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名篇分析

2018-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品:<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天堂不需要暂住证>作者:采写记者陈峰  王雷     摄影记者 景小华日期:2003-04-25刊物:<南方都

作品:《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天堂不需要暂住证》

作者:采写记者陈峰  王雷

     摄影记者 景小华

日期:2003-04-25

刊物:《南方都市报》

写作背景:为了救助流浪汉和乞讨者,中国地方政府设有收容所,目的据称是为了帮助在城市的无业游民返回家乡。但是,在实行过程中,部分收容所员工不但不是救助弱者,反而对收容者进行敲诈勒索甚至辱骂殴打的违法行为。

根据许多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办理暂住证,否则视同流浪者。警察有权抓捕这些没有暂住证的人,并把他们遣返原籍或者关押于收容所。在实行过程中,警察往往只锁定那些没有职业的外来农民工、流浪者、乞讨者等弱势群体。在相关城市的一些大型活动之前,警察为了保安和城市形象往往采取集中抓捕和遣返的行动。

一.  新闻结构方面分析

外部结构:从整体来看,应该是三分法,开头先倒叙了孙志刚已经死亡的事实,主体就是事件的一系列重要过程,结尾就是当时事件还未有机构出面正面回应。而主体中又有一个顺叙的小结构,基本是按照事件发展来写的,从孙志刚逛街被抓到派出所,到同事保人未果,再到在收容站中被打,然后伤势过重被送至收容人员救治站,救治不治死亡,再到事发后尸检,记者采访寻求事件真相,并无实际结果。整篇文章,可以说是非常有条理的说明。

内部结构:若从文章内部结构来看,它主要是叙述了发生了什么,叙述的目的是为了揭露孙志刚之死的真相,叙述的中心是事实,叙述的程序是为了讲述收容站到底应该是怎样一个存在等价值相关问题,叙述的手法是讲述。综上所述,它的内部结构是新闻模式。

二.  叙述主体方面分析

1.文章开头的主体是孙志刚,“他”指的是孙志刚,叙述者是记者,被叙述者是孙志刚。

2.‘孙志刚之死’一段中,“他“指的是孙志刚,叙述者包括记者、成先生、警方、两名警察、成先生的广州朋友、孙志刚的另一位朋友、收容站相关人员以及医院的医生。被叙述者则是孙志刚。

3.‘孙志刚是被打死的’一段中,出现的“他”指的是孙志刚的叔叔孙兵武,而叙述者则包括记者、医院方面、孙志刚的父亲、尸检的法医、叔叔孙兵武、一名参加尸体解剖的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外科医生、救治站值班医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医这些人。被叙述者仍旧是孙志刚。

4.‘孙志刚该被收容吗?’一段中,“他”指的是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的一位副站长,另一个“他”指的是广州市民政局事务处处长谢志棠,“他们”指的是收容站人员,另一个“他们”指的是广州市脑科医院的医教科负责人。叙述者包括记者、黄村街派出所、分局秘书科、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的一位副站长、广州市民政局事务处处长谢志棠、广州市脑科医院的医教科负责人。被叙述者是收容站工作人员、孙志刚。

5.‘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一段中,“他”指的是孙志刚,“他们”指的是孙志刚的家人好友、同学老师,“她”指的是孙志刚的同班同学李小玲。叙述者包括记者、黄村街派出所的一位侦查员、民政局的谢处长、孙志刚的家人好友、同学老师。被叙述者是孙志刚。

整篇文章的主要叙述者是记者,记者把各种人物的原话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而主要的被叙述者是孙志刚,记者只是叙述事件的人,但是他不是事件中的人物,叙述人称是非人称体系,叙述的接收者当然就是读者。没有记者的叙述也就不会有读者。

三.  叙述视角方面分析

开头一小段是直陈式写作,只是单纯的陈述事实,“外聚焦”,概述了孙志刚之死这一事件,所以很明显是纯客观角度。

而在下面正文中,叙述者-记者的作用大于里面出现的各种人物,叙述者把各个人物的叙述,采访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事件,他掌握着全文的节奏,或者说是“零聚焦”“无聚焦”,总的来说应该是全知全能视角。

正文中的各个小段,里面还有事件中的人物的叙述,那些就是叙述者等于人物,属于“内聚焦”,所以也有人物有限视角。

全篇的写作运用多种不同的视点来写,合理转换各种视角,属于复合视角。

四.  从主题和选材方面分析

整体来看这篇文的主题的话,主题应该是围绕着孙志刚之死发生的整个过程来写,并试图从中探求其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

记者十分辛苦的采集到了很多的材料,也为文章增加了可读性。包括孙志刚老板成先生的采访材料,医院的尸检报告,孙志刚死前的护理记录,孙志刚家人朋友及同学老师的调查采访,收容站的体检病历和护理记录,《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中第九条第六款规定,广州市关于“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孙志刚所在服装公司开出的书面证明等等。

1.从占有材料的多寡来看;材料采集的多,记者能写的主题的选择也就会多。作者整理来看,跟材料最贴切的主题就是探寻孙志刚之死的真相。

2.从材料顺序的排列组接来看;它把材料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来排列的,文章读起来有条理,思路清晰,也更便于读者理解。更进一步服务于主题。

3.从写作者的感悟来看;整篇中没有过多的记者的主观价值,记者非常专业地把思考留给了读者。但是基于作者的职业水平和对材料的认知和感受,他们还是准确地抓住了整个事件的重点。

五.  新闻价值和语言特色等整体分析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有五个重要的特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时效性。

第一是重要性,这个事件在客观上对受众的影响很大,受影响的受众数量很多;时至今日仍旧对社会有影响。

第二是显著性,如果被打死的是一个流浪汉,则根本不会有这系列事件的披露,正因为被打死的是一个大学生,才得到社会的关注,主人公具有显著性。而关于收容所恶劣打人这种事件也是之前不曾被大众所知的,事件本身也具有显著性。

第三是趣味性,文章的叙述层层递进,节奏紧张,且处处充满疑问,使读者有足够的好奇心读完全文,因此,也体现了趣味性。

第四是接近性,这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可能正有其他的孙志刚正在经历这种事情,周围的事物远比遥远的事情对人影响更大。

第五是时效性,孙志刚3月20日死亡,4月18日尸检报告出来,间隔了7天,4月25日这篇文章就发表了,而且文中收集了众多材料,可见记者们对新闻的敏感性,他们早在他人尚未察觉的时候就展开了调查走访,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面让公众了解这件事。事实发生的新近性,事实内容的新鲜性,时效性体现明显。

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就是作品的影响力,全局的价值分析。

事件发生之后,官方最早坚持他是正常因病死亡,但在这篇文章之后,官方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查,最后调查结果是孙志刚被殴打致死,如果没有这个文章的爆料,这件事很有可能会被地方政府当作普通案件处理,也会有更多孙志刚死去。正因为这篇新闻,让社会掀起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并由此废除了之前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语言特色:全文语言准确,客观,多引用人物的原话,更真实地还原真相。而且,全文没有出现主观性很强的引导性的观点,但是有大量疑问句,把思考的权利更多地留给读者,记者的作用只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叙述事实。

整体评价:这是新闻片目中的名篇,放在今天来看仍旧可圈可点,题目虽简单,但很有深度,确实是模范文章,前辈们的作品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入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