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仁与任芳 上任即临大考袁贵仁:哲学专家接任教育部长

2018-0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也是昨天晚上看新闻才得知三叔当了教育部长!"11月1号,我们辗转找到了袁贵仁在五河县浍南镇上班的侄子袁军.袁军说,自己的父亲是老大,袁贵

“我也是昨天晚上看新闻才得知三叔当了教育部长!”11月1号,我们辗转找到了袁贵仁在五河县浍南镇上班的侄子袁军。袁军说,自己的父亲是老大,袁贵仁在家排行老三。

“三叔工作比较忙,一般也就在清明节回来。”他说,三叔最近一次回家就是在今年的清明节,给父母长辈扫墓。“我们很少去北京看三叔,知道他工作忙。”

袁军说,得知袁贵仁当上教育部部长后,他的很多朋友让他给三叔打电话、发短信问候一下,“我不想打,现在他太忙了,不能打扰他。”在他的印象中,袁贵仁每次回老家,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非常热闹。

“见了村里长辈的,他都拉着人家手,喊叔叔大爷喊得很亲热,和大家聊得非常开心,一点官架子都没有。”袁军说说:“乡亲们包括我们亲戚,都没有把他当成个官,就是把他当成家里人。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也没啥要求,从来没有考虑过利用他的关系为自己谋利益。”袁军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他心目中的三叔:平易近人,非常和蔼。

为人低调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袁贵仁走上了一条更宽更广更大的“教育之路”。

从1978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哲学,到成为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袁贵仁把他23年的青春都留在了那里。后来,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主页上,看到了《袁贵仁学长荣任教育部部长》这条新闻被放在了头条位置。

“他为人谦和、敢于探索、治学严谨。”时至今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很多老师对他印象深刻,他在工作上,高目标、大视角,坚持科学态度;在研究视角上,也始终处在较为前沿的位置。

作为一个学者,袁贵仁是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选,是我国新时期人的理论与价值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其著作《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价值学引论》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为了公开》中也写道,担任教育部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时的袁贵仁,对新闻宣传的指导与部署“多少都带有些哲理色彩”。

“袁贵仁比较低调。”王旭明在《为了公开》一书里说,他很少出席新闻发布会。谈及对袁贵仁的印象,王旭明在书中用的是“温文尔雅、充满书卷气,甚至言谈都有些慢条斯理”的字眼。事实上,在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时,时常婉拒我们的采访。以至于有的媒体朋友见到他时,甚至会犹豫是否再上前提问。他是一个低调的人。

面临首考

袁贵仁一度担任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教委主任。2001年,袁贵仁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事实上,他在教育部的时间比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还要早一年。

在前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保庆退休后,袁贵仁开始分管此前张保庆分管的招生、财务等工作,同时承担全国教育系统党建、纪检等工作。

袁贵仁虽然公开接受媒体采访不多,但在教育领域出现问题时,尤其是针对教育乱收费的问题,一般都会出现他的声音。最近,在武大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检察机关批捕后,教育部立即主持召开了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身为中纪委委员的袁贵仁承认,当前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在工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教育基建领域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他的发言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颇有针对性。

袁贵仁批评有些单位在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违背建设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存在“赶工期”现象;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建设管理知识和有关法律规章的学习,工作安排不规范;有些基建管理人员放松警惕;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现在袁贵仁从分管一部分教育工作,转为掌管教育工作的全局。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此前周济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仍将延续到袁贵仁的任内。

11月2日,袁贵仁迎来了他履新后的首个工作日。面对教育领域许多累积多年、亟待医治的“顽症”,这位新任教育部部长也许会觉得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袁贵仁上任仅一周,就点燃了第一把火。这把火直击我国当前教育弊端的软肋。

11月7日,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提出了义务教育工作的新目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袁贵仁就任教育部部长以来首次就教育问题的宏观目标表述看法。他表示,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人们翘首期待: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