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云子女 【蒋士云】风流公子张学良究竟魅力何在(图)

2017-05-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学良一生,留在历史上的,固然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件大事,可令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女人缘,尤其是和知识女性的缘分.他自己对此也颇为自

张学良一生,留在历史上的,固然是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件大事,可令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女人缘,尤其是和知识女性的缘分。

他自己对此也颇为自得,说过“平生无缺憾,惟一好女人”的话,大话也好,趣话也好,都证明这人确实喜欢女性。但喜欢女性是男性的通病,没什么值得炫耀。喜欢人家的同时,也被人家喜欢,那才是本事。他年迈时曾颇为自负地说过:“我从来不追女人的,很少,没有,可以说一2个女人我追过,其他的我没追过,都是女人追我。”据他自己交待,他有十一个情人,真是艳福不浅。

他曾作过一首打油诗“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虽不是英雄汉,却也好色似英雄。”

也难怪他这么吹牛。从未来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到留学欧洲的外交官之女蒋士云,从中国的大家闺秀于凤至、赵四小姐到外国墨索里尼的公主,都曾为他心旌摇荡。有的人在他被软禁之际千里迢迢前去看望,有的人终身苦乐相伴。

那么,他凭什么获得这些知识女性的青睐呢?

首先是他深明大义又磊落坦荡。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诗来概括:城头变幻大王旗。很多人认定有奶便是娘,只要自己利益不受损失,什么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全都可以不顾,还美其名曰识时务者为俊杰。因而,变色龙便层出不穷,一般人极容易被弄得眼花缭乱。

张学良在他经历的大事变中,可以说做到了大节不亏,当年,日本人在他爸爸张作霖死后,就极力拉拢他,想把东北划入日本的版图,就在这时,他搞了个东北易帜,归顺了中央,让日本人对他断了念想。九·一八日本占领沈阳,关东军将领本庄繁为了和张学良套近乎,把沈阳大帅府里的东西装了一火车,送给在北平的张学良,张学良拒不接受。他认为,我要的不是我家里这些私人财产,而是东北三省的土地。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借助文胆陈布雷的笔写了一篇《西安半月记》,宋美龄想到蒋介石出尔反尔让她处于尴尬境地,就写了《西安事变回忆录》,在笔下她情不自禁地写道:“所可喜者,双方辩论虽甚激昂,始终绝不提金钱与权位问题。历来叛变军人所斤斤不能去怀之主题,此时竟无一人置怀,由此足见彼等此举有异于历来之叛变。”据说,蒋介石看到这段为张学良开脱的文字非常不满,建议让夫人删掉,宋美龄坚持不删。

张学良在晚年谈他当年举行事变的动机时也说:“我做那件事情(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没混过与自我地位、利益有关的东西,我没有!假设我自己要地位、利益,就没有西安事变。我跟你说,我大权在握,富贵在手,我什么都不要,所以蒋先生也能原谅我。

我是管蒋先生要钱、还是管他要过地盘?我没有。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我第1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也就是说,国民党不要和共产党打了。蒋介石坚持要“安内攘外”张学良要“攘外安内”,就这么点冲突。蒋介石真正激怒张学良,是学生运动时蒋介石下令用机关枪打学生。张学良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

也许就因为这一点,宋美龄在内心一直敬重张学良。蒋介石要枪毙张学良,宋美龄坚决阻止,他威胁蒋介石说“你要是对那个小家伙有不利的地方,我就立刻离开台湾,我把你的内幕都公之于众。”宋美龄管张学良叫绅士,终身保护张学良,张学良对人说:“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中国是个有悠久权谋传统的国度。外国就1个《君王论》,还是薄薄的一小本,比起中国的这套东西真是差得远了。不要说皇帝那样的人物,就是小小县令,个个堪称权谋的九段高手,有些连县令的品级都没有的,也都不可小看。

可张学良没有用那些卑劣的权术,而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胸襟磊落、光风霁月。用老百姓的话说,够爷们。这样的人让人有1种靠得住的感觉。他不喜欢你了,会明白地告诉你,不会这边要对你下手了,那边还对你亲如兄弟。

他对抓蒋介石有这样1个形象的说法:“就像灯泡,我暂时把它关一下,我给他擦一擦,我再给它打开,让它更亮。”后来,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别人问他为什么你要自己来送?张学良说:“那是个泥菩萨呀。我把那泥菩萨已经扳倒了,那我只好把这个泥菩萨扶起来。它有灵,拿它我脑袋疼,不能不给他磕头呀。”

后来,蒋介石让当年举兵讨伐袁世凯的李烈钧为首的军事法庭主审张学良。当年钟情张学良后来嫁给金融家的蒋士云女士,设法弄到一张旁听票,亲耳聆听了这条东北汉子大义凛然的答辩。他在法庭上以攻为守,从被审者变为质问者。

他问李烈钧在江西举兵讨伐袁世凯有无此事,李说:“有。”张学良问他:“申讨袁世凯是否为了打倒专制独裁呢?”李说:“正是。”张学良说:“那么,我张汉卿在西安的所作所为,也正是对中央独裁专制所进行的一次兵谏,和审判长当年在江西的举兵有什么不同呢?”他义正辞严侃侃而谈,让蒋士云感到了1种英雄气概。所以,她在张学良被秘密监押在溪口之际,她和丈夫千里迢迢冲破重重阻力,风尘仆仆去看望张学良。

许多时候,人赶上了倒霉,别人往往避之惟恐不及。蒋士云能够不顾艰险、不顾阻碍前去探望,那一定是她的内心深深地为他折服,感情深深地被他打动。否则,她哪来的那么大的精神支撑,去看望1个没有亲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