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留之际恋故园——陈岱孙故居

2017-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7年 7月 27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陈岱孙平静地走完了自己97年不平凡的一生.老人在弥留之际忽然对护士说:"这里是清华大学."在那一时刻,先生还

1997年 7月 27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陈岱孙平静地走完了自己97年不平凡的一生。老人在弥留之际忽然对护士说:"这里是清华大学。"

在那一时刻,先生还想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相信,清华的大礼堂、图书馆……每一个角落,一定是老人最留恋和牵挂的地方。因为自1927年至1952年 (除八年抗战),老人就一直工作、生活在清华,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了清华。

负笈哈佛 效力祖国

陈岱孙,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18年夏考入清华高等科三年级;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学校毕业。带着"学得一些有用的知识,回来为祖国效力"的理想,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学习经济学。1922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并以出色的成绩获得金钥匙奖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经济系学习,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7年夏,学成回国的陈岱孙接受母校的聘请,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此时的清华正值改办大学不久。新成立的经济学系,无论从师资、教学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1928年,陈岱孙担任经济系主任一职,他一面投身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一面致力于经济系的建设与发展。

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经济系逐步确定了"理论、事实及技术三者兼重"的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发展,经济系的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在众多院系中仅次于土木工程学系。

除了忙于经济系的教学与管理,陈岱孙还承担了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1929年就任法学院院长,同时成为教授会、校务会议、评议会成员,开始参与校务行政管理。20世纪30年代的清华,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由一所初创的大学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这其中也凝聚着像陈岱孙这样许多学者的功劳与心血。

书生本色 学者风范

1927年初来清华时,陈岱孙住处一时无着。应物理系主任叶企孙之邀,搬进了他的住所———北院7号,在这里一住数年。

30年代是清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大批学有所成的名师被吸引来此执教。1933至1934年间,学校在南院(照澜院)以南建成教授住宅区,即新南院,1947年命名"新林院"。陈岱孙告别居住多年的北院,搬至新林院3号。新林院是当时清华园内条件最好的一处西式花园别墅住宅,电话、电铃、冷热水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凡是与陈岱孙接触过的人,无论是共事多年的同事、朋友,还是受业的弟子,谈起他,大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gentleman",敬佩他在治学、育人、待人接物上,无一不体现出的一种真正的绅士、君子所具有的风度。

但也许是一生独身的缘故,也许是个性使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的学者,所以对于他的个人生活,陈岱孙很少谈及。而他的朋友、弟子,可能是无形中受此影响,每当谈到他时,大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他渊博的学识、杰出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品格,而对于他的个人生活同样很少谈到。

因此,关于他在北院的家,以及后来搬至新林院的家的情形,我们都知之甚少。但是综观陈岱孙一生,从他一贯对工作、学习、生活都在追求完美的性格来看,那应是一个经过精心布置,处处散发着舒适、高雅、书香气息的家。

几十年后,可以从老人的点滴回忆中寻得一点端倪:"那时候我为布置那个家,真花了不少心思,几件红木家具都是从西直门地摊上买的,再请人一件件背回来。"

共赴国难 情注清华

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被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打破了。1937年7月9日,陈岱孙和梅贻琦、浦薛凤、顾毓琇等清华教授参加了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各界人士关于国是问题会议。等回到北平时,平津地区已全部沦陷。面对近在咫尺的清华园,陈岱孙却有家不能回。在城内与校务会议同仁开完会、商定学校前途大计后的第二天,他冒着危险,只穿着一身夏布长衫,义无反顾地奔赴南京、长沙、昆明,追随学校南迁。这一去就是八年。

抗战胜利后,师生们无不盼望能早日回到离别多年的母校和家园。1945年11月,带着师生们的殷切期望和重托,陈岱孙作为 "清华大学校舍保管委员会"主席,同土木系王明之教授率先抵达北平,组织并主持接管、修葺校舍的工作。他带领30多名工作人员,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

而对于自己的"小家",陈岱孙匆匆"在东单日本人撤退前大甩卖的集市上,买了几件家具,再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张的行军床、一条从日军缴获来的粗毛毯,凑成一个新家。"他把对家的热爱之情全部融入了清华这个"大家"之中。

1952年院系调整时,陈岱孙调至中央财经学院,任第一副院长;1953年10月又调入北大经济系,他从此长住北大燕园。