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阮玲玉》国语版 从电影《阮玲玉》看民初旗袍的纹样演化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国人眼中还是在西方人眼中,旗袍都被视为最能展现出东方女性仪态及气韵的传统女性服饰.民国旗袍不仅视觉形象十分突出,

【摘 要】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国人眼中还是在西方人眼中,旗袍都被视为最能展现出东方女性仪态及气韵的传统女性服饰。民国旗袍不仅视觉形象十分突出,而且文化底蕴浓厚,是中国传统服饰设计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通过对电影《阮玲玉》中女主角所着旗袍的研究,以民国旗袍纹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造型艺术语言的特征分析,以及其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探讨,旨在总结民国旗袍纹样在服饰设计层面的特征与表现。

【关键词】阮玲玉 民初 旗袍 纹样 ○刘芳儒

一、旗袍史考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早期的旗袍样式和结构都比较单一,男女老少的穿着并没有大的区别,只是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在旗袍的厚度和材质上进行区别。此时旗袍呈现宽松之态,这种设计与满族人骑射的生活和生产习惯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旗袍掩盖了女性独特的身材之美,往往只被视为御寒之物,布料并不讲究细节装饰,几乎没有图案或者花纹。

清朝末年,当朝者为了统一思想,规定旗女必须着旗袍,把头发高高的盘起,脚踩花盆底鞋子。这样穿着者的身体重心就上升到头部,而腰以下的身体被服装人为地拉长,更显得身体苗条,修长。在纹样设计上,以传统纹样居多,如宝相花纹、卷草纹、莲花纹、凤纹、牡丹花纹、云水纹、鸟兽纹等的应用比比皆是,这些花纹都暗喻健康长寿。均暗藏祝福的寓意以及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二、“样”东 西渐

旗袍创生于清代,却兴盛于民国。如果说20世纪20至40年代是中国女性时装的黄金时代,那么盛行于这一时期的民国旗袍就是这段光辉岁月中最为流光溢彩的亮点。在前后总计三十余年发展进程中,旗袍不仅完成了从旧式繁杂的清代旗袍到优雅别致的民国旗袍的完美转型,更彰显出了其在中国女性服饰中的重要地位。

1935年3月8日,著名影星阮玲玉香消玉殒,成为中国影坛上解不开的谜题和一大遗憾。阮玲玉生前对旗袍的酷爱以及她优雅脱俗的气质让她成为民国时期对旗袍最完美的诠释者。

1991年,由关锦鹏导演,张曼玉、梁家辉等主演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阮玲玉》入围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女主角张曼玉凭借此片获得该届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华语影人在世界三大影展首次获奖者。

在影片中,阮玲玉从始至终(除拍戏需要外)都身着各式旗袍,流波微转,巧笑倩兮,把女性的柔美展现到极致,演绎着让人迷醉的海派风情。由于该片为半纪录片形式,因此电影中人物的衣着和生活方式都尽量还原当时的场景,对观察民初人们的衣着习惯以及对纹样的偏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服饰纹样中的文化寓意往往都是从传统民俗的文化观念中浓缩而来的,通过谐音、象形、取义等手法将文化观念和情感寄托或隐或现的表达出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感念,世代相传,在民众中达成共识,从而赋予装饰纹样图案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美好意愿。

由于民国社会的结构体系复杂,动荡不安,硝烟弥漫,中国的文化艺术没能仿效西欧的模式沿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轨迹走向近代。在这片乱世之中,民族本土的传统文化理念与西方外来艺术思潮产生了冲击性碰撞与混溶,为民国旗袍带来了不少亦中亦西的摩登魅力。

《阮玲玉》中女主演张曼玉在片中从头到尾都以旗袍亮相,18套旗袍采用各种花色布料,加上纤细合度的剪裁,令张曼玉匀称的身材显得更为玲珑有致,其美仑美奂的各种旗袍造型,把东方女性的温婉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旗袍的纹样上来看,影片中张曼玉所着的旗袍有一件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马甲旗袍”,配云水纹样,是她在拍戏时的戏服。两套是阴丹士林布旗袍,在其日常生活中穿着的16套旗袍纹样均为当时国际流行的ArtDeco风格的图案。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曾指出,她是用旗袍去感受女主角的内心。阴丹士林布旗袍与阮玲玉日常生活中清雅脱俗、淡泊名利、不善交际的性格暗暗契合。而她对ArtDeco纹样的钟爱不仅表明了她是一个前卫的女性,也透露出来她当时内心里暗涌着却又极力压制的反抗性。

ArtDeco艺术风格最早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在服装设计上又称为装饰艺术。它以代表性的装饰线条对这一种鲜明的艺术风格加以诠释,线条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富有节奏感的机械式、视觉冲击力十分饱满的几何式以及纯装饰的有机线条式(齿轮或流线型的线条、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同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