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大专辩论赛 【大专辩论】盘点历届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

2018-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两天阴雨连绵,闲在家没事便上网消磨时间,无意中看到关于大专辩论赛的视频.大专辩论赛举办了很多届,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993年国际大专

这两天阴雨连绵,闲在家没事便上网消磨时间,无意中看到关于大专辩论赛的视频。

大专辩论赛举办了很多届,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

那届辩论赛的最佳辩论员是蒋昌建,当年他正在复旦大学读国际政治系硕士班,年仅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蒋昌建:词锋锐利,反应敏捷。

岁月不饶人,昔日的翩翩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

那是一场事后被誉为“巅峰”的辩论赛,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点评中赞扬复旦大学代表队配合默契,错落有致,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体现了“流动的整体意识”。

当年复旦这支冠军队成员中,有今天的中央台节目主持人姜丰。当时她是中文系硕士一年级学生,这个当年一心想当节目主持人的女孩子最终得偿所愿。因为这一场出色的辩论赛,某种程度上她与同伴们一起成为了公众人物,据说中央电视台人事处的处长还曾为她专程去了趟上海。

图为姜丰

这一届最出色的辩手当然还是蒋昌建,他是那种典型的‘雄辩’,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那场辩论赛的转播导演说过的一句话:“蒋昌建有一种气势,他人格里有一种从容,给人感觉似乎他要比他那瘦小的身体大上好几倍。他尤其善于运用恰到好处而又极具煽动性的比喻”。

那场辩论赛的顾问王沪宁教授有一段回忆:“第一次到新加坡广播局试音的时候,我方几位队员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为的是调试音量。蒋昌建一开口,他那特有的男中音和有魅力的嗓音,就吸引了大家。新加坡广播局的郭奕好小姐,就向我这里看,并伸出大拇指。意思是你们的队员不错。

之后1995年的大专辩论赛最佳辩论员是台湾辅仁大学的林正疆,思维逻辑严谨,出口成章。但因为他是台湾人的缘故,说话的腔调与大陆明显不同,听起来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我倒很喜欢南京大学队的四名女队员,邬健敏、韩露、钟婳婳、杨蔚。尤其是钟婳婳,举止娴雅,娓娓道来,真有淑女的风范。可惜她们回国后受到了尖锐的批评,很快“淡出江湖”,沉寂下去。杨蔚甚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甚至说出“我以后再也不参加辩论会”的话。如今她们已经是默默无闻,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们了,真是时也命也。

图为钟婳婳

1997年的最佳辩论员是王慰卿,但是他所在的首都师范大学队仅获亚军,从新加坡铩羽而归。对那场辩论赛我没有印象,应该是没有看过。

图为王慰卿

1999年的最佳辩论员是西安交通大学队的路一鸣,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路一鸣的逻辑性极强,而且反应敏捷,听他的演讲有一种压迫感,这是因为他的语速过快。对此我并不太喜欢,我认为演讲应该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感,轻重缓急,如行云流水,在这方面蒋昌建显然更胜一筹。

图为路一鸣

总之,我认为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是一个里程碑,而且至今尚未逾越。特别是蒋昌建的最后陈词,从文学角度,妙语连珠;从逻辑角度,论证严密;从思想角度,鞭辟入里;攻击性与说理性,艺术性完美结合,诗意与气魄并重。蒋昌建的辩风儒雅大气,举重若轻;可谓绝唱。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讷言敏行’,对于口才总是贬斥为巧言令色。但在现今市场经济社会里,当人力变成资源时,口才就变得特别重要起来,你如何在短时间内推销自己,这完全是靠口才。所谓埋头苦干一年,不如台上演讲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