误而不是由于罪行受到批评。像往常一样,俾斯麦在谈到1866年奥普战争时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奥地利反对我们的要求和我们提出要求一样不是什么错误希特勒的目的是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支配性大国,或许更久以后成为世界的支配性大国。其它强国过去追求相似的目的,现在仍然如此。其他强国也把小国看作他们的仆从国。其他强国也试图用武力保卫他们的重大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希特勒除了是一个德国人之外,他没有什么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